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迷途風雨夜》第4章
  迎喜從磚廠出來後,先去到老宅子裡,轉悠了一會,坐在老院裡的石頭墩子上,靜靜的抽了支煙。遠遠看見有個人開著三輪車在地裡乾活,迎喜就往那邊趕了過去;走近一看是堂哥,上前給堂哥發了一根煙,兩個人就諞起來;迎喜說:“不想在這磚廠幹了,回家找別的活兒乾,廠長看不起我,故意找麻煩把我往外趕.......”

  堂哥一邊挖紅蔥一邊和迎喜說著話,快到中午,紅蔥裝了滿滿一車,接著要回紅鞍村上了,迎喜順路回到了家裡。幾個月沒見,父子倆顯得很親熱,迎喜和老趙抬著煙,不停的聊著,拉些家常,討論以後的生活怎麽過。迎喜的自尊心很強,給老趙訴說在磚廠裡發生的事情,但不承認自己錯了,老趙覺得兒子受委屈了,父子倆是一個理。以致於那段時間裡,老趙在村裡人婚喪嫁娶的宴席上,不斷帶信罵磚廠廠長,不是個好東西,故意欺負他兒子.....

  那個年代,人們在冬天裡很少外出去找活乾,都宅在家裡,熱乎乎的炕頭,村上村下竄來竄去找點小酒喝,一夥人鑽一起打個牌,就這樣混著過日子。周圍也沒有啥好賺錢的活,偶爾有人來找短工,村裡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去;那些生來乾大活的、可以熬很多天的、拿錢多的、出大力氣的活大夥兒才會去搶著乾。漫長的冬天,就在這樣不緊不慢中度過。玉紅上學,老趙父子倆伺候她;寒假了,玉紅回到家裡,老趙和迎喜就成玉紅在伺候了;做飯、填炕、洗衣服都是她;還好,喂牲口這個又髒又苦的活是父子倆輪流著來。

  來年春天,老百姓們準備春耕了,迎喜家也不例外,就二十多畝地,也要計劃種些收入高的農作物。去年,村上種啤酒大麥的農戶收成很好,家家都可以賣上萬塊錢;今年種什麽收入高呢?本該是要討論的主題了,可為這事兒,父子兩幹了起來了!

  老趙說:“今年全部種啤酒大麥,好好乾一年,年底就能買個四輪車回家。”

  迎喜說:“去年種啤酒大麥賺到了,今年倒著來,啤酒大麥不是年年能有那麽好的行情。”

  老趙不停的說:“村上老李今年種了一百畝大麥。”

  迎喜頂著:“村上那張尕還種了幾十畝甜菜呢!”

  “就種大麥。”

  “就種甜菜。”

  ......

  這樣簡單的問題,各種一半不就好了嗎?父子倆就這事結下梁子,半天不說話。第二天大早,老趙啥也沒說,就找著去換大麥種子了。等迎喜睡醒,種子已經送來,擺放在院裡了。接著,還沒洗刷的迎喜跑出來開始埋怨老趙。埋怨急了,老趙開罵了:“你這個驢日的,小小年紀就不好好聽話了?我種了幾十年的地,輪到你嫌棄我了?”

  迎喜回擊道:“你這老驢下哈地,你一年在地裡苦出來的撒成績?”

  ......

  老趙跑去院牆邊上,拿起木叉,衝上來;迎喜順手拿起掃帚,父子倆就這樣幹了起來。時代變了,兒子長大了,老趙再倔也打不贏了,被兒子打的渾身淤青;於是病了,逢人便說這個壞慫兒子把他打了、他想去死、不想活了、眼看著還有個女兒沒有拉扯成人、哭著、罵著、還幻想著兒子能來認個錯。誰知,趙家尕爺追來把迎喜一頓臭罵:“反天造孽的活不應該乾的。”迎喜覺得鬧心,就負氣的走了,又一次離開紅鞍村,又一次來到了山裡。迎喜知道磚廠已開工,也到過磚廠門口,想進去,看看高馨還在沒在?但終究還是沒有勇氣進去,在經過那個熟悉的山包時,迎喜掏出一支煙點上,靜靜的站了一會就往南邊的青石頭溝去了。先到青石頭溝裡的翻砂廠,進去問了一圈,缺不缺乾活的人?從廠裡出來一個人,很面熟,看是迎喜,就回應到,廠裡的人滿員了,等到缺人的時候一定給他帶話。迎喜聽的很舒服,還在這裡混了一頓飯,就跑去另外一邊的缸廠了。在這些破舊村子周圍,農民們都搬走了,剩下的幾個工廠,多少年來一直斷斷續續的活著。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裡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掌櫃;也就是老板,都想這裡礦產多,可以發財;奈何交通不暢,信息不靈,產品單一,沒有新思想,千篇一律的翻砂的翻砂,燒缸的燒缸,燒磚的燒磚,傳統烙印到每個人大腦中已根深蒂固了,都不願意去多想一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