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隋》第229章 遼東城下
大梁水畔遼東城是高句麗西北第一重鎮,在中土將士連續兩個多月猛烈攻擊下,傷痕累累,鮮血淋漓,如同窮途末路猛獸,奄奄一息。

 城外,遠征軍連營五十余裡,行宮居中,十二衛府大軍兩翼扈從,如眾星拱月,氣勢恢弘。

 六月十一日,皇帝巡視遼東城南戰場,面對久攻不下遼東城,怒不可遏,一群衛府軍統帥罵得狗血淋頭。

 這日下午,崔十二娘子與崔九抵達遼東城下,眼見所見,滿目瘡痍,廢墟林立,赤地千裡,這塊飽受戰爭蹂躪土地籠罩在炙熱空氣下,散發出一股濃烈血腥味,而風中依稀傳來激昂鼓號聲和此起彼伏廝殺聲,清晰地告訴那些掙扎在戰場上生靈們,死神屠戮正如火如荼,距離災難結束還遙遙無期。

 黃昏時分,戰鬥停止,一隊隊將士拖疲憊身軀返回營寨。涿郡太守、檢校左武衛將軍崔弘升回到自己帥帳,卸下重鎧,剛剛坐下喘了口氣,便驚喜地看到了一身戎裝、英姿颯爽、風塵仆仆十二娘子,但緊接,臉色就不好看了,目光森冷,望向了站在十二娘子身後崔九。

 十二娘子身份太特殊了,是一個被先帝下旨廢黜皇孫妃,而皇孫在幾年之後偏偏又入主東宮做了太子,更神奇是,這位皇孫自十二娘子被廢黜後,正妃位置一直虛位以待,直到皇帝向崔家提出再娶之意後,大家才恍然大悟。然而,天不測風雲,就在十二娘子要以太子妃身份重回宮城之際,太子卻突然薨亡,於是十二娘子在東都政壇上就成了一個特殊存在,曾經是皇帝媳婦,是皇帝家人,後來又即將重返家庭,雖然成為太子妃,但與皇帝家庭親密關系是顯而易見,而皇帝和皇后不論在公開還是私下場合也承認這種親密關系存在。

 這種關系在東都大大小小政治勢力眼中,包括在皇帝和崔氏眼中,都是一種極其寶貴政治資源。皇帝利用十二娘子向山東第一豪門崔氏發出了合作訊息,而崔氏則利用這一資源維系與皇帝之間政治默契,雙方各取所需、各取其利。所以十二娘子不論對崔氏還是對皇帝來說都非常重要,缺少了這一資源,雙方之間政治合作也就缺少了“潤滑劑”,矛盾和衝突會越來越激烈。

 崔九做為崔氏高層核心成員之一,保護和輔佐十二娘子,當然知十二娘子重要性,但這一次,擅作主張,先斬後奏,秘密十二娘子帶到遼東,帶到遠征戰場,不僅置十二娘子生命於危險之地,也嚴重危及到了皇帝和崔氏政治利益,完全超越了皇帝和崔氏所能容忍底線,崔九罪該萬死。

 “某命令返回東都。”崔弘升聲音不大,語調也不森嚴,但隱含憤怒和殺氣卻非常恐怖,讓人不寒而栗,“違背了某命令,背叛了崔家。”

 崔九跪下,一言不發,低頭認罪。早知結果,但十二娘“捏”住了脖子,又信誓旦旦保證平安無事,唯一往無前,舍命相陪了。

 “大人,能否聽完兒,再決定生死?”十二娘子懇求。

 “某讀了信,也知事情很嚴重。”崔弘升說,“白發賊非尋常之人,既然能推斷出觀德王(楊雄)、北平襄侯(段振)等人生死,當然也能推斷出某生死,但天不可逆,天要某死,某焉能不死?某既然知自己日子不多了,首要之務是家裡事情安排好,不要留下太多遺憾。”

 十二娘子黛眉緊蹙,對父親消極態度大為不滿,稍稍思量了片刻,問,“大人,可曾想過,白發賊為何要造反?為何選擇在東征期間造反?”

 崔弘升撫須輕歎,“自古以來,凡神通者,行事莫不詭譎難測。白發賊是不是大神通,某不知,但從其舉旗造反舉動來看,顯然並不看好這次東征,甚至在眼裡,這次東征會失敗,而失敗之後中土,國祚可能崩裂,天下可能大亂,認為自己王侯將相機會,所以要乘火打劫,要順勢而行。”崔弘升搖搖頭,目露鄙夷之色,“以中土實力,這次東征即便失敗,也動搖不了國祚根基,更動搖不了統一大業,任何魑魅魍魎,任何陰謀詭計,都將在強大實力面前灰飛煙滅。”

 崔弘升信心很足。當年先帝遠征高句麗,數萬將士葬身大海,全軍覆沒大敗;當年漢王楊諒集五十二州之軍力發動叛亂,戰爭席卷半個中土,結果如何?國祚固若磐石,統一大業毫發無損,中土大踏步發展,國力越來越強大。這些都是活生生證據,足以證明諸如白發賊之類奇能異士雖可窺探到一絲天命,但改變不了天命,該死還得死,不該滅亡也絕不會因為危言聳聽幾句讖言就滅亡了。

 十二娘子從崔弘升裡聽出了一些東西,“大人,東征進行至此,對勝利還信心?”

 一提到東征,崔弘升信心頓時煙消雲散,對東征本來就不樂觀,而自強渡遼水以來兩個多月時間過去了,遠征軍還在邊境重鎮遼東城下苦戰,距離高句麗首府平壤還一千余裡,距離中樞擬製攻擊進程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裡。

 依中樞所製東征進程,此刻遠征軍應該渡過了鴨綠水,推進到了平壤,應該與來護兒、周法尚水師大軍會合,水陸夾攻平壤了,但是,現在遠征軍主力還在攻打遼東城,中樞所製攻擊之策成了紙上談兵笑,十二衛府給了中樞一個大巴掌,衛府統帥們更是皇帝和中樞重臣們打得鼻青臉腫,顏面盡失。皇帝憤怒了,今天巡視城南戰場時候,殺氣騰騰,恨不得拿刀砍人,但現在能砍嗎?砍了問題就更嚴重,一旦軍心大亂,皇帝和中樞重臣們怎麽辦?難親自上陣,親冒矢石去攻城略地?

 崔弘升神色沉重,久久不語。十二娘子心知肚明,知父親心情惡劣,對這場戰爭十分悲觀。

 本來十二娘子對李風雲還將信將疑。試想強大衛府軍突厥人都殺得橫屍遍野,屁滾尿流,難還打不過小小高句麗人?不出意外應該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應該已經殺到平壤了,但事實讓大失所望,幾十萬衛府軍圍攻一座遼東城,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打高句麗人一座邊境重鎮,竟然打了兩個多月都沒打下來。

 這根本就不是軍隊實力問題,也不是將帥們謀略問題,而是高層內部政治問題。李風雲是對,東征進行至此,證明對東征前期階段分析和推斷基本正確,以此來推測,對東征中後期階段分析和推斷也可能是正確,而這也是十二娘子不遠萬裡親自趕赴遼東戰場目所在,要拯救父親,要逆天而行,不惜一切代價改變父親命運。

 “大人,聖主現在還在遼東城下,大軍至今未能攻佔遼東城,而雨季已經來臨,待雨季結束,深秋已近,冬天轉瞬及至,事實上們今年已經足夠時間去攻佔平壤完成東征了。”十二娘子低聲說,“大人,此刻聖主深陷被動,局面對非常不利,應該審時度勢,及時拿出新東征策略,以穩定軍心,穩定局勢。”

 崔弘升抬頭看看十二娘子,眼裡掠過一絲驚訝。不知不覺間,女兒已經長大了,成熟了,可以獨當一面了,若運氣好,現在身份是太子妃,那對崔氏幫助就太大了,但可惜是……

 “長大了,不該任性了。”崔弘升說,“雖然東征越來越困難,某處境也越來越危險,但救不了某,誰也救不了某,除非東征出現轉機,局面顛覆,某或許還一線生機,但目前看來,絕無可能出現奇跡。 ”

 “難聖主制定了新東征策略?”十二娘子當即問。

 崔弘升微微頷首。

 “大人,聖主是不是決定依照北平襄侯(段振)之遺策,輕裝簡從,星馳速發,直殺平壤,與水師水陸夾擊,以攻克平壤來摧毀高句麗人士氣,一戰而定?”十二娘子追問。

 崔弘升吃驚了。自己女兒怎會知北平襄侯段振臨終前獻給皇帝遺策?又怎會估猜到皇帝在戰局極度被動情況下,決定起用段振遺策,試圖逆轉乾坤?

 “大人,北平襄侯獻策之時,大軍尚未展開攻擊,幾十萬將士尚未渡過遼水,還足夠攻擊時間,但現在兩個多月過去了,不要說攻擊時間不夠,所實施北平襄侯遺策條件也已不再具備,若一意孤行,強行實施,後果不堪設想。”

 崔弘升愈發驚訝,“這些事,怎會知?誰告訴?白發賊?都推測出來了?這怎麽可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