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桓侯再生》第4卷 潛龍出淵震9州 第122章(下)
推薦票少得可憐,大家能不能多賞賜點推薦啊……

 。。。。。。。。。。。。。

 “整合兵馬,緩緩朝宛城靠攏……”荀彧走到廳側一座屏風旁,指著懸掛在上的地圖說道,“張飛用兵詭譎,急切救援極容易被其所乘。若集結大軍緩緩向宛城靠攏,反而能給張飛施加壓力,逼其解除對宛城的包圍。”

 “但是荀公,宛城是否能撐到那一天?父相的安危不容出一點差池啊?”曹丕躊躇著說道。

 荀彧和聲安慰曹丕、曹彰一眾兄弟道:“世子、三公子、四公子盡可放心。以宛城的城防和軍力,加上有丞相親自坐鎮,短時間內並不會有太大風險,惟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糧草的供應。但以宛城庫存的糧草,支撐兩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以彧所料,至多一月,應該就可以逼迫張飛解除包圍。”

 曹丕與幾個兄弟以眼神交流了片刻,隨即一齊對荀彧行了一禮,恭敬地說道:“父相不在,我等兄弟少經大事,只能倚仗荀公了!”

 “世子快快請起!”荀彧急忙上前,將曹丕幾兄弟扶起,“彧雖不才,必盡一己所能,在丞相返回許昌之前,助世子穩定大局。”

 “其實,比起宛城,彧更擔心徐州和遼東的局勢!”輕歎口氣,荀彧緩緩說道。

 “文若,遼東又有變故?”執金吾鍾繇詫異地問道。

 “恩!細作剛剛傳來消息,遼東諸郡內有隱秘的兵馬調動。”廳中之人,除卻曹丕等三兄弟外,都是曹操的親信重臣,荀彧也沒有太過顧忌地說道,“公孫康本是狼子野心之輩,前次雖然受挫於遼西,但以他的性情,恐怕很難吸引教訓,反而有可能暗中記恨丞相。此次劉備興大兵來犯,使我軍難以各處兼顧,若非有臧霸、孟建重兵屯守遼西,恐怕公孫康業已乘機攻襲。

 但饒是如此,也絕不能對其掉以輕心!萬一我軍與關、張決戰之時,公孫康突然起兵,後果不堪設想!”

 廳中一陣默然,片刻後,陳群開口問道:“徐州又是怎麽回事?依靠那條堅壁清野之計,應該能夠拖住關羽啊?”

 “徐州方面,關羽佔據了彭城、下邳二郡後,大量遷徙兩郡百姓南下揚州。據細作最新探回的消息,至少已有四萬百姓開始南遷,而且人數還在迅速增加。”荀彧的神色變得更加嚴肅。

 “什麽?遷徙百姓?”

 “關羽到底想做什麽?”

 一陣輕微的議論聲後,陳群似有所悟地說道:“文若兄,難道關羽是想以此法來化解堅壁清野的計策?”

 “恐怕是如此……”荀彧輕輕點頭,“以目下的情況看,徐州今年幾乎已沒有可能恢復農耕。關羽奪佔了徐州,就等於背負上了一個70萬人的沉重包袱。饒是荊、揚糧食充裕,要應付70萬人的吃飯問題,也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而且這並不是一月、兩月,而是整整一年半時間。得到明天秋收,徐州才有可能自給。不說其他,僅靠這70萬人的吃飯,就能將劉備拖垮。

 但是,關羽突然來了這一手,便會引起極大的變故。揚州地域廣博,有淮水為屏,在去年的天災中損失又較輕,完全可以接納得下數十萬徐州百姓。這些百姓南遷之後,還趕得上揚州的春耕。如此一來,一則百姓能夠自耕自給,二則還便利了揚州的開墾,同時還使得關羽軍在徐州少了些牽製,可謂是一舉多得之策。”

 曹丕微愕之後,急切地向荀彧請教道:“荀公可有應對妙計?”

 “只能有勞夏侯將軍和曹將軍了……”荀彧沉吟著說道……

 ……………………………………………………………………….

 曹操被困宛城的消息傳至廬江後,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以司空劉助、太常伏德為首的一部官員,力主傾盡全力攻下宛城,一舉擒殺曹操。他們認為,只要曹操一死,許昌偽朝廷必會土崩瓦解,興複漢室的大業便指日可待。為了一個曹操,即使付出十萬人的傷亡也絕對劃得來。

 。

 送走了劉助、伏德兩人,劉備從前廳回到內廳,徐庶、魯肅、張昭、蒯越四人正等在廳內。

 “主公,劉、伏二位又是為宛城的戰事而來的?”見劉備進來,徐庶捋髯輕聲問道。

 劉備與徐、魯、張、蒯四人本在內廳中商議軍政要務,不想劉助、伏德來訪。

 “恩……”回到廳首的主位上,劉備點點頭,輕應了一聲。

 “這都要怪將軍啊……”蒯越小開了一個玩笑,“若是沒有困住曹操,何來這許多麻煩!”

 劉備輕輕一笑,卻沒有說什麽。

 “主公的意思如何?”魯肅謹慎地詢問道。劉助、伏德造訪之前,劉備五人正在商議宛城的戰事。

 “曹操若死,興複漢室的大業至少能提前5年達成。”劉備目光深邃,輕歎說道,“以心而言,我很希望三弟能在宛城除掉曹操……”

 徐庶等人知道劉備還有後話,都靜靜地聆聽著。

 “我與曹孟德相識20余年,較量了也快有20年……”微頓了片刻,劉備繼續說道,“對他,雖不敢說知根知底,卻也是相當熟悉了。

 曹操這人,最擅長逆境反轉,濮陽對呂布,官渡對袁紹,每每都能扭轉乾坤。如今曹操雖然被三弟困在了宛城,但若說他沒有半點後著,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的。

 再者,曹操雖然被困,但曹營中其他人等也絕非善欺之輩。一旦曹操當真性命攸關,必會傾力急援。若屆時三弟還未攻下宛城,豈不是要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徐庶和魯肅、張昭、蒯越幾人交換了一下眼神,都微微顯露出安慰之色。其實在劉備接見劉助、伏德之時,他們四人就已達成了共識,一致認為不宜命令荊州軍強行攻取宛城。但他們又擔心劉備會被一時的眼前利益所蒙蔽,而急於求成。

 但眼下看來,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劉備對事情的利弊看得很透。

 “論治軍操練、用兵作戰之能,我遠不如二弟和三弟,而且我遠在廬江,不親臨戰場,所知道的情報也僅僅隻鱗片爪的皮毛。若我隨意下達命令,於戰局非但沒有半點好處,甚至會對二弟、三弟形成製肘。”劉備緩緩站起身,轉向北面,歎氣說道,“戰場上的事,就交給二弟、三弟他們自己決斷,我只需要為他們穩固住後方就行了!”

 “主公明斷!”徐庶等四人一齊起身,向劉備行了一禮。

 “元直,給三弟傳書,對宛城如何攻略由他自行決斷,不必請示通報!”劉備抬手示意四人起身,隨即對徐庶吩咐道。

 “庶這就去安排!”徐庶再施一禮後,舉步離去。

 徐庶離去之後,劉備與魯肅、蒯越、張昭三人繼續商議起安置徐州南遷百姓的事宜。

 兩盞茶的工夫後,徐庶急匆匆地返回內廳。

 “元直,發生什麽事了麽?”劉備看徐庶面色有些不尋常,疑惑地詢問道。

 “主公,剛剛得到一封傳書……”徐庶上前,從袖中拿出一封絹書雙手遞給劉備,“我方安排在西川的細作發現,西川內部似乎有所異動跡象。”

 “異動跡象?”張昭詫異地看著徐庶,“元直,你是說劉璋準備對主公用兵?”

 “並非如此!”徐庶搖搖頭說道,“似乎是西川內部有人準備向劉璋奪權。”

 “怎麽會這樣?”張昭微愕說道。

 魯肅和蒯越也露出同樣震驚的表情。

 劉備迅速將絹書上的內容看完,隨後轉遞給了張昭,自己則凝神思索了起來。

 待其余三人都瀏覽完絹書後,劉備皺眉詢問道:“元直,你看這消息有幾成可能為真?”

 “至少有七成!”

 “七成……”劉備低喃了幾句後,轉頭向徐庶、魯肅等人問道,“你們怎麽看此事?”

 “劉季玉執掌益州十數載,雖無什麽卓績,在士民中也談不上太高的威望,但西川這些年來也算州富民豐,且川人向來保守,若說他們會平白無故地奪權篡位,似乎也太奇怪了些!”蒯越輕捋長髯,略顯疑惑分析道。

 荊州毗鄰益州,蒯越在荊州呆了幾十年,對西邊“鄰居”的情況也算比較熟悉。

 “蒯公的意思是……”徐庶反應極快,“有外人煽動!”

 “恐怕是這樣!”蒯越點了點頭。

 “若是如此, 必是曹操在暗中算計!”魯肅表情肅穆地接口說道,“而且,這一舉動的最終目的,恐怕還不僅僅是為了西川。”

 “荊州?!!”劉備失聲說道。

 魯肅微微點頭,繼續說道:“一旦西川被親曹之人所掌,則他等必會乘將軍北伐之機,出兵攻襲荊州。

 就算攻不下荊州,也很可能逼迫將軍回師救援。如此一來,曹操在西線戰局所受的威脅便可解除,進而可以調集軍力迎擊君侯的大軍。

 這樣一折騰,幾個月的時間就過去。只要能拖到今年秋收,曹操的糧食短缺局面稍稍得緩,他就可以從容調度兵力。”

 “子敬說的很對!”徐庶點頭附和道,“以西川牽製我荊州軍力,恐怕是曹操的後著。”

 139167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