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隋》第749章 兄弟的質疑
九月十三,入暮時分,李風雲、呼延翦、井疆六斤蜚與平地松林的馬賊聯軍首領米庸、斛律霸會合,當年的生死兄弟再度聚首,欣喜若狂,激動不已。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米庸是栗特人,出自昭武九姓中的米氏,身形矯健,相貌俊偉,眼神冰冷,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凌厲殺氣,仿若一柄出鞘利劍,氣勢逼人,一看就是個冷酷無情、殺人如麻的厲害角色。斛律霸是鮮卑人,出自虜姓望族,人如其名,霸氣十足,長得高大雄壯,孔武有力,氣勢如虎,不要說李風雲了,即便是健碩的井疆六斤蜚站在斛律霸身邊,也整整小了一號。

 稍作寒暄,米庸率先平靜下來,語氣冷厲地問道,“你見到聞喜公(裴世矩)了?”

 此言一出,兄弟重聚的喜悅氣氛霎時消散,憤怒和痛楚就像兩把鋒利的刀插入心靈深處,昔日苦難如同咆哮洪水一般衝上心頭,讓人情難自禁。

 當年死裡逃生後,這幫兄弟就心灰意冷,各奔東西了,如果不是因為李風雲的召喚,余生不要說報仇無望,就連苟延殘喘都有一定難度,畢竟斬草要除根,不論是國內出賣他們的政客還是塞外圍剿他們的敵人,都不會放棄追殺。李風雲說服他們重出江湖報仇雪恨,並拿出了一個周詳的計劃,即在地方勢力較弱卻又互相征伐局勢混亂,同時中土、大漠和遠東等各大勢力又插手其中,導致利益糾葛非常複雜的東北地區,發展壯大,割據稱霸,具備報仇的實力了,然後再向強大的對手發動攻擊,討還血債。從此這幫兄弟就以李風雲為首,踏上了一條荊棘層生的不歸路。

 報仇的首要條件就是實力,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空談,而在實力孱弱之時,就必須隱藏形跡,不能暴露真實身份,一旦暴露必遭剿殺,所以一幫兄弟化整為零,分散各處,打算等到擁有一定實力了才化零為整,合兵一處,但李風雲過於心心急,動作太猛,目標太大,風生水起之後,立即遭到了塞外各方勢力的聯手剿殺。

 僥幸的是,李風雲當時還是單打獨鬥,一幫兄弟還是化整為零,就算李風雲失敗了,其他兄弟的實力還在,還能繼續實施這一計劃,而李風雲在兵敗之前,已經認識到僅靠自家一幫兄弟事實上根本完成不了這一計劃,必須另辟蹊徑,另作圖謀,於是毅然決定返回中土,乘著中土傾盡國力東征高句麗之際,尋找新的機遇。

 李風雲成功了,他創造了奇跡,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從無到有,從孑然一身到坐擁數萬大軍,從孤家寡人一個到結盟齊王、韋福嗣、李子雄、韓世諤等眾多權貴,還與河北豪門世家建立了密切的利益聯系,而更神奇的是,他竟然出塞了,把所有能夠團結到一起的力量都裹挾到了北疆邊陲,為他卷土重來東山再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李風雲有多大多粗,有多少本事,這些生死與共的兄弟們一清二楚,憑借李風雲的個人能力,絕無可能創造如此奇跡,否則兩年前他就不會“敗走麥城”,冒著身死族滅的危險重返中土尋找機會,所以答案只有一個,在李風雲的背後,肯定有一股巨大力量的支持。

 過去李風雲之所以能屢創奇跡,能書寫不死傳奇,是因為他是裴世矩的門生,有裴世矩的絕對信任和傾力支持,李風雲就是裴世矩在塞外的代言人,李風雲說出來的話就代表著裴世矩的權威,李風雲擁有難以估量的龐大能量,所以他才能創造奇跡,才能書寫不死傳奇。然而,自當年秘軍被人出賣,在金山一戰全軍覆沒後,李風雲與裴世矩就反目成仇了,李風雲不得不依靠個人力量報仇雪恨,結果困難重重,嘔心瀝血數年的成果尚不及敵人的一擊之威,一戰而沒。

 現在呢?現在李風雲脫胎換骨,鳥槍換炮,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拉出來一支數萬人的隊伍,還有中土未來儲君齊王的傾力支持,更匪夷所思的是,還能在衛府軍的四麵包圍下從齊魯千裡迢迢地轉戰燕北,一路上燒殺擄掠,繳獲無數,竟然還毫發無傷,這叫奇跡?這根本就不是奇跡,而是部署,是事先就安排好的,一切都在謀劃之中。

 這是誰的謀劃?李風雲得到了誰的支持?李風雲在為誰衝鋒陷陣?答案不言而喻。

 呼延翦和井疆六斤蜚視而不見,是因為他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只能默認這個事實,但米庸接受不了,米庸是天生的刺客,是秘軍無往不利無所不在的劍,從小到大的殘酷訓練讓米庸心硬如鐵,堅忍不拔,性格極其倔強,只要認準的目標,不論付出多大代價都必須拿下,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裴世矩做為秘軍實質上的最高統帥,做為米庸這一代秘兵的直接打造者,做為他們的師長,於情於理都不會出賣他們,這一點米庸堅信不疑,但裴世矩是個政客,秘軍是他先實現政治利益的工具,所以在裴世矩心中,當政治利益與秘軍存亡發生衝突時,裴世矩必然選擇政治利益而放棄秘軍,也就是說,裴世矩肯定知道中土皇帝和中樞高層做出了犧牲秘軍的決策,但裴世矩迫於政治利益的需要,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決策,而這是米庸所不能原諒的。你背叛了自己的部下,犧牲了自己的門生弟子,恩斷義絕,那就是仇恨,雖然我不能因此而殺你,但我至死不會原諒你。

 但是,李風雲背叛了這一“共識”,卑躬屈膝,向裴世矩伸出了求助之手,甚至,再一次回到裴世矩的身邊,為裴世矩效力,為中土皇帝衝鋒陷陣,為出賣他們、殺死秘軍兄弟的仇人賣命,這絕對不能接受,不可容忍,所以米庸憤怒了,厲聲質問,“你見到聞喜公(裴世矩)了?”

 李風雲早有預料,知道事情到了米庸這裡肯定有麻煩,尤其今天下午遲遲看不到米庸和斛律霸的身影,他就擔心了,想早早過來會合,詳細解釋一番,但他要安排李子雄帶著主力大軍先行東進,根本脫不開身,直到黃昏,才在呼延翦和井疆六斤蜚的催促下匆忙趕來。果如他所料,見面後米庸第一句話就是質疑他是否重回裴世矩麾下。

 “某沒有見到聞喜公。”李風雲實話實說,“某的確想見他一面,而裴宣機也幫我進言了,但聞喜公拒絕了。”

 這句話訊息量很豐富,米庸和呼延翦等人互相看看,都倍感疑惑,李風雲不會騙他們,形勢發展到這一步,兄弟們的團結至關重要,蓄意欺騙毫無意義,也沒有作用,大家彼此了解,是不是說謊一目了然。

 “那你的數萬大軍如何解釋?”米庸追問道,“齊王尾隨而至,一路掩護,又如何解釋?”

 “某的確借助了聞喜公的力量,而這也是某迫不得已返回中土尋找機會的重要原因。”李風雲說道,“當年那件事是中樞機密,知情者本來就寥寥無幾,而渤海公(高熲)等知情者又先後辭世,所以到了今天,知道這一機密者少之又少,對內情一清二楚者更是屈指可數。建昌公李子雄知道這一機密,卻對內情知之甚少,這導致他誤會某的背後有聞喜公的支持。某將錯就錯,借助這一誤會,利用李子雄的力量贏得了齊王的默契,得以在齊魯迅速發展壯大,然後再借助齊王的力量,開始實施北上大計。”

 李風雲事無巨細,把這兩年的經歷合盤托出。事實證明,李風雲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跡,的確是借助了聞喜公裴世矩的力量,而更重要的是,當裴世矩發現真相時,一切都已既成事實,他被李風雲“拖下水”,危機已事實存在,而解決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默許李風雲完成北上大計,只要最終結果有利於中土,有利於中土皇帝和中樞當權者,日後即便真相暴露,危機也能輕易化解。

 裴世矩拒絕召見李風雲,固然有對李風雲披著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的不滿,也有擔心被李風雲進一步利用,牟取更大利益,卻置自己於更危險處境的考慮,換句話說,雙方隔閡已生,彼此不再信任,即便李風雲願意終歸裴世矩麾下,裴世矩也不敢把一個隨時都會爆發的禍患放在身邊。

 “你今日的北上大計,與我們當初的復仇大計,前期雖然殊途同歸,都是據東北而稱霸,但後期已截然不同。”米庸相信李風雲所說,但因為李風雲所追求的目標發生了變化,這依然不能被米庸所接受。

 “我們是中土人。”李風雲態度堅決,“南北大戰事關中土興衰,國祚存亡,我們責無旁貸,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這是借刀殺人,借著大義的名號斬盡殺絕,就如當年金山一戰,借刀殺人而已。”米庸怒不可遏,衝著李風雲厲聲嘶吼,“前車之鑒,後事之師,豈能重蹈當年之覆轍?”

 “即便如此,當年我們依舊舍身赴死,依舊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完成了肩負的使命,並沒有因為被人出賣而拋棄大義,而背宗忘祖。”李風雲憤怒了,用力拍著自己的胸脯,大聲叫道,“中土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家,當中土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一往無前,義無反顧。”

 “你的承諾呢?你跪在兄弟們的鮮血和屍骸中,向他們發誓,要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爾今你如何兌現承諾?”

 “報仇雪恨和保家衛國並沒有任何衝突。保家衛國,擊敗北虜,打贏南北大戰,正是要向突厥人討還血債,但僅憑我們本身的力量,根本無法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借助整個中土的力量, 才能給突厥人以致命一擊。而就目前中土內憂外患的不利局面來說,如果南北大戰過早爆發,北虜南下入侵,中土傾盡國力一戰,即便打贏了,也是慘勝,是兩敗俱傷之局,如此,我們的機會就來了,隻待國內大亂,群雄並起,我們就可以據北疆而稱霸,率先搶佔逐鹿天下之先機。”

 米庸沉默不語。他是漢化的栗特人,雖然已移居中土數代之久,但在中土人眼中依舊是一個粗鄙卑微的胡虜,這讓他對中土抱有很深成見,至今沒有什麽歸屬感,李風雲說我們都是中土人,他不以為然,說要保家衛國,他不屑一顧,說到群雄並起,稱霸天下,他頓時就來了興趣。

 呼延翦、井疆六斤蜚、斛律霸都是漢化鮮卑人,都認為自己是漢人,是中土人,對李風雲這番話還是感同身受,都願意為南北大戰而勇往直前,當然,如果能兼顧到報仇雪恨就更好了。

 “自始至終,我們都要牢牢掌控著自己的命運。”米庸望著李風雲,鄭重說道,“現在如此,將來也要如此,我們絕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