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204章 混淆視聽
“若想摧毀變革,就必須摧毀皇帝,而若想摧毀皇帝,就必須新建皇統。”李風雲手指李密,鄭重說,“當年漢王楊諒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們相信皇帝不會對們痛下殺手,但事實證明,皇帝背叛了承諾,已經向們舉起了血淋淋屠刀,若東征大勝歸來,豪門世家必將迅速走向沒落。”

 李密讀懂了李風雲意思。兩人目標完全一致,只不過實現目標手段不同,雖然李風雲重於“攘外”,但當前目標還是要“安內”,“安內”是拯救千千萬萬無辜生靈,而自己“安內”則是摧毀改革,稍區別,不過從求同存異角度來說,還是殊途同歸。

 李密暗自高興,看來說服李風雲已不是太大難題,難題是如何在利益上取得一致。目前“安內”是雙方合作基礎所在,也是雙方利益一致之處,但更迭皇統和拯救蒼生相互矛盾。在當前中土複雜政局下,更迭皇統必然要動用武力,要爆發內戰,而打仗就要死人,就要殃及無辜,這顯然與李風雲“安內”願望產生了衝突。

 李密以沉默應對。回旋余地很小,妥協尺度也不大,很難滿足李風雲要求,所以於脆“被動防禦”,讓李風雲先提出條件,然後再討價還價

 另外還一層隱憂,李風雲一方面表現得極其謹慎,拒絕透露自己真實身份,另一方面卻又大膽提出了以暴力手段更迭皇統建議,而這一建議到底是出自其本人智慧,還是源自某個不為人知陰謀?如果這是個陰謀,那其背後指使者是誰?目標又是誰?目標是以皇帝為首激進改革勢力,還是以楊玄感為代表保守勢力?

 調查李風雲攻擊中原是否意針對楊玄感,本來就是李密此行使命之一,而李風雲表裡不一舉止,恰好坐實了李密懷疑,這讓雙方之間微薄信任基礎變得更為脆弱。

 在李密看來,假若自己與一個豪門世家家主密議皇統,還像那麽回事,但現在自己卻與一個身份不明十惡不赦賊帥密議此事,就顯得荒誕不經了。然而事實偏偏就是這樣不可思議,所以李密認為,要麽自己瘋了,要麽李風雲瘋了,但自己瘋,李風雲也瘋,所以隻一個解釋,李風雲非同尋常,且居心叵測,另圖謀。

 眼前“瘋狂”一幕,不是源於自己主動,而是迫於李風雲壓迫。李風雲不但識破了自己身份,還知自己此行目,然後拉自己站在中土權力頂端俯瞰中土政局,指點江山,不知不覺中就讓自己陷入了絕對被動,而更為糟糕是,似乎知曉楊玄感和自己等人意圖摧毀變革秘密謀劃。這令人震驚,這關系到了一個龐大政治勢力存亡,所以自己必須弄清真相,必須探查到李風雲真實身份,為此自己隻將計就計,任由李風雲牽鼻子走,以便達到目。

 李風雲看到李密並回應意思,隨即繼續說了下去。

 “皇統選擇,至關重要。若選擇正確,必然事半功倍,不但可以以最小代價摧毀皇帝,終止變革,還能避免中土陷入分裂和戰亂深淵。”

 軍事政變時間短、效率高、經濟實惠,若能成功,對中土傷害不會太大,無辜生靈也不會死得太多,而中土一旦陷入長久分裂和戰亂,代價就慘重了,甚至都可能重演五胡亂華之悲慘一幕。而軍事政變若想成功,其中最為關鍵因素就是皇統選擇。誰來做皇帝?誰做皇帝更符合中土貴族階層利益,且被東都大多數政治集團所接受?漢王楊諒發動軍事政變最終失敗就是個教訓丨武力是否強大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誰能給東都諸多政治集團以最大利益,是誰政治理念和執政思路能給廣大貴族階層帶來更多權力和財富。

 東都權貴們已經被皇帝騙了一次,已經上過一次當了,不會重蹈覆轍再上第二次當,所以皇統選擇非常非常重要,單純依靠軍事手段、依靠暴力來更迭皇統必然失敗。換句說,軍事政變要以政治為主,以軍事為輔,而政治為主首先就要一個新皇帝,一個新政治理念代表,一杆預示美好未來新大旗,讓大家通過這杆大旗相信自己今天支持能夠換回明天利益,這樣大家才可能坐下來重新分配中土權力和財富,才能互相討價還價、妥協讓步,唯如此,軍事政變才會成功。

 李密再一次心驚,對李風雲認識也更為深刻,同時也更加堅定李風雲背後一個藏匿在黑暗中神秘身影,身影以通過操控李風雲為手段,來影響和改變中土命運。一個單純賊,對中土政局不可能如此深度了解,而一個身份神秘年青賊帥,不論其天賦多麽高,也不論其學識權謀多麽厲害,都不可能超越自己,更不可能超越楊玄感,所以解釋隻一個,李風雲嘴裡所說出來東西,都來源於背後人,不過是個“傳聲筒”而已。

 李密已經無法沉默了,意識到自己距離李風雲背後人已經近在咫尺,馬上就能撥開籠罩在李風雲身上迷霧窺探到真相。

 “將軍何選擇?”李密不動聲色地問,心念電閃之間更一個個猜測掠過腦海,而每一種猜測都讓十分期待。

 “齊王楊喃。”李風雲不假思索地說,“是唯一選擇。”

 李密面無表情,心裡卻陡然掀起了驚天波瀾。齊王楊喃?唯一選擇?原來李風雲背後是關中韋氏,是關隴本土漢姓貴族。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李風雲崛起於芒碭,劫掠於通濟渠兩岸,此後千裡躍進蒙山,縱橫魯西南,名震天下,都是拜左驍衛將軍董純所賜。董純幫助,也就李風雲崛起,更魯西南義軍聯盟存在,而董純“犧牲”,卻給剛剛遭遇重挫齊王楊喃,重新贏得了一次衝擊儲君寶座絕佳機會。好計謀,好謀劃,天衣無縫,驚天手筆。

 李密知自己為何剛剛踏進義軍大營,身份就暴露了。李風雲身邊肯定齊王楊喃、關中韋氏人,們當然認識自己,可歎自己一直還蒙在鼓裡,還自以為是打算利用李風雲給齊王楊喃以致命一擊,哪知自己根本就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

 自己與楊玄感親密關系在東都乃是人所皆知事情,去年齊王楊喃因“失德”一案,就是由楊玄感和自己一手策劃。雖然以楊玄感為首河洛貴族,與以關中韋氏為首關隴本土貴族,都是朝堂上保守勢力,但矛盾衝突非常激烈。關隴本土貴族因為與儲君寶座近在咫尺齊王楊喃是政治上同盟,而河洛貴族領袖老越國公楊素又死了,雙方實力此消彼長,使得它在雙方鬥爭中迅速佔據了上風,一度壓得楊玄感喘不過氣來,直到這次齊王楊喃遭受“重創”後,河洛貴族才總算挺直了腰杆,與關隴本土貴族勉強打了個平手。

 然而,轉眼之間,形勢再變,齊王楊喃卷土重來,關隴本土貴族在通濟渠一線給楊玄感挖了個“大坑”,而更要命是,自己和楊玄感百密一疏,竟然馬失前蹄,一頭栽進了“坑”裡。

 這果然是一個針對楊玄感陰謀,但局勢並惡劣到極致,尚回旋余地。從當前局勢來看,楊玄感即便掉進了“坑”裡,但若想給其以重創,齊王楊喃也要付出相當大代價。通濟渠斷絕,東征受到影響,留守東都禮部尚書楊玄感固然難辭其咎,但受到責罰不是楊玄感一個,還一大群權貴,齊王楊喃也跑不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完全必要,所以李風雲主動暴露出了驚天秘密,其目很簡單,尋求合作,大家都妥協退讓一步,各取其利,皆大歡喜。

 李密倍感棘手,急切間難尋對策,而妥協是必然之事,只不過尺度大小而已。

 李風雲氣定神閑,胸成竹,耐心等待李密答覆。實際上根本不指望李密會認同自己建議,目就是混淆視聽,就是讓李密對局勢做出錯誤判斷,這樣就掌控了主動權,就能從亂局中謀取最大利益,就能拯救災民並壯大自己,而唯自身實力迅速提高,才能做自己想做事。

 良久,李密終於做出決斷,微微笑,“現在,某開始信任將軍了,就像將軍信任某一樣。”

 李風雲哈哈一笑,“既然如此,請先生出手相助,讓災民進入豫州求生。

 李密輕輕頷首,“將軍不可斷絕通濟渠。”

 李風雲抬起右手伸向李密,“某信任先生,就像先生信任某。”

 李密握住了李風雲手,笑容滿面,“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