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306章:扶高之戰
  高麗這個民族,與中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最早建國是由商朝華夏分支箕子部落進入半島建立了箕國;然後又是戰國末期的燕國遺民、漢、唐百姓不斷遷移,形成了之後的衛國、新羅、百濟。又慢慢改朝換代成了現在的高麗。

  這種融合史,讓高麗人非常矛盾且糾結。既不想承認自己是華夏分支,又想繼承商朝悠久歷史。既向中原納貢稱臣,又不想徹底融入。

  和後世的李家坡非常相似。

  而這種融合讓他們養成了一種獨特的氣質,也就是臣妾之道。

  臣妾之道的核心邏輯,就是做一切既得利益者的臣妾,為他們服務,舔他們的靴子,並由此獲得利益。

  臣妾之道的特點在於,他並不以主子自居,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配;但他也不以奴隸自居,因為他一向自視甚高。所以他們選擇做臣妾,來管理奴隸,以此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高麗的“臣妾之道”和扶桑的“武士之道”有些相似,但又有本質的區別。

  臣妾之道比較聰明,沒有武士之道的死心眼,他做臣妾是不甘心的,內心深處也瞧不起主子,如果主子倒霉,他非常樂於看笑話,如果主子死了,他也絕不切腹,而會在最短時間內投靠新主子。

  所以,信奉“臣妾之道”的高麗,碰上信奉“武士之道”的扶桑,從來都是被摁在地上暴打的那種。

  唐朝之時,百濟國就是扶桑的小弟,連國主都是在扶桑關押的質子。後來大唐在白江口之戰擊敗扶桑後,百濟才得以獨立。

  明朝之時,高麗又被豐臣秀吉入侵,即將滅國之際,被大明出兵擊退,保住了高麗國祚。

  清朝之時,高麗又被扶桑入侵,這次大清慘敗於扶桑之手,高麗被扶桑統治五十多年。

  這次同樣如此,當十月中旬,首批扶桑士兵在源、平兩位武士首領的帶領下登陸斧山,斧山城守軍一觸即潰,扶桑大軍順利上岸。

  後續人馬也在五天內陸續到達。尹桑便打出了“清君側,扶朝綱”的旗號,向漢城禁軍。

  漢城群臣得知消息後,有的大罵尹桑無恥勾結扶桑亂國,有的則讚同尹桑繼承先王遺命,有的則緊急向華夏安西軍團求援,崔家家主甚至親自坐船順漢江南下,抵到仁川,面見鎮守在那裡的大將龐萬春。

  “扶桑狼子野心,入侵我高麗。華夏天朝不是要為我們復仇攻打扶桑麽?請天朝主持正義!”

  崔湧苦苦哀求道。

  龐萬春以“茲事體大,需向平嚷大都護請命”為由,讓崔湧稍安勿躁。

  十月下旬。

  扶桑大軍一路橫衝直撞,源為義、平忠盛兩位先鋒各率一千大鎧武士為先鋒,見人就殺,就地取糧,不到十天就衝到了漢城城下。後續扶桑大軍也在源源不斷的趕來。

  十萬扶桑大軍,大都是窮慣了的貧民,到了高麗見東西就搶,見人就殺,見雞殺雞,見狗殺狗,見了家豬還要追豬!一路走來都收獲頗豐。

  而此時崔湧著急火燎的再次跑到仁川求見。

  “龐將軍,扶桑殺我百姓,喪心病狂,華夏天兵何時出兵平亂?”

  兩千扶桑武士衝到漢城之下,面對堅城無法攻破,但他們戰鬥力頗強,將出城迎戰的五千高麗士兵殺的慘敗,連領兵大將崔成浩也被陣斬了。崔湧有些慌了,這才再次趕來求援。

  “大都護已經來信,說他已將扶桑惡行上報中都汴梁,等待丞相審議後呈報陛下定奪。請崔家主稍安勿躁。”

  都火燒眉毛了還稍安勿躁!崔家家主差點罵出聲來。但面對威武矯健的龐萬春,他不敢多言。

  龐萬春又道:“此事非同以往地方叛亂,乃是你高麗國祚繼承中出現的紛爭,我方需謹慎對待。在國內傳來陛下批示前,我不便出兵,但對崔家主,我頗為欣賞。上次繳獲的五千套兵甲,若是崔家願意贖回,我倒不介意做個順水人情。”

  啊?竟然還有這種好事?

  自己崔家培養的五千兵勇戰力可比漢城這幾萬中看不中用的士兵強多了。月前,他本來想調這五千戰兵入京,強力鎮壓政敵,推自己的外孫上位。可惜半路被甕津的宣讚、仁川的龐萬春聯手圍攻繳了械。人沒死多少,可衣甲兵器全沒了。

  若是能把這些衣甲兵器帶回去,自己的五千戰兵很快就能再次組織起來。

  崔湧也不含糊,很快以每套10貫的價格,花了五萬貫將五千套衣甲兵器全部贖回。臨走的時候,龐萬春還貼心的送了他五十套未塗顏色的華夏步兵甲和橫刀。

  “崔家主乃是高麗柱石,可要注意個人安危啊,這五十套華夏戰甲和兵器贈送給你,以見證我們的友誼。”

  濃眉大眼,性格耿直的龐萬春在高麗這些年,也變得圓滑了不少。說出的話讓崔湧倍感貼心。

  這五十套華夏戰甲都是五十六斤左右的全身甲,那質地,那觸感,安全感拉滿。還有華夏橫刀,輕輕抽出,便是寒光逼人。

  崔湧大喜,他似乎也看出了龐萬春的暗示,回到漢城之後,將家族五千兵勇全部武裝。然後控制朝中文武,強推自己的外孫登上王位,自己擔任攝政,然後對反對派展開了殺戮。

  還以高麗大王的之名宣布尹桑乃是叛逆,號召全國有志之士組織民兵抵抗扶桑入侵。慶尚道的郭再祐、全羅道的鄭仁弘、孫仁甲、金沔等家族之主,紛紛響應,組織義兵延緩扶桑進軍。

  但臨時組織起來的分散民兵難以抵擋如同饑餓蝗蟲一般的扶桑人。扶桑大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沿路軍民被屠殺者六萬余人。

  漢城內崔湧頻頻得到扶桑大軍攻城破寨的消息,再加上尹桑一路的勸降,還有一些城池主動開門迎接,扶桑主力越來越近了。

  兒子崔允儀向父親崔湧建議道:“連續戰敗,人心軍心不穩,必須以一次大勝來鼓舞人心!兒建議,再次出兵,先滅城外扶桑先鋒!”

  漢城外,源為義、平忠盛帶領的兩千扶桑武士天天挑著上次戰死的高麗士兵頭顱耀武耀威,劫掠周邊女子回營淫樂,而城內高麗大軍卻無法剿滅,實在太傷士氣了。若是連城門口的扶桑先鋒都打不過,還怎麽對付即將趕來的十萬大軍?

  崔湧同意兒子的建議,崔允儀自告奮勇,親自率領崔家五千戰兵還有城內五千士兵,以一萬對兩千,怎麽看都是優勢在我!

  為了確保兒子的安全,崔湧將龐萬春贈送的五十套戰甲兵器裝備了五十親衛,專門在兒子身邊護衛。

  十月三十日,夜。

  崔允儀領兵突襲漢江岸邊的扶桑武士營地,放浪形骸的扶桑武士正在飲酒高歌,突然被偷襲,死傷了一部分。但很快在源、平兩位首領的帶領下穩住了陣腳。

  這批北面武士,不同於扶桑國內臨時征召的府兵。而是白河法皇專門組建,脫離生產,有土地莊園的小地主,也是後世幕府武士的前身。他們裝備有扶桑特色的竹木大鎧、武士刀、竹木槍、藤木弓,還有日本特色木曾馬,無論騎馬還是步戰、白刃還是遠攻,都很有戰鬥力。

  當這些北面武士穩住陣腳之後,這些北面武士有的手持長槍組成防線,有的持弓拉滿狂射。源為義、平忠勝兩位首領,還率領親衛騎著木曾馬突襲。

  扶桑人很矮小,平均身高一米四多,但是長槍卻有四米多長。比高麗的兵器長一大截。扶桑藤木弓射程很近,可近距離射擊威力很大。木曾馬更是只有肩高一米二的小馬,但配合扶桑人一米四的身高,卻意外的很搭,硬是把人高馬大的高麗人打的節節敗退。

  崔允儀仗著人數優勢,一萬打兩千,卻打成了僵持戰,拚鬥了一個時辰未見分曉。

  崔允儀很著急,自己這麽大的兵力優勢,結果靠著偷襲還拿不下兩千扶桑人,那鼓舞士氣的計劃就完全破滅了。所以不禁把身邊的一些兵馬派了出去。

  扶桑一方也很著急,他們沒料到懦弱的高麗人竟然膽敢反抗。如果不能將他們殺怕,城內再有高麗人衝出來,他們就只能被逼著後退,他們身為法皇近侍,北面精銳武士,顏面何存?

  “撒絲給給!”

  源為義、平忠勝見火把擁簇中的敵人將旗下人員稀少,立刻帶領騎兵衝破阻攔,直衝崔允儀殺來。

  “攔住他們!”

  崔允儀吃了一驚,他們沒想到扶桑人如此瘋狂冒進,膽敢深入陣中來擊殺他。急忙招呼士兵回援。但是以高麗士兵的紀律性,派出的兵馬,想要脫離戰場回援,基本不可能完成。

  “敵羞吾去脫他衣!”

  這些扶桑人騎著小馬凶狠異常,每擊殺一個高麗將領,就瘋狂大叫。

  “守護少主!”

  最後還是崔湧派給崔允儀的五十名親衛靠譜,他們身穿華夏全身戰甲,雙手握持橫刀,將崔允儀牢牢護在中間。

  “當啷!”

  “刷刷!”

  戰甲擋住武士刀的劈砍,橫刀一掃,一個穿著木鎧的扶桑騎兵給砍落下馬,木鎧破碎,半邊腰都被斬開。

  “豈可修!”

  “八嘎呐!”

  扶桑騎兵的衝擊衝在五十鐵甲護衛的防護圈上,如同浪濤拍打礁石,場面激蕩,卻並無突破。一些扶桑騎兵還被落馬擊殺。源、平二將氣憤的大叫。

  崔允儀見這些全身包裹鐵甲的護衛這麽勇猛,也不再驚慌,而是繼續招呼各部回援,想要將這些騎兵圍困,吃掉他們這些精銳。

  源、平二將見無法突破防線,只能暫退,他們的小馬騎兵衝擊力不強,一旦被圍住,就會很麻煩。但是在臨走之前,平忠勝反身摘下馬背上的長弓。

  “流鏑!”

  一箭飛出,越過人群,正中護衛中心的崔允儀。

  “嘭!”

  箭支射在崔允儀身上的華夏戰甲上,彈了一下,嘣斷後落在地上。把崔允儀嚇了一大跳,急忙縮了縮身子。

  平忠勝遺憾不已,驅馬追上源義為,突圍而去。

  “幸好有華夏戰甲防護,否則我命休矣!”

  崔允儀後怕不已。

  雖然崔允儀脫險,可高麗大軍卻在剛才的騎兵衝擊中被動搖了陣腳,加上扶桑人一直怎怎呼呼的高喊,讓高麗軍兵以為自己損失有多慘重,夜戰看不清局勢,偷襲不成一旦陷入混戰,意志薄弱者最先潰散。

  高麗軍兵呼喊著向城內跑,崔允儀也被裹挾著退回了城內,一清點人數,戰死和跑散的士兵兩千余。

  源、平銜尾追殺了一陣, 退回營地,一盤點,自己也是死傷了六百多。能在這麽大傷亡下還堅持擊退敵人,這些扶桑武士可稱勇武了。為了不被城內發現自己一方傷亡的實際情況,他們半夜悄悄將自己一方屍體掩埋,第二天還將昨晚擊殺的高麗士兵人頭砍下在漢城下堆積示威,成功讓城內誤判了一波,沒敢繼續出城攻擊,為堅持到扶桑十萬大軍到來,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父親,昨夜華夏戰甲兵器作用巨大,我軍中當時若再有數百如此甲兵,定能反敗為勝。雖然華夏不願出兵,但若能支援我軍武器,也是一大助力啊!”

  崔允儀將昨晚自己的發現向父親崔湧講述後建議道。

  “嗯,此事可行。明日你便攜帶金銀前往仁川,務必求得龐將軍援助!”

  崔湧將漢城府庫又搜刮了一番,準備了五船金銀,讓兒子盡快前往。

  而此時的仁川軍港,高大的風帆戰艦仍在建造,高大的仁川城同樣在加高,城內士兵日日操練,枕戈待旦。龐萬春也接到了關勝的密信,檢查了一下密信上的暗號,這才撬開蠟封,打開一張白紙,上面的內容只有六個字:“平衡,坐觀,開春”。

  龐萬春微微一笑,心領神會,將密信放在油燈上點燃。這高麗局勢果然如同當時推演的一般,變得越來越有趣了。至於高麗群臣對他們不出兵協助的指責,更是不以為意。

  活下來的人,才有資格對歷史解讀。目前的局勢,還是任由他們發展好了,反正華夏肯定是會討伐扶桑的,但具體時間,那可就是我們說了算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