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官居一品》第381章 佐貳
@@@@@@@@@@@@@@@@@@@@@@@@@@@@@@

聽著那些人興致勃勃的討論, 沈默有些恍惚了, 他感覺自己好似進入了後世的證券交易所中, 股評家和股民們在上演著外人看來荒唐無比的戲碼, 日複一日, 周而複始……

用了很長時間, 他才從這種荒誕中逃出來, 使勁掐自己大腿一下, 提醒自己現在是在嘉靖三十六年, 大明朝蘇州城內, 並沒有穿越回去。

對這些人的談話內容, 沈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招呼那小二過來道:"我們是外地來的, 聽到大家都在說‘券, 什麽是券啊?”

"客官, 我很忙……”小二苦笑道。

三尺將一個一兩的銀錠遞過去, 小二立刻收起了為難的神態, 討好笑道:"但再忙也不能怠慢了客官不是?”

"臉變得倒挺快。”鐵柱撇一句道。

小二不好意思笑笑, 從懷裡掏出一張紙片, 道:"這就是券的一種, ”說著有些得意道:"而且是所有券的祖宗, 萬福記的‘酥餅券。”

"我可以看看嗎?”沈默問道。

"當然。”小二將那巴掌大小的‘酥餅券, 雙手奉給沈默。

沈默打量著這張券, 乃是用.質量上佳的藤紙裁成, 正中醒目的寫著‘憑票兌酥餅五斤七個整齊的楷體字, 在左上角有‘萬福記三個綠色的隸書字, 右下角則題著‘沈鴻昌三個字, 還用了私人的紅印。

再翻看北面, 是一串數字‘七五一.一, 同樣加蓋了那‘沈鴻昌的私印。

沈默撚著這張‘餅券, 問道:"可以.憑這個去那個萬福記, 換取五斤酥餅, 是這個意思嗎?”

"您真厲害, ”小二豎大拇哥道:"就是這個意思。”

沈默微微搖頭道:"這就奇怪了……方才我聽他們討論.年成和‘券的價格, 好像是互相掛鉤的, 如果要去兌換的話, 當然是越便宜約好了, 怎麽他們都聞貴則喜呢?”

"嗨, 你這後生不懂了吧?”邊上有好事兒的食客湊過.來, 一把拿過小二的餅券, 指給沈默看道:"你看, 這上面沒有標明價格, 也就是說, 不管你什麽時候買的這張券, 到提貨時如果餅價波動, 都不會退給你錢, 也不會讓你補錢。”

"而酥餅是用糧食做的, 價格自然跟著糧價變化[ 天珠變 ], .這個懂吧?”那熱心的食客問道, 一般來講, 讀書人對這種事兒是不靈光的, 食客怕對牛彈琴, 白費力氣, 所以有此一問。

見沈默緩緩點.頭, 那食客才接著道:"而糧價的起伏, 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除了豐年和荒年之外, 還有官府的征捐, 采購, 很多因素讓糧價起伏很大, 導致這酥餅的價格也跟著起伏。”說著一撣那餅券道:"正常年景一盒五斤的酥餅賣一百文錢,而在糧價極賤的時候, 才賣三十文;但到了糧極貴時, 可以賣到三百文錢, 這裡面的差價可有十倍呦。”

沈默是學過經濟學的人, 自然很明白這種簡單的道理, 但他仍有想不通的地方, 緩緩問道:"雖然不是萬福記的主顧, 但相信短時間內價格波動不會太大, 如果想要有利可圖, 得把這餅券擱上最少一年半載吧。”說著輕輕搖頭道:"而且一家餅店撐破天一天能做一千盒餅嗎?就算把他們的餅券全收購了, 又能掙幾個錢?幹嘛不直接收購糧食呢?”

那人也讓他說的有點暈了, 但很快搖頭道:"你說的不對, 光我自己就有一百多張餅券, ”說著扯一嗓子道:"在座的各位, 誰手裡沒有百張以上的餅券, 舉個手看看。”

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 舉手笑道:"我們雖然餅券不多, 但米券、肉券、布券、不比你們少。”

那人笑笑, 對沈默道:"你看這一個大廳, 百十號人, 就有起碼上萬斤的餅券, ”說著指指裡面的廳, 又指指樓上道:"而且我們還都是些普通人家, 真正有錢的那些主們, 誰家沒有個萬把斤的餅券、肉券、布券的。”

"這麽多的券, 只要賭對了, 那能不掙錢嗎?”那食客最後總結道。

沈默臉上的疑惑之色, 卻越發深重了。

~~~~~~~~~~~~~~~~~~~~~~~~~~~~~~~~~~~~~~~~~~~~~~~~

用過早點, 沈默徜徉在蘇州城中。自古道‘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可見蘇杭之美, 是並肩的。但杭州之美, 多美在西湖, 美在勝景人文, 可你要看真正的江南水鄉, 小橋流水, 知道什麽是水陸並行、河街相鄰, 還得去蘇州。

蘇州是江南城市的代表, 不是因為它的園林……那些絕美的藝術品都內斂在一個貌不驚人的台門裡, 讓門外人無從觀瞻, 只能想象。

而是因為它在所有的水鄉中, 最大、最美、也最古老的。即使是這正月裡, 整個蘇州都洋溢著勃勃的生機。一切都像在畫上一樣……小橋流水、曲徑深巷, 粉牆黛瓦、古樹幽院。徜徉其中, 你能充分感受到什麽叫‘兩綠夾一河, 舟與車俱行;行走其間, 能始終領略到‘彈石間花叢, 隔河看漏窗的景色;散步城內, 便能盡情欣賞‘人在花中走, 柳在岸邊行的絕美風光。

當他走累了, 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 遙看古城門藤葛垂垂, 回望虎丘塔滄桑而立, 不由便會憶起西施、想到勾踐, 想到陸蒙龜、想到范仲淹, 以及前幾年才過世的唐伯虎……

沈默突然想到, 年前在京裡時, 翰林院的那幫子同僚, 整日裡吃飽了沒事兒做白日夢, 時常說起將來如果外放, 希望放去哪裡, 在嬉笑聲中, 總是會把蘇州府當做首選, 因為虎丘是第一名勝, 蘇州在所有人眼中都是悠閑的象征……

不是麽?應該是吧。這裡有園林美景, 這裡有清澈流水, 這裡有鮮豔桃花, 這裡撩人的彈唱, 這裡有天下[ 遮天 ]最精心的小吃, 這裡有柔糯似水的美女, 這裡還有數不清的茶館書肆, 秦樓楚館, 這裡就是可以滿足讀書人一切的天堂, 人間天堂!

但是, 每每在意n夠了之後, 那些‘未來棟梁的眼中, 都會流露出刻意的鄙薄, 用一種尖酸的語氣道:"還是等快致仕了, 去養老好了。”而後便把目光投注於杭州福州、應天濟南, 甚至於宣府大同這些地方, 就不肯再多看蘇州一眼。

因為在他們眼中, 外放只是一個回京高就的跳板, 當然要快出政績、大顯身手的好, 此時, 蘇州那種種的好, 又變成了被鄙薄的壞, 仿佛這是個讓人不思進取的溫柔鄉、銷金帳一般。

時至今日, 在絕大多數官員看來, 吳儂軟語還是與玩物喪志同義的!

但是沈默要說, 你們大錯特錯了!這座城市才是大明的希望所在!也是華夏獲得新生的契機所在!

在別人想起西施夫差的時候, 沈默想起的卻是‘五人墓碑記, 那一場世界上最早的工人暴動!就發生這裡, 這個園林纖巧, 桃花燦爛的柔美城市中!

分明有一種力量, 萌發於這溫柔似水的城市中——聽, 東北半城工場如雲, 萬戶機聲!看, 金閶、觀前, 市肆鱗次櫛比, 萬商雲集!

這裡分明已經成為了江南地區的中心市場, 與杭州並稱為繁華之都, 甚至, 其地位比杭州更為突出……沿著大街一路走來, 沈默看到了外地客商在蘇州建立的會館, 至少有三十多處, 江浙之外, 粵閩皖鄂、湘贛魯陝的商人, 無不被吸引而來, 這種向心力, 全國無與倫比!

即使北京城, 也只是在政客們眼中有如此吸引力, 真正的商家和財富, 是不會湧到那個歧視錢與商的鬼地方去的。

~~~~~~~~~~~~~~~~~~~~~~~~~~~~~~~~~~~~~~~~~~~~~~~

沈默有些討厭這裡了, 不是突然的, 而是從一進入吳江縣, 便開始產生這種感覺了, 只是隨著一步步深入蘇州, 感覺越發強烈罷了——這其實另一種感覺的附生品。

那種感覺叫‘責任感!其實他一直有一種想要改變歷史, 讓華夏少走彎路的想法, 但在別處, 無論是紹興、杭州還是北京, 這都只是一種‘假大空的理想, 只會讓他覺著自己很高尚, 卻不會刺激他進行什麽實質性的舉動……

但進入蘇州境內, 這種想法轉化成了衝動, 越是感受到那種萌芽的勃勃生機, 越是體會到其內斂的恐怖爆炸力, 這種衝動就越強了, 直到不能自已, 直到讓他失去理智……

是的, 理智, 所謂的理智告訴他, 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危險了, 弄不好就會身敗名裂、禍及家人。他比誰都清楚, 大明朝至少還有十年的國祚, 自己只要隨波逐流, 官居一品、安享太平是不成問題的。

兩個聲音便在他腦海中打架, 一個道:‘歷史的發展, 是有其必然規律的, 自己任何企圖改變的舉動, 都是螳臂當車, 只能把自己碾得粉身碎骨, 卻不能改變歷史!另一個卻道:‘歷史都是人創造的, 人為什麽不能改變歷史呢?

如果扶蘇早一步知道父皇駕崩, 如果項羽鴻門宴上下定決心, 如果李隆基知道楊玉環的胸部是被安祿山抓破的, 如果趙匡胤能識破弟弟的狼子野心, 如果朱元璋不是出身於貧農之家——他相信任何一個如果變成現實, 歷史就將會大變樣!也許秦朝的國祚不至於二世而亡;也許大楚將代替漢朝;也許大唐朝的由盛而衰不會那樣猝然;也許老趙就能收復燕雲十六州;也許大明朝就不至於像今天這樣痼疾纏身!

歷史沒有如果, 但現在自己面對的不是歷史, 而是未來!為什麽不在這個時空中, 為自己的族人, 拚出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呢!

‘海雨天風獨往來。其實沈默的心中早已經做出了決斷, 否則他也不會來到這座城市, 只是這副令人窒息的重擔, 一旦挑在肩上, 除非走到終點或者中途死亡, 否則永遠無法解脫。

而沈默相信, 僅憑自己這一代人, 是不可能走到終點的, 所以如果擔上這副重擔, 將會一輩子卸不下來, 這種壓力讓他想想就喘不動氣, 所以一直在拖延著擔上它的時間。

終於, 船到碼頭車到站, 已經再也沒法磨蹭了。蘇州城中發生的一切, 告訴他時不我與, 隻爭朝夕!

好吧, 既然無法回避, 那就擔上吧!從此以後, 我的畢生追求, 就是這個愚公移山般的目標了, 雖然還很抗拒, 但這是我的宿命,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就是我逃不開的宿命。

為了它, 我將傾盡所有, 披肝瀝膽;神擋殺神, 佛擋殺佛, 哪怕是成為亂臣賊子, 一時被釘在恥辱柱上, 我也不會在意。因為我相信, 歷史終究會給我一個公正的評價!

當下定決心後, 沈默突然想道:‘如果搞砸了怎麽辦?這是很有可能的, 但他旋即安慰自己道:‘既然未來已經遭透了, 我怎麽折騰都不會更糟吧?

站在一座古樸的石橋上, 望著水道上悠閑往來的小船, 沈默突然笑道:"蘇州, 我來了。”

~~~~~~~~~~~~~~~~~~~~~~~~~~~~~~~~~~~~~~~~~~~~~~~~~~

嘉靖三十六年二月初二, 龍抬頭。

這一天, 也是大明蘇州府同知, 兼江南市舶提舉司提舉沈默, 正式上任的日子。

其實他在正月底已經到了蘇州, 在城內轉悠了幾天, 正月二十八才重新出去, 擺開了自己的儀仗, 並通報府衙佐貳雜官, 告訴他們準備交接事宜, 安排進城儀式。

城內的諸官早就聽說同知大人抵達蘇州了, 卻一直隻聞其聲, 不見其人, 心裡都直犯嘀咕……難道上了黑船, 吃了賊人[ 重生之賊行天下 是一本很好看的書]的混沌面?給龍王爺當女婿去了?成了唐僧他爹不要緊, 可別給我們招個綠林太守來呀。

正在眾人惴惴不安中, 終於得到了沈默的消息, 目前負責府裡事務的蘇州推官, 召集吳縣、長洲兩縣令, 說:‘咱們得合計合計, 怎麽迎接大人……他是少年新貴, 肯定有些獨特脾氣, 如果按照慣例可能會引得大人不快……

正在說著呢, 就見新任長洲縣令海瑞起身道:"大人, 我那裡還很忙, 就不在這幫閑了。”

"這怎麽能叫閑呢?”推官是個脾氣很好的人, 跟他講道理道:"現在又沒春耕, 你那邊再忙也可以放一放, 但大人進城是不能耽擱的。”

"府衙在吳縣, 又不是在長洲, 我縣還是不摻和了吧。”海瑞將官帽戴正道:"下官新上任, 很多地方都不了解, 若不抓緊時間摸清狀況, 稀裡糊塗等到春耕忙了, 會出亂子的。”說著一抱拳道:"告辭了, 二位大人。”也不待推官答應, 便徑直揚長而去了。

"這人怎麽這樣?”縱使是老好人, 推官也受不了了。

吳縣縣令微笑安慰道:"估計海筆架就是這個脾氣, 要不也不可能這麽大名氣。”

"那倒是, ”推官也笑道:"真不好說, 是他的名氣大, 還是咱們大人的大。”

"差不多吧, ”吳縣縣令笑道:"您也不必擔心, 下官曾經與咱們沈大人共事, 他少年老成, 沉穩持重, 必然不會讓咱們難做的。”

"什麽?你跟他是舊識?為什麽不早說?”推官又是歡喜又是責備道。說完就明白了, 定然是當初平起平坐, 沈默還要稱他一聲前輩, 但現在他成了沈大人的屬官, 心裡肯定不好受。有些歉疚道:"瞧我這張嘴, 當我沒說。”

"沒事兒, ”縣令坦然笑道:"已經過去了。”

"那咱們一起去吧, ”推官笑道:"拜會一下未來的頂頭上司。”

"正有此意。”縣令笑道:"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見到他了!”

~~~~~~~~~~~~~~~~~~~~~~~~~~~~~~~~~~~~~~~~~~~~~~~

說走就走, 一個時辰後, 兩人在城外的驛站內, 見到了一身便服的沈大人。

縣令一看沒錯, 納頭便拜道:"下官吳縣縣令王用汲, 拜見同知大人。”

那推官也跟著拜道:"下官蘇州推官歸有光, 拜見大人。”

沈默爽朗笑道:"快快請起, 潤蓮兄和震川先生切莫多禮。”

那吳縣縣令王用汲, 正是與沈默在杭州時同為欽差協查案子的那位應天巡按, 只是後來遇襲傷重, 被呂竇印頂了, 所以沈默又拉著他的手, 關切問道:"潤蓮兄, 身子好了嗎?”

"勞大人掛念, 已經完全康復了。”王用汲恭謹笑道:"要不也不會繼續出來做官。”

那蘇州推官歸有光卻在那犯了嘀咕, 大人怎麽會知道我的名號?

分割

第二章, 呼……又是一萬字, 求月票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