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迷途風雨夜》第6章
  迎喜背起破包,朝著回家的方向,耷拉著腦袋不停的走著。路過老宅子時,他轉過頭輕輕的掃了一眼,然後點上一根煙;迎喜能感覺到自己心在劇烈的跳動,年齡也不小了,同齡的人家裡有三輪車、四輪車可以務農,農閑時還可以開著三輪車販糧食、販羊、和外界商人交往;有個摩托車也不錯,在縣城裡出租,每天有現金進到口袋。走著想著,一幅幅不同的畫面不停的在腦海中翻轉著。一路上見到車就招手,問一下車往哪裡去,能捎多遠就捎多遠,反正回家的路途也不是很遙遠,趕在天黑前肯定能到家的。

  回到家裡,玉紅在,正是寒假,也剛好趕上村裡劉家娶媳婦;全村的人們都會來到這裡,老年人聚在一起,有說今年山裡哪裡哪裡雨水好,草茬好,可以承載多少隻羊,幾家可以搭夥換著去放。中年人的話題就比較多了,我家今年買了個四輪車,是東方紅牌子的;我家的四輪車是運城牌的,這個車力量好;這個車省油,這個車上坡厲害......另外一幫中年人在一起大聲的討論著明年種什麽農作物最賺錢;今年劉家種的土豆,平均一畝收入3000塊;李家種洋蔥,一畝收入3500塊;張家種小茴香,收入6000塊,這時大家就認真的討論起這個小茴香。香料,不怕賣不出去,產量也不錯,價錢也不錯,這東西就是太霸道,種一年小茴香,它能把地的營養吸個精光,第二年啥糧食都種不成,種了就會死個大半;唯一不死的還能讓地緩過來的就是紫花苜蓿了,苜蓿消耗土地營養少,還能喂牲口,大家一致表示讚同,同時還在計劃著如何倒茬播種......

  討論的正歡,趙家尕爺進來了,趙尕爺在村上老一輩人裡面,年齡不高,輩分高,人也聰明,老牌高中生,帳算得好,前些年是村上的文書;這些年又是搬遷又是搞新農村建設,所以鄉上和村上舉薦並經村民選舉後,當上了村長。和政府談判、村民談判是一把好手,為紅鞍村這些年的發展建設貢獻了很多力量,所以在村上的威望非常高。再加上尕爺的兒子今年以縣上理科狀元的頭銜考上清華大學,村上的人就更加恭敬了,就連以前經常說閑話的那幫人,也對趙尕爺一家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大家都主動給趙尕爺打著招呼,他也一一回應著,是個活套人,更喜歡和年輕人鑽一個圈裡,宣傳著新的思維,動員村上的人養豬、育羊、育牛、還有新型養殖,養鴿子、養兔子;鄉上的農技員也借此機會,給大家宣傳著豬的品種,來自國外的杜洛克、中國自己培育的長白條;杜洛克是瘦肉型品種,4個月最大可以到100斤,在稍加兩天就可以出欄;長白條是肥瘦中等型豬,喂正大的飼料,4個月就能育肥到100-120斤重;一個豬除去飼料,能賺到100塊左右,10頭就是1000塊,100頭就是10000塊了,出欄100頭豬就一年不用到外面去搞副業了......宣傳著,一些年輕人也在提著問題,今年的豬價錢好,明年的價錢呢?農技員沒法回答了,趙尕爺就站出來說:“你今年吃的是麥子,明年吃不吃麥子了?道理是一樣的,價錢有高低變化,人們吃肉的習慣會慢慢養起來,誰不愛吃肉?現在的家庭每天吃肉的有幾家?每月都吃肉的有幾家?天天吃肉,頓頓有肉,活在世上的人誰又不想呢?你們還擔心沒錢賺嗎?”

  這時,又有人在問了,養豬好是好,就是各家的豬圈不好,夏天蚊蟲多,

臭的很;冬天冷的很;這時技術員就豬圈設計的理念給詳細回答著;又有人問了,想乾,就是沒錢;這時,趙尕爺給大家說:“政府現在有政策,大力推廣新技術,讓農民大力發展養殖業,學習養殖技術,給積極的村民們進行貸款幫扶,並且這些貸款是世界銀行劃撥的無息貸款,誰想養,年後了就可以準備蓋圈舍了。”  村民們興奮起來了,尕爺,把我登記上;尕爹,把我也登記上.......迎喜正面走過來,和尕爺正面碰見了,主動說著:“尕爺,我也想養豬。”

  “你這個慫娃,大前年我跑去把高廠長罵了一頓,好不容易才把你安排到磚廠裡,剛乾的可以了,你就掂不住,還打起人了。”趙尕爺罵道。

  迎喜一句都沒敢啃聲,低著頭覺得很不好意思;趙尕爺繼續說:“想做什麽,找你爹商量去。”

  迎喜答應趙尕爺後,繼續在劉家的婚宴上幫忙乾活了。這時,大東跑過來大聲喊著:“來幾個年輕娃娃,迎喜你也過來。”一會會,五六個年輕小夥子就湊過來,大東繼續說道:“娶親的車快來了,這一次,就把新娘子新郎放進來,我們要把喜客好好的招待一番,男人三杯酒進門,女人一杯酒進門,娃們都聽好了嗎?”

  “好好好!”大家齊聲答應著,也各自有分工,大家分頭準備鞭炮、準備酒、準備酒杯等,在大東的安排下,接親工作井然有序的進行著。西北的冬天,太陽落山比較早,這才四點鍾,太陽就快要落山了。這時,大家都在焦急的瞅著前面的路,接親的車還是沒有看到。又過一會兒,大東接到了司機師傅的電話,說快到了。大東開始興奮的大聲喊起來:“小夥子們,快些、快些準備,接親的車馬上到......“

  小夥子們各就其位,一輛桑塔納,一台大東風車駛了過來。桑塔納跟隨著鞭炮直奔裝親的後院去了,甚是順利。大東風車上的喜客,一路黃土洗塵,乾乾淨淨的衣服上粘滿了黃土,都想趕緊找地方洗把臉,把衣服整理整齊;到大門口,二三十個喜客,對壘五個把門的小夥;大東開始講規矩,男的三杯酒,女的一杯酒,喝了就進門;雙方言語交錯著,探討著,相互罵著,都知道是規矩,也沒人紅著臉發火,第一位喜客端起酒杯,敬天敬地自己小酌一點點,結果還是進不了門,大東說:“進肚子的酒才算。”

  這位喜客嚴厲說道:“規矩是大家定哈地,早乾撒去了?”

  “到我們紅鞍村了,天地不需要你敬,我們有人敬!”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來,接著開始爭爭吵吵,過了十多分鍾了,大東答應帶頭的喜客,再小酌一杯,就可以進門了;第二位喜客端起酒杯,放嘴上一抬頭,不知進到肚子裡有多少酒,從嘴邊溜下的酒把衣領都弄濕了;大家又哈哈大笑了起來!勉強答應,準備放他進來了。就在這打開的小通道放喜客進來的瞬間,後面的喜客集中發力,往前使勁推著,都想擠進大門;小夥子們在這邊頂著,這時,迎喜隱約在人群中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楞了一下,就被喜客衝破了防護線,大家都嘿嘿嘿的笑起來。另外一個小夥子調侃迎喜:“你見著大姑娘就成傻子了,都不知道我們的任務了!”

  迎喜沒聽見大家的埋怨聲,上前去給那個特別熟悉的人打了招呼:“你怎麽來了?”

  那個女孩害羞的回答:“我堂姐嫁人,我就是喜客呀,怎麽不能來呢?”

  迎喜說道:“劉寶寶娶的是你們泰尾山人呐!”

  “是啊,我們泰尾山人不好嗎?”

  “沒說不好,那就進去洗把臉,休息一下吧!”

  “好!”高馨說完回到院子裡洗刷、整理衣服,準備吃飯!

  回想起磚廠的那些往事,在迎喜心裡依然歷歷在目;那是他初次愛上了一個女孩子,從小的自卑讓他沒有了任何的底氣表達他那心中的愛;多少次,只能在夢中牽著高馨的手,在那夕陽下,在那山包邊,那土坡上留下了無數的足跡,打架也是因為愛,他怕這樣的謠言,會對高馨造成莫名的傷害,所以,那根反擊的神經驅使他動手了。這是迎喜最真的勇氣,他認為,高馨會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但他永遠也不會明白,沒有勇氣的表白一切都是空白。

  接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東風車上拉來的陪嫁品,要全部抬到院子裡給大家看;抬陪嫁品之前,女方家的親弟弟會坐在陪嫁品上壓櫃;小舅子壓櫃,是考驗新姐夫的表現了;往往這些事,大東和新郎會提前商量好;給多少錢,給多少物,是有規矩在的;小舅子不滿意,耍起賴,兩家人的臉面都不好過。所以,這是大事兒。

  迎喜在院子裡晃悠著,大東叫他一聲,就應承一下;不叫他,就傻呆呆的繼續晃著!迎喜懷疑自己進入了幻覺,離開磚廠一年多了,今天見到高馨,又不斷的回想起那時和高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麽美好!然而和缸廠老板娘的激情往事,同時摻雜在了這些回憶中;迎喜突然覺得,自己就是個人渣,自己根本沒資格再去回味和高馨在一起的那段純潔往事了!看看劉家的宴席,看看老趙一瘸一拐的模樣,迎喜心想:“今天高馨在家門前匆匆而過,又離得這麽近,幾斤幾兩的家底,和老爹乾架的醜聞,隨著劉寶寶的結親,整個泰尾山的人都會知道的。這份感情也只能就這樣了,就年輕時的一段經歷了。此時,迎喜已下定了決心,天各一方,絕不能再打擾高馨。默默的從心底裡祝福,願她以後嫁個好人家,願她幸福一生!”

  洗刷完畢,就招待喜客吃飯;吃完飯,安排好晚上休息的地方,重頭戲就開始了。八個人一桌,七個人是來自女方的喜客,一個來自男方的看桌;看桌就是負責招待喜客喝酒、劃拳、看好自己桌上的菜是否上齊了;農村對看桌的要求是挺高的,要酒量好、拳好、腦子靈活、說上暗話能辨別方向。和酒宴同時進行的還有一件事-鬧洞房!小夥子們乾完活,同輩人就徑直跑進洞房了,年齡大一點的哥哥、嫂子們是出餿主意的,舔蘋果、舔筷子是比較老套的動作了;擀氈、尋寶是最新發明的活動;尤其尋寶,用手寫一個字,折成小紙團,拉起新娘的領口丟進去,讓新郎在限定的時間內,手伸進新娘的衣服內找出來;大家一邊做著活動,一邊想辦法撮合,讓兩個新人有更多的身體接觸;鬧上一兩個小時,新郎和新娘懂得了相互協作,互相體貼,已完全沒了距離感;越往後,配合越嫻熟。很晚時候,新娘的堂姐妹們來到了洞房,算是救駕;迎喜也在邊上正湊著熱鬧,看到高馨進來了,就假裝沒看見,往邊上躲著身子;也可能是高馨想來看看,迎喜是否在這,特意鑽裡面去找;看迎喜在,笑著想說些什麽;但迎喜僅僅點了一下頭;後來趁大家不注意,就一股煙似的溜了!

  第二天是婚宴的正日子,村上的人們來的都比較早,要為喜客準備早餐,給婚禮的舉辦做籌備,也是年輕人表現的好場所,不一定被誰看上了,介紹個侄女外甥女的,一樁親事可能就這樣成功了!

  台子早已搭好了,大東念著結婚紀要:

  一、長輩入席,男方代表女方代表各坐一邊;

  二、新娘新郎入席、

  三、給長輩敬酒、給父母敬酒(認爹娘)、

  四、親人來賓批紅掛花,

  五、夫妻換禮、

  六、拜親人,拜來賓、夫妻對拜、

  七、.......

  規矩走完,親朋好友們入席,看桌的扎起的指頭:“兩個人好、七個巧、八台關、滿滿的端上。”

  “不行,這裡的全寶五十不要。”

  “好好,不算,重來,點點元、四季發財、六六順上,哈哈,我贏了兩個酒。”

  “等一下,賣一杯;來姑舅,我們兩個把這個酒處理一下。”

  “行,姑舅,我們倆處理掉?還是賣掉?”

  “都行,那就賣了吧!”

  “好的!”

  看桌的和喜客繼續劃拳,並且要一對七,所以權術是一部分,能喝也是一部分,最主要的還是要靈光些;遇到喜客反敬酒的時候,連續幾個人輪著來肯定是招架不住的,就要發揮能賣就賣、能躲就躲、能下次喝就下次喝的本事。伴隨著各種吵鬧聲、上菜上飯的聲音、輸的酒也會消失在這拳頭的往來中。

  宴席結束,要送喜客回家,準備的車也就到位了, 大家相互道謝,相互安慰,尤其是娘舅家的人不住的安慰著親家母,把我們家女子好好照顧,答應著、含淚送別著、招手告別著,婚禮就在送別的過程中結束了,村上的人要繼續乾活,一直到傍晚!

  晚上是新郎的主場,要把所有幫忙的人都叫來,按規矩進行感謝;大東最累,少不了兩條煙的;說實話,在農村能請個好大東,劉家人要輕松半截的;然後感謝後廚的、感謝端盤子的、感謝借桌子借板凳的、就這樣,活乾完了。謝東開始了,該有的禮物(一個臉盆,剩的肉菜分一下都算)都分一下,大家一個村的,就喝點小酒;大東和劉家人都知道老趙家條件不好,把喜事上剩的菜、剩的肉,滿滿的準備了一大袋子,讓玉紅拿回去慢慢吃。冬天了,放在牆邊的缸裡,蓋好,就和放冰箱裡一模一樣。迎喜就留在劉家和村上的人們喝起了酒,當迎喜就有點醉意了,大家都特別的關照著,也不讓他多喝,有時候還故意讓著,就這,迎喜總是找酒喝,把自己灌得就爛醉如泥;坐下哭了起來,抱怨這個不好、抱怨那個不好、村上的幾個小夥,就連抬帶扶把他送回了家。回到家裡,哭聲還是沒停,老趙不停的給回答著、清理著、勸著、不一會,老趙也掉下了動情的眼淚;他這輩人對迎喜、對玉紅,幫不了太多了,年歲大了,一條腿又是殘廢,總在抱怨,老天爺和他們父子倆總是過不去,多少年來就沒有順順利利的過幾天好日子,後來玉紅禁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淚。不知夜裡到幾點,老趙還在說話,迎喜已進入了夢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