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32章:宋老爺
(謝謝書友將細膩進行到底的打賞!)

 “誰?”秦明聞得此言,連忙一個旋轉,護在了蘇軾身前。同時做出搏擊的姿勢,一隻手伸進了懷中,握住了藏在懷裡的匕首。

 秦明身為教習,果然是有他的本事,起碼反應就比其他學員快了一拍。秦明防守到位之後,其他學員才反應過來,團團把蘇軾護在了中間。

 這都是因為他們在說話間,放低了警惕心。都聽秦明講故事去了,連周遭環境,都不曾注意。這不,何時蹦出個人來,他們都不知道。

 蘇軾一陣無奈,若是此人真的要行刺,哪裡還會預先出聲提醒?心中不由對他們的專業程度,有了深深的懷疑。推開了固執護在他身前的秦明,給了他一個眼色,然後說道:“這是人家在接我的話頭,你們這麽緊張做甚!”

 秦明低聲說道:“此人出沒如鬼似魅,看來是個高手,不得不防啊!”

 蘇軾剛想說話的時候,那人歎了口氣道:“老了,終究沒你這娃子這麽有朝氣了……”說罷,顫巍巍的走出一個拄杖老人來。

 只見這老人紅光滿面,皺紋都極少。須發雖白,卻精神矍鑠。雖然拄著拐杖,腳底下卻是極穩。一看便知是一個保養得體,生活異常幸福的老人。

 蘇軾一拱手,施以晚輩長揖禮道:“這位老丈,可有何見教?”

 老人笑吟吟地說道:“指教不敢當,鄉村野夫,隻敢狂言幾句耳。如若公子不嫌棄,請往老身寒舍一坐,吃茶論道。”

 蘇軾說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秦明一時間沒聽明白,見蘇軾轉身就跟著走,嚇得秦明連忙拉住他,說道:“你真的要去?”

 蘇軾低聲說道:“你忘了,我們是來做什麽的嗎?這老丈。一看便是德高望重的人,所知道的事情,肯定比那農戶知道得多。我們去探一探他的口風,也不見得有什麽吃虧。”

 秦明聽了。便有些動搖了:“可看他的模樣,不像個普通人啊!”

 蘇軾淡淡地說道:“難道你們這麽多人,還保不住我一個?”

 秦明苦笑道:“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要是人家想害你,我們再多人又有什麽用!”

 “難道在這村裡。就沒有暗箭了嗎?你想太多了,世上還是好人多。以我看來,那老丈眼神清澈,不似一個大奸大惡之人。相反,能背誦得出《嶽陽樓記》的,我也不相信他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蘇軾淡淡地說道,執意跟著老丈往村頭走。

 其實,看那老丈一身完好的衣裳,雖然不是很富貴,但起碼沒有補丁。用料也是昂貴的蜀錦,蘇軾便知道,他八成便是那農戶口中的宋老爺了。能在這偏僻之地,穿得起這樣的衣裳,除了地主鄉紳,又是何人?再加上他走的方向是在村頭,這不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嘛!

 跟著老丈來到一個不算氣派,但拾掇得整整齊齊的小院前。那正在掃地的家仆,見到那老丈。都恭恭敬敬地鞠躬叫道:“宋老爺!”

 老丈含笑點了點頭,一路領著蘇軾來到了廳堂之中。蘇軾注意到,他的家中,栽滿了青竹。心道:“原來也是一個愛竹之人!”

 蘇軾極其愛竹,世人皆知。一下子見到了如此多種類的竹子,不禁對老丈刮目相看起來。原以為不過是讀了點書的老人罷了,沒想到對方的思想境界竟如此闊達。

 分主客入座之後,老丈喚來倆孩童為他們斟茶,看著孩童熟悉的動作。蘇軾還以為是兩個小書童。沒想到,那倆孩童斟完茶之後,便立在老丈身後,說道:“爺爺,都為客人斟茶了。”

 蘇軾不由地大驚,由衷佩服道:“老丈家教甚嚴,我等佩服!”

 老丈揮了揮手,說道:“禮多人不怪,鄉野之人,不懂尊客禮數,胡亂來的,尊客莫要見怪。尊客,想必已然猜到,老身便是這宋家村的裡正。宋六郎跟你們所說的,宋老爺。這村也不大,有外人來的時候,總是有人來告訴老身的,尊客莫要奇怪便是!”

 蘇軾聽了,連忙起身說道:“失敬,失敬!入鄉隨俗,怎敢相怪?”

 老丈笑著示意蘇軾坐下,才說道:“尊客莫要這般客氣,老丈信奉賓至如歸,過門即是客,就當做是自己家一樣便是了。先前聽得公子吟誦范相之《嶽陽樓記》,一時間感慨頗多,才忍不住接了話頭。如有衝撞之處,還望見諒!”

 蘇軾笑道:“有老丈這等知音,乃是范相之福,我等又哪敢怪罪?可惜范相早逝,不然哪裡輪得到楊太師作威作福,把持朝權,架空聖上?”

 蘇軾生性耿直,這話說出,也是出乎內心。他原先入獄,便也是這等言論,被二五仔告發,才惹來眉州知州,把他鋃鐺入獄。蘇軾這人,有一句說一句,不然正史上政治覺悟這麽低,死扛王安石,最終自己一生鬱鬱不得志了。

 見蘇軾把話題說到這,老丈回頭說道:“你們去玩罷,記得帶上阿福!”

 把兩個天真爛漫的孫兒支開之後,宋老爺緩緩地說道:“若非聖上親政,公子這番話,便可入獄了。”

 蘇軾苦笑一聲:“實不相瞞,在下年前才從獄中出來。”

 老丈歎道:“年青人,總是要有些朝氣好。要是像我這個糟老頭子,暮氣沉沉的,甚麽也做不完。既然聖上下旨,不以言論論罪,今日老身便學范相,倚老賣老一番,道些朝中之事。”

 蘇軾正色,拱手說道:“請賜教!”

 宋老爺苦笑道:“哪敢賜教?不過鄉野之夫淺見罷了。”頓了一下,他緩緩地說道:“當今聖上,看到了大順內外交困,雖然粉飾太平,但其內裡已朽,遂大力革之。老身對聖上的施政,一向是支持的。聖上若堅持下去,必成中興明君。觀歷朝歷代,開國之君雖難,但也有十余位;可中興之君,又能有幾個?概是因為,沒有開國之君的鐵腕,想要徹底革除弊病,實在難上加難。”

 聞得此言,蘇軾驚得跳將起來。鄉野之中,也有如此見識之士,一語道破陸承啟要做的事,蘇軾不能不對他再高看一層:“宋老丈所言極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