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命水滸》第224章: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算不得新發明。

  因為大宋已經用過很多次了。

  不得不說,大宋雖然戰爭不行,但是搞經濟真的很有一手。

  宋朝很早之前便形成了在災荒之年興修水利的制度。災民以工代賑,能夠有尊嚴地活下去;國家得到了水利工程,又避免了災民四處流竄,一舉兩得。

  不同的,也許就是晁蓋以工代賑的規模更大,不只興修水利,他還修路、挖礦、建廠、蓋房,花樣挺多的。

  開封城池分成皇城、內城、外城三層。

  外城之外,就是市郊園林和村莊、商賈莊園等等。

  東京城皇、內、外三層城牆,巔峰時期容納一百五十余萬人,可謂是寸土寸金,房屋密密麻麻。

  “八十萬禁軍”便駐扎在內城。

  所謂“八十萬禁軍”,按照大宋京城、地方互相牽製平衡的規矩來說,京城禁軍也就四十萬左右。如今這四十萬人一部分跟隨徽宗西遷,一部分被梁山吸納,一部分還在俘虜營修路,已經分崩離析。

  梁山大軍並沒有進城佔據禁軍的營盤,而是在市郊安營扎寨。這就導致京城內可容納四十萬人的禁軍營盤變得空蕩蕩了。

  而這些空蕩的營盤就是晁蓋準備推倒重建的地方。

  設計定好之後,開始施工,15萬勞動力:

  5萬人開始平整場地,木石磚瓦拆下來能用的材料還是蠻多的,留下來用。

  2萬人在市郊澆築鋼筋水泥預製樓板;

  2萬人疏通汴河、五丈河挖掘黃河決口帶來的泥土;

  2萬人用黃河泥沙燒製紅磚;

  2萬人協調運輸;

  2萬人規劃道路。

  先在平地上畫出方方正正的邊界,按照中軸禦街100米,主乾大街80米,通行道路60米,街坊道路40米的標準,先把街道用石灰線畫出來,形成一個個100米邊長的方格,然後再在方格裡蓋房。

  晁蓋準備建造的房屋樣式也不是古典的中式磚木建築,而是參考後世客家土樓的磚石、混凝土樓房。

  樓高四層,一層作為商業門市,將來對外出租,二、三、四層住人。

  樓梯在中間,左右兩側各有12個房間。

  24個筒形房間,每個房間寬4米,加上樓梯4米樓道,總長100米。四方合圍之後,形成一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堡壘。稱為方堡。

  方堡大門朝南開,一樓門市朝道路一面,路邊種上樹,將來樹蔭之下的門市開始可以向外租賃,獲取收入。

  整個方堡理論上,可以容納288戶人家,按照保甲制度,編為一保,設保長一人,財務一人,民兵數人。

  方堡類似於後世的經濟適用房,所有權歸屬官府,住宿房間以100文每月的廉價讓百姓租住,一樓門市出租獲取的費用歸官府所有。

  兩年不收賦稅,所以財政要想其他辦法來填補虧空,收房租就是不錯的填補手段。

  288戶人家,近千人生活,吃喝拉撒是個大問題。

  4米寬8米長的樓房很難生火做飯,所以在方堡中間位置84*84米的寬闊公共區域,挖了一口井,建造了一座公共食堂、一座可以洗衣服的公共水房。

  食堂就像大學食堂一樣,由私人承包經營,提供一早、一晚兩餐,自負盈虧。

  而廁所,則是設置在二樓,在樓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男女廁所。方堡四面,共計8個廁所。

  廁所設置在二樓,糞便順著磚塊、水泥壘砌的管道落入糞車中,每天由掏糞工將車推走,換上新車繼續。

  糞便拉到城外硝田經過處理,二次處理後賣給農戶肥田。別人的廢物,對另外一些人就是財富啊。

  東京城百萬人口,以後的土硝產量將會暴漲一大截。再加上日本運來的硫磺,遍布各地的木炭,火藥產量將實現自給自足,不用晁蓋再從系統裡兌換供應軍需了。

  在晁蓋忙著為百姓民生,以工代賑,大興土木之時,四方捷報頻傳。

  林衝玄武軍區猛然發力,豹韜軍、神武軍、龍驤軍、雲風軍、常勝軍將近二十萬大軍揮師西進,鯨吞雲地九州,不到十日,屯兵大同城下。遠在千裡之外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得到消息時,暴跳如雷。

  “南賊焉敢如此欺我!”

  天祚帝大罵不已,女真野奴造反也就罷了。怎麽連一向溫順的南人也變得如此凶殘?先前奪取燕地七郡的仇還沒報,現在連雲地九州都要被破?那我老祖搶奪漢人的燕雲十六州不都全部丟完了麽?

  “南人欺我太甚,來人啊,給我調十萬大軍剿滅這些無知南人!”

  天祚帝大喊大叫。眾臣都低頭不語。

  莫要說沒有十萬大軍,即便有,那也得優先用來對付城外的女真蠻子,這才是眼前生死之禍啊。

  “陛下,不如喝蜜水?”

  大都督耶律余睹勸說道。天祚帝喝了蜜水,果然氣消了些。

  耶律余睹繼續道:“南朝趁人之危,我國當譴使抗議。”

  “抗議?”

  天祚帝是個暴脾氣,對這種詞匯很抗拒。

  “不錯,可強烈抗議對方佔我領土一事。”

  “會有效果嗎?”

  “當然不會。但卻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的不滿。然後實現雙方使者的溝通。等事件平息之後,我方再提出結盟!”

  “結盟?”

  “正是啊,陛下,燕雲十六州丟失已成定局。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大方的表示將燕雲之地歸還漢人,以此換來對方的支持呢。據傳,那南朝軍隊也曾與金奴一戰,我們有共同的敵人,不如結盟,共抗金奴。我契丹乃是馬背民族,只要有時間休養生息,自然可以將失去的一切都奪回來。”

  耶律余睹用心分析道。

  “陛下,此計大妙啊。佛光照耀處,自有光明來。這些南朝人說不定就是佛祖為我們送來的光明。”

  “對啊,陛下,我們與南朝結盟吧,只要他們像宋庭一樣向我們進貢歲幣,不,只要一半歲幣就好,我們也不是不能原諒他們的冒犯。”

  眾臣紛紛發表意見,總體來說譴責、求和各佔一半。

  “閉嘴!你們這些佛祖掃把下的螻蟻!我,大遼帝國皇帝,草原之王,天命佛子,豈能忍受這樣的屈辱!什麽譴責、結盟,我統統不要!給我下令,號召河朔各部向南人進攻,進攻,送他們去見比丘尼!”

  天祚帝耶律延禧聲嘶力竭的大喊,似乎要把所有人喚醒。

  眾臣聞言,都恭順的低下頭不再言語。只是低俯的眉目互相交流。

  耶律余睹長歎一聲,也不再言語。

  “進攻,進攻,河朔諸部成年男子幾乎抽調一空,連草場都開始被蒙古諸部侵佔,何談進攻南朝?”

  耶律余睹只能在心裡嘀咕,剛愎自用的天祚帝,一旦陷入瘋狂,說什麽都沒用。金人連續將天祚帝毆打在地,都不能讓他屈服,何況是他一向看不起的南朝勢力呢。

  於是,號召河朔各部向南人進攻傳達到河套草原時,林衝已經率兵攻入大同府,並兵分兩路。

  呼延灼龍驤軍繼續向河套進軍,精銳大軍所向披靡,趕到黃河北岸河套城時,只看到狼狽棄城而去的遼國潰兵。

  董平神武軍則一路南下,過忻州關口,南下太原城。

  .............

  武松虎賁軍自洛陽渡河北上,先在蓋州破鈕文忠,繼續北上,直插威勝州,田虎勢力缺少戰略縱深的缺點暴露無遺。本想好好過個冬的田虎暴怒,率領大軍出都城迎戰。

  雙方在沁源城下決戰。

  兵馬大將唐斌出陣挑戰,被楊雄攔住,捉對廝殺不分勝負。

  右丞相卞祥出戰,被銅錘狄雷攔住,兩個力大無窮之人戰個過癮。

  田虎自持勇力獨鬥武松,想要漲漲士氣,結果被十個回合放翻。武松打田虎,再顯英雄名。

  繼而,虎賁大軍一個衝鋒將晉軍衝散,直接殺入沁源城城中。唐斌、卞祥被團團圍困,力竭被俘。

  田豹、田彪保護著太子田實衝出縣城,國舅鄔梨保護妹妹鄔妃和乾女兒仇瓊英逃往臨汾,國丈范權帶著女兒范美人一路向西。

  逃往臨汾之後,二當家田豹想要繼承晉王之位,但田彪想要兒子田實即位,原本的親兄弟突然變得勢同水火;

  鄔梨想讓自己的妹妹鄔妃當太后,所以與田彪勾搭,讓田實認十九歲的鄔妃當母親;國丈范權則是想著把女兒范美人嫁給田豹,繼續當國丈。

  於是在武松的虎賁軍還在趕往臨汾的路上,臨汾城內就先爆發了內戰,田豹對田彪,鄔梨對范權,雙發都打出了狗腦子。

  充分演繹了什麽叫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

  當武松虎賁軍抵達臨汾時,兩敗俱傷的雙方再次棄城而逃。卻不料,仇瓊英突然出現擊殺了太子田實,並堵塞了他們撤退的後路。

  鄔梨當年殺害仇瓊英雙親,又想玩少女養成遊戲,結果被少女給擺了一道,身死在飛蝗石下。

  范權亂軍中被摩雲金翅歐鵬所殺。

  田彪被楊雄鬼頭刀斷首。

  田豹被武松空手擒拿。

  “向天王報捷!”

  武松大喜說道。自己這打虎英雄,不但能打虎,還能擒豹,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

  楊志蒼狼軍運送大炮從大名府至邢台,再到真定,再破陽泉關,直插太原。

  終於在太原城下和董平的神武軍會師。

  “太原乃天下雄城,破之便可控制晉中!”

  蒼狼軍、神武軍七萬大軍磨刀霍霍擺放大炮。城頭陸登、徐徽言面面相覷。

  “這就是梁山兵馬嗎?太不懂規矩了!田虎到來,至少還喊叫幾聲報個家門,問咱們降不降?梁山這些人到來,一聲不吭,也不亮旗號,更連勸降的話語都不說一句!”

  “太不懂規矩了!”

  陸登、徐徽言搖頭歎息道。

  ………

  魯達金剛軍一路南下,抵達漢水北岸的樊城時,襄陽城剛打退南方王慶的楚國進攻。腹背受敵,城內人心惶惶。

  “王慶橫征暴斂,害民無數。每攻破一地,必將城內財富劫掠一空,為求自保,我襄陽才誓死抵抗。而晁天王則有仁義之名,每到一處殺貪官,除汙吏,免除百姓賦稅。與其腹背受敵,不如投靠一方。”

  襄陽城遊俠首領蕭嘉穗對襄陽知府如此說道。

  王慶固然可惡,但只針對平民百姓,對他們這些官吏卻有些優待;晁蓋固然仁義,但隻對平民百姓優待,對他們這些官吏卻有些嚴苛。如果有的選,襄陽知府兩個都不想選。但是,

  看到蕭嘉穗微眯的雙眼,他不知為何有種脖子涼涼的感覺。

  “我選...投靠晁天王。”

  襄陽知府覺得還是自己的姓名重要,錢財都是身外之物,靠著自己的才華,千金散盡還複來,哪個王朝不出貪!自己這叫舍小保大,以求將來!

  “如此最好。知府大人去北面聯系吧。”

  蕭嘉穗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容,又看了看漢水對面的金剛軍陣容,不禁感歎,我蕭家注定與佛有緣啊。

  ............

  從許昌、信陽、直插孝感的背嵬軍劉唐則輕松許多,一路不急著攻佔城池,徑直抵達孝感城下,城內府尹見到三萬七千威武大軍,二話不說,立刻端著戶籍田冊出城請降。還落得了識趣的誇讚。

  無論是信陽還是孝感,都有大片的茶園,劉唐忽然發現,自己不用收稅也有大筆收入了。因為茶葉專賣,官府只需當中間商賺差價,坐等收錢便可。

  “快向天王報捷!並押運茶銀進京!”

  劉唐覺得, 等到年關聚會,自己能大露一次臉啦。

  ............

  石寶的南離衛監視江南。杜壆的天柱衛監視江州。基本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格局。

  之所以不再擴充,是因為現在治理體系已經跟不上了。打是一方面,治是另一方面,驟然擴充邊界,晁蓋不想真的做闖王,所以還是要穩一點。人才培養跟上,思想改造更要跟上。

  現在晁蓋最關心的,不是四方邊界的戰事,而是自己的建房大業。

  進入十二月,天氣越發寒冷。

  建成的十座方堡,可以容納兩千余戶居住。但仍顯杯水車薪,現在的天氣也明顯不適合再搞建築。

  所以,除了鄭州煤礦仍然每天在挖,不斷運送回開封。其他建設都暫停。大部分人安排進外城和內城房屋內擠擠取暖。還有一小部分人進入了東京城地下溝渠無憂洞、鬼樊樓避寒。

  鬼樊樓、無憂洞這種名字,聽起來很像奇幻小說裡的地名。可實際上,這是宋朝民眾對京師溝渠的一種戲稱。

  宋朝擁有領先世界的地下排水系統,這些排水溝渠又深又廣,裡面可以住人,多有亡命之徒藏匿在裡面,他們管這叫“無憂洞”;

  還有一些人販子拐了婦女藏在這兒,又叫“鬼樊樓”。

  國朝初始到戰亂時都都存在,朝廷雖然經常派人去清繳,卻都不能杜絕。

  “無憂洞、鬼樊樓雖然藏汙納垢,卻是個避冬的好地方。清理出來後,又能安置十幾萬百姓了。”

  晁蓋敲擊幾下手臂,準備去探索一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