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命水滸》第305章:扶桑出兵
  高麗王俁死後,關勝並未久留,而是以討伐扶桑的名義,將秋收上來的兩百萬石糧草和二十萬兩銀子帶走,駐兵仁川和熊津,大力建設這兩個港口,同時打造戰船,一副準備出兵扶桑的架勢。

  安東軍撤走,高麗朝堂陷入一片爭吵,大王病死了,太子淹死了,誰來繼承王位?

  這時候王俁的三個庶子,玄化寺的小和尚覺觀、廣智寺的小沙彌之印、法泉寺的小沙彌覺倪三人出現在了眾臣的視野中。

  二王子玄化寺覺觀今年十二歲,乃是淑妃崔氏所生。而淑妃崔氏出身海州崔家,其父崔湧、哥哥崔允儀都是朝中高官,一方人傑。崔家因為與王室結親,所以在討伐地方軍閥時,受到牽連最小,如今崔家可以組織起民兵家奴五千余,奪得王位的呼聲最高。

  三王子廣智寺的之印今年十歲,宮人殷氏所生,之印憨直木訥,殷家也不是什麽大族,很多人不看好他。

  四王子法泉寺的覺倪今年六歲,母親乃是宮內一個普通宮女,連名字都沒留下就死了,聰明伶俐,如果歷史不改變,他後來還能做到法泉寺主持之位。

  從明牌上看,二王子覺觀勢力最大,也最有可能繼承王位。崔家家主崔湧也是立刻前往平嚷拜見關勝,想要獲得認可。但關勝卻說:“我軍不便插手屬國王位繼承,當由高麗自決,再以高麗國書名義上報中京,由陛下禦批認可。”

  崔湧雖然沒有得到關勝直接的支持,但也明白了華夏的態度。於是急忙拜謝之後,趕回漢城,準備盡快將外孫扶上王位,然後再上報華夏承認。

  在他想來,自己的女兒是高麗淑妃,外孫又是大王子嗣中最年長者,無論怎麽算都是贏面頗大。

  崔家想法很好,卻忽略了其他眾臣的野望。

  其中,尤以尹桑最為活躍。他在王俁死前,乃是朝堂上最紅的文臣,與太子和王后李氏關系很好,對屬於競爭對手的淑妃崔氏和海州崔家多有打壓。二王子到玄化寺出家,還是他一手促成的。

  可現在,他的地位也隨著王俁之死一落千丈。一旦二王子成功上位,那崔湧必然成為權傾朝野的權臣,將是又一個李資謙!

  那崔家如果報復怎麽辦?

  因此,尹桑無論如何也要阻止二王子和崔家上位!

  所以,他決定自己也選擇一個王子來支持,自己也要做一個扶大王上位的董卓。

  但是,尹桑有董卓之心,卻無董卓之力,手下無兵無將,想要跟扎根海州多年的崔家比,根基還是太淺薄了。

  於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扶桑。想要借力打力。

  首先,他也選擇了一個王子作為自己的傀儡。正如董卓拋棄懦弱的劉辨,而選擇聰明的劉協一般。懦弱之人固然好控制,但是容易留下話柄。再聰明的孩子,也只有六歲。所以他選擇了聰明的四王子覺倪。

  其次,他需要攔住二王子登基的步伐,為自己從扶桑求來援軍爭取時間。而這個阻攔之人,便是王后李氏。李氏死了丈夫,又沒了兒子作為依靠,如果讓崔氏上位,她在后宮之內將舉步為艱。所以尹桑就與其勾搭上,讓李氏收養四王子。

  四王子的母親早亡,一旦被王后李氏收養,就立刻變成了嫡子。這樣立長還是立嫡,就會陷入紛爭。從而為自己爭取時間。

  第三,尹桑決定親自跑一趟扶桑。如今高麗國內局勢波譎雲詭,他也怕自己這點小動作被崔家知道,直接出兵殺了他,所以乾脆逃到扶桑,如果能搬來援兵,就與崔家爭一爭;如果扶桑反悔,不願出兵,那自己乾脆僑居奈良,也能保住一條命。

  此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也。

  尹桑的一番操作,果然獲得了王后李氏的支持,同時擊中了崔家軟肋。原本十拿九穩的繼承,陷入了立長還是立嫡的爭論之中。崔湧甚至下令海州五千族兵前來漢城,準備直接掀桌子。卻半路被宣讚和龐萬春率兵攔截,全部繳了械,隻給他們留了一身小褲這才放歸。

  “能文爭,不許武鬥!”

  關勝也對高麗朝堂之亂下了一個基調。讓崔家如鯁在喉,反對的文臣卻來了精神,爭論的更加洶湧了。

  而尹桑也趁著亂局,再次躲在商船裡,在九月份,抵達了扶桑畿內港,從陸路抵達平安京,先見了鳥羽天皇這個傀儡,然後前往法勝寺拜訪白河法皇。

  白河法皇最近志得意滿,因為他在北面武士的協助下,逼迫權傾朝野的藤原家關白藤原忠實退位,從而在實際上控制了政務院。

  雖然之後又任命了藤原忠實的兒子藤原忠通為攝政關白,宰相之位還是藤原家的,但其實權利已經大大縮水,無法再插手院政,只能作為一個內參吉祥物了。

  藤原家是當今扶桑第一家族,世代將女兒嫁給天皇,然後藤原家主再以“嶽父”的身份來控制天皇。

  年幼時的白河便是在藤原家的“老嶽父”陰影下長大。好不容易人到中年了,新的藤原家主又把小自己二十多歲的女兒嫁給他,白河還不能反對。於是又在“新嶽父”的控制下過了十幾年。好不容易等他退位,成了太上法皇,創了院政。他的“小嶽父”又來插上一腳。

  可以說現在的扶桑局勢,就是天皇與嶽父的鬥爭史。

  現在終於找到了一個由頭,將“小嶽父”給趕走,白河法皇感覺大權在握,獨斷乾坤,讓他有種說不出的暢快。

  而尹桑給他帶來的消息,卻在他的興頭上潑了一盆冷水。

  “納尼!這是汙蔑!我高貴的大河貴族,豈會假扮海盜!”

  白河怒不可遏。但是轉念一想,這未嘗不是一個登陸高麗的理由。

  “天朝現在有多厲害?”

  白河首先要確定一下天朝的實力。自從大唐以來,扶桑便對中土敬畏有加,一場白河口水戰,將扶桑打的哭天喊地,數百年不敢奢望染指大陸,後來更是不斷派遣遣唐使,學習先進文化。

  以至於現在扶桑文字都用漢文書寫,滿朝公卿都以塗白臉、染黑齒,一口地道的河南腔為榮。見面問上一句“你去幹啥嘞”都是可以炫耀的雅言。

  白河雖然自大,可對於天朝也不敢輕視。

  “有盛唐之姿。但華夏國內仍在亂戰,不但大宋、西夏仍在,還有數股叛軍勢力。所以在我高麗境內,兵力不過三萬而已。”

  尹桑其實對華夏國內情況所知不多,對華夏到底有多少軍隊也不清楚。按照上次晁蓋攻打漢城的規模,十萬人是有的。但安東都護府的兵力似乎也只有三四萬人,並不太多。

  “如此嗎?中土亂戰,天賜良機也!”

  扶桑名義上向大宋稱臣,但其實自大宋建立之初,便斷絕了對中國的朝貢。可後來大宋經濟文化繁榮,又讓扶桑非常羨慕,於是便通過派遣僧人遊學的方式,來學習先進文化和知識。

  但僧人遊學,有的四五年,有的十數載,消息傳遞非常慢。扶桑船貿又不行,一般都是宋朝商人來扶桑,很少扶桑商人往中土,這更是導致扶桑對中土的情況了解滯後。

  白河對中土的印象甚至還停留在留學僧們傳回來的“大宋懦弱仁慈”的刻板印象中。

  懦弱仁慈好啊,內亂不休好啊,那就該展現我扶桑精神的時候了!學習了中土這麽久,該向這個“師傅”動動刀了呢!

  白河很快將朝中重臣和源、平武士召集了過來,講述自己準備為姻親家族主持公道,進軍高麗的消息。

  鳥羽天皇一臉懵逼,自己的“女婿王楷”死了,現在變成了“新女婿覺倪”?而且還要出兵海外?他是一點消息也沒得到啊。尹桑根本沒跟他這個傀儡說這麽多。

  關白藤原氏和大納言久我氏不太同意,出兵海外需要動員全國民兵,耗時良久,且前途未卜。

  北面武士的兩位首領源為義、平忠盛則是躍躍欲試。如今的北面武士已經分裂成兩股派系。其中源氏乃是西國武士頭領,平氏乃是東國武士頭領。他們對於戰爭有非一般的渴望。

  如今的扶桑,公卿腐朽沒落,耽於享樂。而且階級固化,就如同魏晉一般, www.uukanshu.net 下層根本無法提升家門。而武士們想要出人頭地,唯有通過戰爭。

  白河是通過北面武士的支持,才鬥倒了公卿們,把握了朝政。但武士們自身的利益卻沒得到滿足,因為國內已經沒有能夠分封給他們的土地,沒有分享給他們的財富。長此下去,要麽內亂將公卿洗劫,要麽就得向外擴張。

  經過三天爭論,最後還是白河法皇一錘定音,決定組織十萬大軍自九州出兵,出征高麗,源為義、平忠盛為先鋒大將,九州太宰權帥大江匡房為統帥,藤原忠通為總覽。

  扶桑學習的是唐製,國內實行的郡縣國製,軍兵制度同樣也是效仿唐朝的府兵製。平時為民,戰時為兵。但因為扶桑身處島國,已經幾十年沒有打過仗,府兵製的軍功分田也沒有,所以征召的都是一群缺少兵器、貧苦不堪的貧民。

  這些人許多是為了一口飽飯才來應征。十萬人中,只有兩三千有鎧有刀的武士。

  但扶桑人骨子裡有股凶性,窮橫窮橫,越窮越橫!

  十月初,十萬扶桑兵馬在太宰府匯集。下關碼頭,數百艘從全國各地搜集的關船在這裡集合,他們將要乘著這樣的船隻渡海而過,登陸高麗。

  所謂關船,乃是內河封堵河面,收取關稅的船隻,這樣的內陸河船能否渡海,渡海可靠性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扶桑造船能力不行,像中土那樣的海運商船,他們造不出來,只能強征一些船隻作為旗艦。

  “扶桑兵力之強,世所罕見啊!”

  尹桑在碼頭對太宰權帥大江匡房恭維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