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迷途風雨夜》第7章
  迎喜每次喝醉,在家裡都要睡到第二天的中午才會起床;也不知是欠的瞌睡,還是天生就喜歡睡覺。很久了,感覺沒這樣踏實的睡醒過。剛走出屋門,玉紅看見了,趕緊給哥哥倒洗臉水;迎喜洗涮完,玉紅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了過來,迎喜問:“這是昨個劉家宴席上的剩菜?”

  玉紅回答著:“嗯,是的。”

  迎喜沒再說啥,就呼啦呼啦大口吃起飯來。在外很久了,自己家裡的飯菜,無論怎樣做,都吃的非常可口;玉紅雖然小,但為這個殘缺的家庭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老趙父子倆進到家門至少有一口便意的飯菜。迎喜也在常常在想:“妹妹還小,怎樣才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讓一切都會好起來,讓妹妹也多感受一下家的溫暖!”

  迎喜問:“爹走哪去了。”

  玉紅回話:“去鄉上領殘疾人補貼了;哥,你今兒個還覺得哪裡不舒服嗎?”

  “沒事,我好著哩!你缺啥不?我這兩天要去縣城一趟,需要啥就順便給你買上。”

  “哥,我啥都不缺,買你自己用的就好了;有多的錢就存起來,緊要關頭用起來方便些。”

  “嗯,對的!我去了給你買一身新衣裳;已經長大了,要穿漂亮些!”

  迎喜吃完飯,點上一支煙,在屋子周邊轉著。他在等老趙回來;迎喜在這幾年的打工過程中,他深深的感受到,一個人想做點事情非常難,就算是掏出渾身力氣,累死累活拚命的乾,除去花銷,一年頂多也就存上個兩三千塊錢;如果自己賺錢,補貼家用,地裡的收成到頭來就是純收入的,現在老趙還能乾動苦力活,所有的一切要他想重新計劃一下,就等老趙來了好好商量了。

  快要吃晚飯的時間了,老趙才一瘸一拐推著自行車進了大門,問玉紅:“你尕爺進來了沒?”

  玉紅說:“沒進來過。”

  “你哥到哪裡去了?”

  “出去轉起了”

  正在說話間,聽見大門外有騰騰的腳步聲;出門一看,果然是趙尕爺來了,鏗鏘有力的問老趙:“鄉上的事情辦完了嗎?”

  “辦完了,給殘疾人補的一點點錢,還讓人跑了好幾趟子。”

  “你這人,政府照顧你們的還少嗎?政府把你天天養上就舒坦了?”

  老趙看著堂叔要罵人了,就沒敢再多說話;趙尕爺轉過來對玉紅說:“你哥呢?人上哪裡去了?”

  “我哥他出去了,不知道跑哪去了。”

  “去,到街上找找,看見人了就說,我找他有事。”

  玉紅答應了,就出門去找迎喜了。

  一會兒,姊妹兩個人都回來了;進門後,立馬掏出煙給趙尕爺敬了一支,給老趙一支,自己抽了一支;看老爹已經把煙給點上了,趙尕爺把煙捏在手裡沒動;迎喜這就趕緊拿起火機給趙尕爺點煙;趙尕爺這時並沒有把煙放嘴上,就準備開口說話了。迎喜連續打著了兩次火,趙尕爺還是沒有把煙抬起來的意思,迎喜隱約感到趙尕爺的氣場十足,氣氛有點緊張,迎喜自己嘴裡的香煙也沒敢點著。

  尕爺說話了:“從全村來看,你們的確是個困難戶,鄉上對貧困戶也放在心上的;有政策能幫扶的肯定幫扶,但是也不要把政府的幫扶當成主業了,填不飽幾個人的肚子;從姓氏上來說,我們都是一個趙家的人,你們家在這些年裡,都是稀裡糊塗的活著;兩個大男人都是強慫,幹什麽都是一個不服一個;晃蕩了幾年了,

還就是這個球樣子,難道兩個都想著光棍打到底嗎?老的老了,年輕的還年輕呀!一家子人為什麽遇到事情,總是不往好處想呢?一個看一個的笑話?動不動兩個就打起來,外面的人嘴上不說,心裡都笑掉大牙了;傳出去,誰家的女孩子還敢嫁給你?打爹的娃娃遲早會遭報應哩!”  當迎喜聽趙尕爺說要搞好父子關系時,他的耳朵裡就像長繭了,而且長得很厚的那種,基本上是聽不進去的。聽到要說媳婦時,迎喜臉上都有了火光。沒啥教養的迎喜在村上敢去頂撞所有的人,唯獨在趙尕爺面前乖的大屁不敢放一個,聽到趙尕爺談起說媳婦的事情,他自然非常高興;趙尕爺的話,全村得人都信。自從王有蘭去世後,這個家從老趙開始就是破罐子破摔,和別人聊天說話,都是沒完沒了的抱怨;在迎喜和玉紅年齡小的時候,老趙做任何事情都想著能湊合過就好了,從沒認真的想經營好這個家庭。和鄰居對著乾,和親戚對著乾,和所有的人對著乾,還很自信的認為自己是可以解決好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在小孩教育方面,不聽話就是一頓打,尤其是迎喜,不說每天都會挨打,每周肯定少不了一頓的。長大後,迎喜也變成一個糙葫蘆了,不管面前的是爹是爺的,不順心就杠起來了,杠急眼了,互不相讓說打就打起來了。去到外面,遇到挫折時,迎喜也會良心發現;總想著把這個家庭好好的經營起來。

  因為抱怨也是會傳染的,所以玉紅也是一樣。從小到大,在老趙的打罵聲、在迎喜的呵斥中長大;王有蘭不在後,沒人疼也沒人愛了。受老趙的暴戾脾氣和習慣動作影響,稍有點不順心就開始抱怨;可能她自己也不清楚,這樣的抱怨會造成什麽後果;也許抱怨一下,心情會好一點吧!但讓別人的心情一點也好不起來。

  轉眼間王有蘭離世已經十年了,迎喜十九歲,玉紅也十四了。這個家庭在村上一直都是特別貧困戶。小孩從小沒人正統教育,隨著性子長大的,老趙從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動不動的打罵,動不動找個算命先生為自己解脫。周邊的鄰居們曾經想幫助他們,非常真心的想幫助。可是,最後幫助的結果是傷心的,人家不領情,也不認這份情。越是想幫,越不知該如何幫下去。老趙姊妹三個,往上有兩個姐姐,老趙的兩個姐姐、姐夫都是青水灘周邊出了名的能乾的人。大姐父是護家山周家人,山區往灌區搬遷時,他們的地分在了護家山最好的土地上,現在老兩口還住那裡。周家祖上在舊社會開始已經和洋人打交道了,幾代人都喜歡做點生意,不願意在農田地裡下苦功。到周化水這一代,九十年代初就在蘭州、縣城兩地搞百貨批發,賺到錢後,在縣城安家落戶。後來發現,學生娃的錢最好賺,就開了遊戲廳。外甥周化水心裡有數,前幾年總想關照一下老趙,說過幾次,老趙反過來覺得這個外甥有錢了,尾巴翹得高,總是教育他,這讓老趙產生了反感,還伴有厭惡。二姐夫張家,外號老張頭,有個笑話這樣說,老張頭割了一畝地的麥子,才準備去吃早飯;別的人吃了早飯去割麥子,兩天了,一畝地還沒割完。一家子人過生活是出了名的能吃苦,老趙乾活,老張頭壓根不想看,看了覺得難受。紅鞍村上的趙家人,也是在那個時候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可就這樣,老趙做事情還是不著點,什麽都不好好乾、不聽話、不聽勸、隨著自己的性子亂來。走到今天,性格依然不改。人呐!男人不說九,老趙說起來都六十的人了;大半輩子過來還不覺醒,還能怎麽樣呢?趙尕爺雖說是紅鞍村村長,也是趙家府上少有的,還會主動去管一管老趙的人了!趙尕爺明白,這個家庭在老趙手上是沒救了;爭取把迎喜多勸導一下,往正路上走,或許還有希望!

  趙尕爺繼續說道:“我今天來這,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具體你們家的生活是怎麽樣規劃的?先走哪一步後走哪一步?一定要有計劃。全村子的人都在奔小康了,你們這個家庭還找不著前進方向呢!等把計劃定下來,村上能幫就幫;村上幫不了的,我個人出錢幫一部分,就看我們如何計劃,先是給迎喜找媳婦還是做其他呢?“

  老趙說:“我覺得,迎喜年齡還小,給說媳婦有點早了些。我們家的地也不少,地也不差,土頭厚著哩,如果我有個四輪拖拉機,一年把地務習好,空閑的時候去到外面搞些副業,日子過好也不難!”

  迎喜說:“我今年過年才十九歲,說媳婦子年齡太小;再說,家裡這個樣子,誰會把女兒嫁給我們這樣的家庭呢?”

  聽迎喜這樣一說,老趙有些激動;“尕爹,就這些事情,我總想找機會和您一起商量一下;今天好,我就把我想法大膽的給您說,我就想先買一台四輪拖拉機,再焊個車鬥,給地裡把農家肥上厚些,犁地耙地不求人;我和迎喜商量, 多種些經濟農作物,二十多畝地,一年認真些,掙個萬把塊錢很容易的!”老趙說著。

  趙尕爺繼續就買四輪子的事情問迎喜的想法,迎喜說:“都行,買個三馬車,買個四輪車都行,四輪車完全就是農田地裡乾活;三馬子還能做生意,雖說不能犁地耙地,但地裡拉東西都行,跑路快;看我爹,屋裡就一渣渣錢,一個三馬車得七千多塊錢,一個四輪車便宜些地七八千,加上車鬥就要一萬過了;說來說去,還是沒錢,拿撒去買哩?”

  尕爺說道:“錢的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看看,我給你們借上1000塊錢,明年糧食下來還給我就行了。”

  “就這麽定了,我去我姐姐家、外甥家、迎喜他姨娘家、舅舅家借一圈子錢,我想,借六七千塊錢沒啥問題。把地裡搞好些,一年也就掙回來了,最多兩年就能全部把錢還上。”老趙說著,又轉過身去問迎喜的意見。

  迎喜說:“能借上錢最好了,買撒都行,都好!”

  尕爺對著老趙說:“那就這樣定了,我答應的錢,你買車的時候來拿就行了。你到親戚們跟前借錢,把話好好說,現在你們的情況誰都清楚,話軟些,撒時候能給還上錢,給親戚們說清楚。錢嗎,誰家都能擠上些,就不少了;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老趙就這樣答應著,尕爺還說:“政府的養殖業貸款,先要把棚舍建設起來,鄉上的人來檢查,過關才會撥發貸款的,你們只要願意吃苦,願意乾,我全力支持。”

  趙尕爺說完就回家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