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昏君在天啟締造盛世了?》第五章 嗚,好痛
  忽如其來的變故,讓在場所有人吃了一驚。

  群臣已經快步過來。

  幾個淨軍太監,與錦衣衛面面相覷,卻沒人敢動手。

  一方為內廷權勢攀升的大太監,一方為即將登基即位的皇長子,這讓他們驟然之間難以應對這種變故。

  按理說,自是無腦站皇長子。

  但問題是現在發生什麽事他們都有些懵逼,隻知皇帝好像是死了,其他的宮內形勢一概不知,而稍微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死皇帝的時候往往最為危險,任何異動都可能導致恐怖後果。

  對他們來說,最好一切趕緊塵埃落地,或者上司趕緊過來發號施令。

  所以面對皇長子忽然發出的命令,有人視作無物,硬著頭皮當沒看見;有人蠢蠢欲動,意動者瞥見左右,卻見無人動作,便又不敢再動。

  朱由校眼瞧著群臣快要過來了,不由對錦衣衛厲聲喝道:“還不動手?!”

  幾名錦衣衛再度面面相覷,終於其中一名錦衣衛似是下了決心,猛然出列,便將王安直接摁住,強行讓他跪下。

  “殿下恕罪……”王安連忙求饒。

  此時群臣亦是趕到,盡管還不明白發生什麽事,但看著皇長子手捂手臂,面色痛苦,也能猜出一二。

  這種一看就是小誤會,許是王安勁大弄疼了皇長子,但現在可不是拘泥這點小節,更不應該就這樣拿下王安,於是楊漣、劉一燝連忙行禮。

  “殿下……”

  只是求情的言語還未說出口,朱由校便忽然“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好痛……嗚嗚……我的手好痛,髯閣下我好痛哇……”

  髯閣下是劉一燝,劉一燝滿臉髯須,先帝在時朱由校得以見過,便以此趣稱,而今朱由校自然不會讓他們三言兩語解救王安,倒打一耙是這個年紀最好用的武器。

  皇長子忽如其來的痛哭,讓在場的諸臣皆是驚詫。

  被點了名的劉一燝自是上前好生安撫,朱由校掀起袖子要劉一燝看,劉一燝對著朱由校手臂吹吹,意圖吹走疼痛。

  這一局面把緊張的情緒緩解不少。

  眼看著皇長子情緒穩定些,楊漣連忙出列開口:“皇長子,監安亦是救主心切,乍聞長子為李選侍所囚,乃不顧身而出,許是心切,誤傷長子……”

  朱由校抹了抹眼淚,對楊漣說道:“公說有理,我亦是氣上心頭,信安無害我之心。”

  說完,便示意那錦衣衛松開了王安。

  畢竟,他也沒有想過就這樣能解決王安,在此做個鋪墊,往後再處理時,便可少些阻力。

  而王安自然不知道朱由校的心思,眼見自己被放,連連口呼皇長子英明。

  不過這並沒有完,朱由校還得為這次事件定性,所以他又對眾臣道:

  “我為母所囚?非也,我是見父皇先逝痛不自已昏厥過去,是母安我於暖閣,聞諸臣至,我便與母出。”

  這話一出,再度震驚眾人。

  “不信可問王安,見我時,可在暖閣之外?”

  王安驚的嘴巴微張,看到諸人看他,他也不能反駁皇長子,便硬著頭破說道:“見皇長子時,是在暖閣門口,當時確實是皇長子與選侍娘娘出來。”

  此話一出,氛圍頓時奇怪起來。

  朱由校又問“那你拉我時,可有阻攔?”

  王安汗水已經從額頭滲出來了,他道:“未……未有。”

  幾個大臣聞言更是眉頭緊蹙。

  方從哲看戲般看著這幫目瞪口呆的清流。

  眾所周知,王安廣發揭帖,說鄭貴妃和李選侍要挾皇長子以乾政,雖然揭帖是匿名,但這種匿名也就是個掩耳盜鈴。在王安廣發揭帖之下,外廷幾乎人人都知道李選侍的目的。

  但現在當事人之一的皇長子卻否定了這種說法。

  這就有樂子了。

  連方從哲都有些坐不住了。

  這意味著,眾臣從抵抗李選侍,捍衛了皇權,避免了天下動蕩,保護了皇長子順利登基的滔天從龍之功,眨眼化成了普通的輔佐皇長子登基。

  這其中的意思可完全不同。

  前者所造就的人情是巨大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面對這種功勞,登上皇位的皇帝是需要償還很大代價的,這對於延續清流國本之爭的勝利果實是俱有傳承效益的。

  最簡單的例子,皇上,我是顧命大臣,是讓你脫離李選侍魔爪的功臣,是捍衛皇權的衛道士,那麽封賞不必說,我要求也不高,延續先帝的政策和用人,我這也還有和我品德高尚的人向您舉薦,您總不會拒絕吧?

  可如果僅僅是輔佐皇長子登基,沒有李選侍這些反派襯托,那人情就沒有那麽大了。

  因為顧命大臣可整整有十三人,盡管朱常洛起複的清流佔居多,但也仍然有著不歸於清流的勳貴、臣子,並且人人都是從龍之功,清流少了驅逐邪惡的一環,就突不出來重要性,積攢不下重要的威望,這功勞雖然還是功勞,可完全就是天上地下了。

  楊漣愕然了片刻,但反應仍舊很快,忙說道:

  “此事暫且擱置,日後可查。當務之急,還請皇長子移步文華殿,可安眾心,穩社稷!”

  此話一出,其余人紛紛附和。

  顯然此事蹊蹺,楊漣也不及多想什麽,先趕緊穩住勝利果實,至於李選侍之事,日後徐徐圖之。

  朱由校抹了抹哭紅的眼睛矜持道:“先皇柩前,我豈敢舍父而去?”

  但現在顯然不是矜持的時候,大臣們也著急,盡管朱由校開口辟謠說李選侍不是囚他, 但畢竟眾口鑠金,不管有沒有,趕緊先離開這危險之地宣布主權再說,這大明死了皇帝,從公必須要盡快確立新君,從私,對於他們也得盡快把從龍之事落實。

  楊漣急的往前兩步,本下意識去拉,但想到一旁王安方才的下場,便沒有去做。

  最後在眾人合力勸諫之下,朱由校拉著張惟賢、劉一燝的手被迎著出了外殿,隨後倉促登上轎子。

  而在登上轎子前,朱由校並沒有忘記去問那個挺身而出的錦衣衛的姓名。

  劉僑本就為了搏一個前程才站出來拿住王安,眼看皇長子竟然又放了王安,心下頓時涼了半截,又看皇長子被群臣圍住要奔往文華殿,自己就好像被遺忘在角落,剩下那半截也徹底涼透。

  結果萬萬沒想到皇長子上轎前竟還詢問自己,劉僑毫不猶豫回話:“回皇長子話,微臣錦衣衛上前所千戶劉僑。”

  上前所隸屬於錦衣衛的後七所,分管的是力士及軍匠,其侍衛將軍千百戶、總旗等於中後所支俸、食糧,凡文書皆用上中所得印信,所以其他六所,也包含了劉僑所在的上前所地位在錦衣衛內部極低。

  劉僑?

  朱由校沒有多言什麽,隻對他笑了笑,隨後便在大臣們擁護下登轎。

  在朱由校登轎後,才發現沒有轎夫,情況緊急,張惟賢、劉一燝、周嘉謨、楊漣等人親自抬起轎子,走了幾步,轎夫才匆匆趕到換了人,然後一行人擁護著轎子直往文華殿而去。

  身後的乾清宮門前,李選侍狀若惆悵的目送。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