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揚明》第249章 進剿方略
{?$jieqi_title?}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不急著說話。這股新海賊在臨高的事情,他們多多少少已經知道。總得來說,除了巡按高舜欽和總兵何如賓之外,大家對妄動刀兵進剿臨高並不熱衷。

 早在瓊州知府請求剿滅臨高黎亂時,各級官員就集體裝聾作啞壓下了此事,後來聽說亂民被招撫了,似乎驗證了廣東官場的判斷正確。如今臨高又冒出一股海賊,雖然四處吞並其他海賊地盤和勢力,但在廣東各級官員看來,不過是海賊內訌而已,並未對官府造成實質的威脅。大舉進剿,勝了倒還好,若是不幸敗了,恐怕從總督到各級官僚,都要承擔責任。

 高舜欽是最讚同進剿海寇的。他年輕氣盛,又是言官,是官場潛力股,很想在任上推動一些大事,為自己的仕途錦上添花。私下裡,製台大人召見他,兩人已經就此事達成共識。

 見無人開口,他咳嗽一聲說道:“且不論海賊私鑄大炮之事是真是假,就憑他們這股勢頭,若不及時遏製,恐怕就會成為第二個劉香。況且他們盤踞臨高,若是縣城淪陷,這罪責可就大了。”

 眾人隨聲附和,但對於如何進剿,心中無底。私鑄大炮、打製鳥銃,火器犀利之事,也不知道真假,倘若是真,打起來又有幾分勝算?而且這股賊人有多少人,多少船,多少銃炮,己方一無所知。

 王尊德問總兵何如賓:“寅之將軍……”

 寅之是何如賓的字,他趕緊站起來回話。

 “你既是朝廷的世職指揮,又位列鎮台大員。本督一貫倚你為長城,進剿之事,你有何良策?”

 何如賓恭敬地欠身回答:“末將愚見,該股賊人能夠以極短的時間吞並各股海賊,必多為亡命海上之徒,且長於舟楫。廣東水師積弱已久,與賊於海上浪戰,實為不智。賊人近來勢大,卻至今未能攻陷一縣之地,可見其不善陸戰,可集重兵,一舉搗毀其巢穴,畢其功於一役!”

 “哦。若其火器犀利之事屬實,卻又如何應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廣東本就善鑄炮,攜大炮之威,擺開堂堂之陣,火器未必就輸給他們。屆時王師所至,臨高百姓定會斷了賊人的供給,就算一時不分勝負,彈盡糧絕後,賊人勢必俯首。”

 王尊德對他的對答非常滿意,但是照歷來的規矩,武將隻負責打仗,方略制定是由文官的事,他不便說好與不好,只是拈須微笑,問其余官員:“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見他的表情,知道他認可了這種策略,紛紛說道:“實乃妙計!”反正進剿打仗的主意是總督拿的,籌措糧餉也不需要自己這些人操心,剿滅海寇無論如何看都是政治正確,便隨他去吧。

 於是,王尊德便確定了進剿方略:以何如賓統帶全軍,自廣州祭旗出海,出動運兵船三百艘,分批渡海到瓊州府,在瓊山縣集結。水師根本沒有如此的多的大船,馬上建造也來不及,因此不足的部分全部在廣州沿海通過封船來補充。

 兵力方面,動員總兵力一萬五人,以何如賓的鎮標中營和家丁為主力,輔以撫標、督標各一部,其中戰兵六千人,瓊崖參將湯允文所部也受其節製。王尊德還命令海南分守道,要他發動瓊山、澄邁和臨高的鄉勇和當地堪用的衛所兵協同作戰,這部分人馬的糧餉由瓊州府自理——王尊德哪裡又知道,瓊山一帶的鄉勇和衛所兵早已被夏天南打殘了。

 集結兵力完成之後,即以陸路向臨高進發,待到大軍包圍博鋪,水師再視狀況相機行事。王尊德對本省水師的戰力不抱希望,既然官軍水師不能與其爭鋒,他就祭出了禁海的法寶:命令瓊崖參將湯允文帶領白沙寨的水師在海口附近遊弋,禁止一切民船進出瓊州海峽。

 然而廣州這邊對賊子在臨高的狀況所知太少,王尊德當下還命人去瓊州府出榜招賢,募集了解臨高賊情和熟悉當地水文地理的人,又命何如賓戰前多遣細作前往臨高打探。

 呂易忠提醒道:“製台,有一個人,卑職以為可以一問。”

 “哦?是誰。”

 “臨高縣正堂——吳明晉。”

 臨高縣城還未失陷,縣裡的官兒一個個都活得好好得,對賊人的情況縣令應該所知最清楚。呂易忠認為,不如派人以述職之名將他召到肇慶,臨高的形勢、賊子的內情一問便知。

 王尊德當即應允,派人向臨高發文,召見吳明晉。

 召吳明晉赴肇慶述職的公文和進剿的方略一並發到了縣衙。如今這些公文都要先經過師爺錢有余過目, 才能給吳明晉。錢有余看完公文和方略後大驚,先抄送了一份派人送給夏天南,再去找吳明晉。

 書房內,吳明晉看完公文,再看了方略,緩緩放下,面上不動聲色,心情卻極為複雜。

 當夏天南嶄露頭角時,他一心想要借助府城的力量將其扼殺,不料自己先被軟禁,然後府城三千大軍被打了個落花流水,縣衙也徹底淪為一個擺設,甚至整個縣城連城牆在內都被拆了,簡直比被黎人攻陷還要屈辱。現在夏天南已經坐大,他足不出縣衙都知道,夏天南日進鬥金,鑄了更多更大的炮,除了鳥銃私兵,還建了不少高如城牆的大船,船堅炮利,搜羅了大量海賊和亡命之徒為其效命。

 如果夏賊羽翼未豐之時,就由兩廣大軍渡海進剿,吳明晉覺得有九成的把握將其剿滅,最壞的結果也能將其驅散,流亡出海。如今夏賊陸海兩路的力量都逐漸壯大,以官軍的真實戰力,這次聲勢浩大的進剿,結果很不容樂觀。

 不過無論如何,自己還是大明的官,總督召見,必須要去。至於召見目的是不是述職,他心知肚明,自己區區一介邊遠州縣的主官,何德何能赴總督府述職,定是想通過自己了解夏賊的情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