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清》第1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慈禧認真地想了一想,說道:“你說的這個,似乎是‘同一種陣法,同一種情形’,其實,‘陣法’雖然一樣,但‘情形’已經不同——十年後的‘一字長蛇陣’,已經不是十年前的‘一字長蛇陣’了。``我這麽說,對不對呢?”

 哎呦,好高的悟性啊。

 關卓凡大讚:“太后聖明!正是如此!現今的世道,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幾乎天天都有花樣出來的。昨兒還吃得開的一套,明兒一早醒來,也許就吃不開了!真正叫‘日月異’!如果抱殘守缺,膠柱鼓瑟,不肯變通,一個不小心,就會掉到人家後頭去的!太后明鑒,‘落後就要挨打’——咱們可是吃過這個苦頭的!”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日月異”,不是她第一次聽關卓凡說了;“落後就要挨打”,卻是第一次入耳。雖然海風凜冽,艦船轟鳴,但這幾個字,卻似有一股奇異的魔力,由耳入心,如靜夜鍾磬,一字一響,震得她心房戰栗,整個身子都微微地燥熱起來。

 可不是嘛!

 道光二十年——關卓凡說的“西歷一千八百四十年”——迄今已經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國家的困局——一挫於英,再挫於英法,西洋諸強,爭相搶入,予取予求。羅刹是趁火打劫,搶走了整整十個安徽省的地方!這番觸目驚心,個中緣由,再沒有比“落後就要挨打”這六個字說得透徹的了!

 海面上。一條條鐵甲艦。劈波斬浪。你來我往,汽笛鳴響,濃煙滾滾。這番景象,給這六個字做了最好的譬解:這些軍艦,如果是自己的——是自己造出來的好,就沒有人敢欺上門來,就不會“挨打”;如果不是自己的——或者自己始終造不出來,就有人敢欺負你。就叫“落後”,就會“挨打”!

 慈禧覺得身如鼎鑊,五內俱沸,腦海中有數念頭此來彼去,但最終說出來的,只是低沉有力的四個字:“你說得對!”

 很好,很強大,禦姐是真正入我轂中啦。

 讓俺加個碼。

 “聖明不過太后!當今世局,臣有個譬喻,叫做:‘大江東去。潮流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說到這兒,關卓凡頓了一頓,好讓慈禧有所消化。

 果然,禦姐低聲念了一遍:“大江東去,潮流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是!臣以為,咱們的對策,就是四個字:‘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

 “是!與時俱進!世局如棋日日,唯有如此,我中國方能不落人後,力爭萬國之上遊;唯有如此,風雲變幻之中,我中國方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唯有如此,我中國方能終有一日,傲立潮頭,領袖群倫,威加四海,萬邦來朝!”

 這一連串的排比句太有力量了,禦姐激動得不知道說什麽好,於是,她又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緊緊地抓住了關卓凡的手。

 哼哼,俺讀大學的時候,可是玩過辯論的。歷史系辯論隊的那段崢嶸歲月,可不是白給的呀。

 關卓凡由“雁行陣”的優劣變遷入手,給禦姐進行啟蒙教育,並非所本的。

 利薩海戰,奧地利的“大雁展翅”,大勝意大利的“一字長蛇”。可是,二十八年後的黃海海戰,北洋艦隊的“大雁展翅”,卻慘敗給了日本聯合艦隊的“一字長蛇”。

 北洋艦隊的敗北,原因很多,其中拘泥隊形,不曉變通,是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戰爭時期的軍艦,已是全蒸汽動力,速度和操控性,都非蒸汽風帆混合動力時代的艦船可比。北洋艦隊排成“雁行陣”,意圖接敵硬拚,但日本聯合艦隊分成“第一遊擊隊”和“本隊”兩支獨立的縱隊,都排成“一字長蛇”,在北洋艦隊的“雁行陣”外速遊走,北洋艦隊始終靠不上去,戰術意圖始終不能實現。

 利薩海戰,奧地利的旗艦“斐迪南號”撞沉了意大利的旗艦“意大利號”,戰鬥因此畫上號;黃海海戰,“致遠艦”卻法挨到“吉野號”的邊兒——這就很好地說明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軍艦的速度和操控性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還抱著老黃歷不放,就要吃苦頭了。

 除此之外,“大雁展翅”是楔形橫隊,保持隊形十分不易,整體轉向加困難;而“一字長蛇”是單縱隊,諸艦跟在首艦之後,魚貫而行,如水中遊蛇,左旋右轉,來去自如。

 因此,日本聯合艦隊可以隨意選擇接敵距離,充分發揮自己船速、射速高的優勢,兩支縱隊,或輪番攻擊,或前後夾擊,去而複返,對北洋艦隊反覆鞭撻。

 反觀北洋艦隊的“雁行陣”,運動維艱,笨拙不堪,火炮口徑大、威力猛的優勢法發揮,加上丁汝昌早早受傷,整支艦隊是協調困難、指揮不靈,始終處在一個被動挨打的局面中。

 由始至終,日本聯合艦隊都保持著戰場的主動權。

 如此這般,四個多小時下來,北洋艦隊終於吃不住勁兒了。

 可惜,這些或者還未發生、或者永不會在這個時空發生的事兒,沒法子講給禦姐聽,不然,俺的演講,會加精彩。

 沒關系,今兒說的,已經夠她消化的啦。

 “演陣”之後,就到了今兒最後一項流程了:“演炮”——即海上火炮實射擊演習。

 今天的火炮射擊演習,隻設置了浮標,沒有設置靶船。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今天的觀眾太特殊了,不能不做一點特別的考量。

 小站靶場“演炮”,三十六門大炮,門門一炮中的,是因為炮位和靶位是完全固定的,兩者之間的距離,百分百確定。開炮之前,射距、射角,都已反覆校正了數次,就差直接拿尺子量了。

 但海上火炮射擊,可做不到這一點。加上這個時代的火炮精準度本來就有限,海上瞄準的難度又比陸上的大,不要說一炮中的,十炮八炮打不中靶船,都不稀奇。如果氣勢驚人的一輪猛轟過去,海面上,還剩下那麽一隻兩隻靶船,完好損地晃蕩來晃蕩去,場面可就難看了。

 所以,乾脆不設靶船,就請聖母皇太后看個熱鬧好了。

 咳咳,誰讓您是“軍盲”呢。

 “射聲號”、“海軍中將號”、“馬裡蘭號”、“傑斐遜號”、“密西西比河號”五隻大噸位戰鬥艦出列,“射手號”打頭,排成了單縱隊的“一字長蛇陣”。

 “演炮”就由這五位負責。

 “一字長蛇”頭西尾東,用左舷炮向正南發射;“冠軍號”在“演炮”縱隊的正西偏南方向八鏈左右位置,艦艏南,艦艉北, 這樣,立於前艦橋左端的聖母皇太后,就能夠看清楚炮飛出炮口至落到海面的全過程了。

 “按時展開演習”的信號旗,冉冉升上了“冠軍號”的信號桅。

 天氣晴好,陽光西照,觀者東向,海面能見度極佳。

 “一字長蛇”的“蛇尾”,“密西西比號”左舷近艦艉處,冒出了一大團白煙,其中火光迸射,慈禧清清楚楚地看見,一條灰色的煙跡,自煙火之中飛出,在晴朗的天空下,劃出長長的弧線,向著遠方的海面飛去。

 一聲滾雷般的巨響傳了過來。

 慈禧微微地一哆嗦,但她立即把持住了自己,未讓手裡的“千裡鏡”失去目標:海面上,煙跡消沒之處,猶如巨鯨破水,一股巨大的水柱,高高騰起。

 不由自主,慈禧發出了低低的驚歎聲。

 *未完待續。。)

 (啟蒙書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