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357章 上了賊船
李子雄反覆權衡後,不但答應了韋福嗣,還董純和李善衡都拉了進來。

 從楊玄感信中可以估猜出,楊玄感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由此證明,李風雲對兵變預言是正確,由此推及,對兵變失敗預測也可能是正確。如果兵變失敗,進入東都戰場齊王楊喃就危險了,極可能在某些居心叵測者誘惑和唆使下,做出錯誤決策,那便是一場災難。齊王灰飛煙滅,李風雲未來謀劃就不得不推倒重來,而隱藏在李風雲背後東都中立政治勢力對中土未來布局將遭受重挫,中土在即將到來南北大戰中可能一敗塗地。

 李子雄對兵變失敗後果非常清楚。只要兵變爆發,和楊玄感等人秘密同盟也就暴露了,而兵變失敗後,同盟中所人都會死,還會累及親眷家族。為未雨綢繆,李子雄密遣親信返回東都,遠赴隴西老家,先行安置親眷家族,雖然未必能拯救們,但最起碼一線逃生機會。

 李子雄還想好自己退路,因為到目前為止,對兵變成功依舊抱希望。如果兵變成功了,那就是完全不同局面,這也是急於會晤李風雲原因所在。聽韋福嗣說過,李風雲不但對第一次東征做出過準確預測,還對東征過程做出過詳盡推演,而事實證明推演大部分是正確,這不但說明了李風雲非同凡響智慧,在預測推演方面也卓絕天賦,於是李子雄就了一個念頭,想利用李風雲天賦,在東都戰場上找到一條成功之路。

 但這些都是次要,重要是李子雄馬上就要與齊王分揚鑣,就要與齊王劃清界限了,如此一來李子雄就很難影響到齊王決策,所以毅然決定,韋福嗣、董純和李善衡統統拉上自己船。自己所知機密統統告訴們,然後不管們願意不願意,們都成了同謀,如果兵變成功了,們都是功臣,反之,們性命,包括齊王性命,都握在手上,要們死,們就休想活下去。可以預見,李子雄一旦卡住了們脖子,捏了們要害,在未來一段時間,尤其兵變前後,李子雄就可以通過們來間接影響甚至控制齊王決策,讓齊王按照謀劃一步步走下去,如此便可確保在東都戰場上最大程度掌控主動權,而主動權掌控,不但決定了兵變成敗,還決定了自身存亡。

 聽到李子雄還要董純和李善衡拉一會晤李風雲,韋福嗣不詳預感就更為強烈了,但好奇心害死人,明明知李子雄可能是兵變發動者之一,明明知李風雲意利用這場兵變牟取利益,自己一旦過度接近真相,必會被真相所連累,卻無法控制自己,一步步陷了進去。

 董純接到李子雄邀請後,毫不猶豫就去了。已經被李子雄拉上了船,現在未來不僅與齊王緊密相聯,還與李子雄休戚相關,選擇,唯誓死一搏。

 李善衡接到李子雄邀請後,一度些猶豫。同樣不詳預感,因為之前聽韋福嗣說過,李子雄不但識破了李風雲真實身份,還與李風雲秘密商談了很久,不出意外肯定是關於兵變事,雖然韋福嗣和考慮到齊王安全,都蓄意隱瞞了,但齊王與李子雄關系天下皆知,與李風雲也是越走越近,若李子雄和李風雲都參與了這場兵變,對齊王影響之大可想而知,兵變一旦失敗,齊王何去何從?然而,事已至此,李善衡也辦法,韋福嗣去了,董純也去了,自己若拒絕,非要獨善其身,最終必受其害。

 當夜,五個人在匡山山腳下一片幽暗密林中會面。

 董純和李善衡都是第一次看到李風雲,但相比從前,現在心態已迥然不同,畢竟這是個以出身定尊卑年代,李風雲出自山東五大豪門之一趙郡李氏,聲名顯赫安平公李德林之子,身份太過尊貴,不論是韋福嗣、李子雄、董純還是李善衡,在貴族等級上都無法與其比肩。當然了,此時此刻,貴族等級暫時放在一邊,過去恩怨也沒必要再提,當前最重要是利益,尤其對四個老家夥來說,李風雲能帶給們什麽才是最重要。李風雲背後不僅趙郡李氏,山東貴族集團,還朝堂上那股龐大持中立立場政治勢力,這些力量匯合到一起,產生影響力難以估量,而這正是李子雄極度重視李風雲原因所在。

 李風雲看到四個老家夥一起出現,當即明白了李子雄“心思”,心裡頓時便湧出不安之感。

 自己嚴重低估了李子雄,李子雄遠比想像得更厲害,“赤手空拳”便控制了局勢,如今左手握齊王楊喃,右手抓自己,兩柄神兵利器在手,雖不能說想於什麽就於什麽,但最起碼可以掌控主動權,影響甚至控制齊王和自己決策,以便為牟取最大利益。如此強悍人物,果然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如今算是搬石頭砸自己腳,自取其辱了,好在自己天然優勢,未來李子雄還要借助聯盟力量,自己尚可順勢而為,還引導局勢向自己所希望方向發展機會。

 寒暄閑聊之後,李風雲便“滿足”了李子雄要求,依其暗示,自己對未來幾年中土形勢和東都政局走向進行了詳盡分析和推演,然後做出了預測,東都要發動軍事政變,二次東征要無功而返,東都政局將進一步惡化,而更嚴重是,南北關系將迅速破裂,南北大戰將在未來兩年內爆發。

 這些預測李子雄已經聽過了,所以處之泰然,而韋福嗣早在去年就聽李風雲說過了,李善衡也知,雖然當初們都覺得很荒誕,但大半年時間過去了,事實告訴們,李風雲就是一個妖孽,預言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還是未雨綢繆為好。至於董純,尚是第一次聽到這些驚世駭俗言論,十分震驚,但李風雲分析和推演理據,不由得不信,而李子雄、韋福嗣和李善衡三個人表情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於是董純收起了輕視之心,一邊凝聽一邊思考,漸漸也意識到了形勢嚴峻性。

 東征勞而無功,聖主和中樞所實施國防和外交大戰略遭遇到了前所未挫折,後果肯定是南北關系緊張乃至破裂,這種情況下,如果國內陷入分裂和戰亂,北虜必然入侵,南北大戰必然爆發,但問題是,中土做好了抵禦北虜入侵準備嗎?今日長城防線和北疆鎮戍軍是否能力阻禦北虜於國門之外?董純給出答案是否定。是衛府老帥了,對第一次東征大敗之後,北疆防禦力量急驟削弱一清二楚,而這種削弱短期內難以彌補,因為東征嚴重損耗了國力,國力是國防基礎,國力不夠了,國防也就難以為繼了。

 董純逐漸接受了李風雲對未來中土局勢推演後,便發現東都兵變是導致中土局勢惡化關鍵所在,如果能夠這場兵變扼殺於萌芽狀態,讓聖主贏得二次東征勝利,那李風雲預測將不會變成現實。然而,今日李子雄們召集在一起,已經清晰傳遞了一個重要訊息,兵變一定會爆發,已不可阻止,為此,只能在兵變中自己利益最大化,這就出現了兩個可能結果,一個是兵變成功,一個是兵變失敗,而不論成功還是失敗,中土都可能陷入分裂和戰亂,南北戰爭都將爆發,而中土必將在這場戰爭中失敗。

 今日五個人坐在一起,實際上要商討問題是,如何阻止中土分裂和戰亂,然後在基礎上,再商討兵變爆發後對策,至於兵變成功與否根本不重要。

 董純不禁要問了,到底誰要發動這場兵變?

 到了時候,李風雲必須“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李子雄已經表態了,已經韋福嗣、董純和李善衡都拉上“賊船”了,再也隱瞞必要,更必要擔心三人泄密。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賊船”上,一根繩子上螞蚱,誰泄密也逃脫不了“同謀”罪名,最終追究下來還是死,還會連累家族灰飛煙滅。

 結果李風雲預測讓韋福嗣、董純和李善衡“震撼”了,雖然們所估猜,但那畢竟是漫無目標瞎猜,當不得真,如今李風雲說出了真相,而真相又由李子雄佐證,那種劇烈衝擊還是讓們了強烈窒息感。

 禮部尚書楊玄感,河洛貴族集團,這牽涉到多少貴族官僚?如果失敗了,要死多少人?當年漢王楊諒造反,政治清算時候,前後死了幾十萬人,同比起來,楊玄感這次兵變假若失敗了,即便死不了幾十萬,最起碼也要死上十幾萬,而且事發地還在東都,中土政治經濟化中心,門閥士族、權貴官僚最為集中之地,楊玄感先殺一陣,接聖主趕回來,又殺一陣,然後誰贏了誰還要政治清算,可想而知結果是什麽,必定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等到這場風暴平息,中土也元氣大傷了,尤其統治階層和權力高層,更是傷痕累累,奄奄一息,到那時改革也停滯了,國力也不濟了,國防也不行了,還拿什麽抵禦北虜入侵?

 終於,李子雄說了,再次給人以強烈衝擊。

 “們目標是,兵變成功,並在最短時間內結束內戰。”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