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啟八年》第59章:湯若望與子母炮(4)
  天啟邊說邊拉著二人,經過警戒區,進入了試驗場,眾人亦隨在天啟皇帝身後,紛紛進入實驗場。

  進入試驗場之後,天啟皇帝便迫不及待地,向徐光啟詢問道:“愛卿子母炮何在?”當徐光啟指著一門類似佛朗機炮的小型火炮言道:“此炮便是臣等剛剛試造出來的子母炮,臣徐光啟恭請陛下禦覽。”天啟皇帝撒開了徐光啟和湯若望的手,順著徐光啟手指的方向,快步走了過去。

  天啟皇帝來到了這門子母炮的旁邊,用細細的摸著炮身和炮管,一股滾燙的灼熱感,瞬間傳到了天啟皇帝的手上,很顯然這門炮剛剛不久才發射過。

  天啟皇帝收回撫摸炮管的手,轉身問徐光啟道:“徐愛卿此炮性能如何?現在我大明能否打量生產?朕希望此炮能盡快裝備部隊可以嗎?”

  徐光啟聞言,不敢怠慢立即答道:“陛下臣雖蒙陛下簡拔,出掌大明兵工廠總辦一職。但這月余時間,都在忙著擴建兵工廠,安排天下匠人進京備考,還有,就是配合內閣首輔孫大人審查來京應求賢詔的西洋人一事。”

  “至於,這子母炮的研發工作,全是由初陽毅力承擔的,臣雖掛其命,卻實在不敢貪他人功勞為己有。關於這子母炮之事,陛下還是多問問孫大人吧!”說完,徐光啟以目視孫元化。

  孫元化在一旁聞言便要說話,卻沒想到被天啟皇帝揮手打斷。“孫愛卿不要著急,關於子母炮之事,朕一會會讓愛卿為朕詳加解釋的。”

  說完,天啟皇帝繼續徐光啟道:“愛卿剛才言到,這段時間,都在幫著孫先生處理求賢詔之事,快和朕說說,愛卿除了發現湯若望外,還有沒有其他可用的西洋才俊之士?”

  看著天啟皇帝期待的眼神,徐光啟無奈的搖搖頭道:“自從陛下的求賢發布後,天下的有才之士紛紛聚集京師。而陛下無論漢夷唯才是舉的方針,也極大的鼓勵了散居在我大明各地的西洋人,投效我大明天朝之心。但以臣觀之,我大明士子皆以八股為能力,少有精通西學,或其他技藝者。這些西洋人中,大部分都是虔誠的傳教士,其中像湯若望這般,有一技之長者,如鳳毛菱角少之又少。”

  聽了徐光啟的奏報,天啟皇帝在心裡,更是堅定了以後辦學校代八股的想法。同時,天啟皇帝突然想起了一句話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求人才有時既要廣泛的去尋找,有時也要從小圈子裡去挖掘。三國時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就是這個道理。

  天啟皇帝想通了此處關節,便對徐光啟、孫元化、湯若望、以及在場的所有人言道:“諸位愛卿,尤其是徐愛卿、孫愛卿、以及湯愛卿三位,你們回去再好好想一想,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推薦於朕,若得啟用,朕自由重賞。”

  聽了天啟皇帝的口諭,眾人齊聲答道:“遵旨!”

  天啟皇帝環視一圈眾人後,緩緩說道:“孫元化、孫大人,現在你可以給朕說說,有關子母炮之事了,你慢慢說,越詳細越好。”

  孫元化聞言,立刻回奏道:“回陛下的話,這子母炮,臣是根據洋人的佛朗機炮改造而來。臣設計的這款子母炮,在徐先生和湯大人的建議下,經過多次改良後,最終定型為兩款,一款為純鑄鐵,一款則在鑄鐵的基礎上鑲有木把,前者利城防,後者便野戰。”

  聽到這裡,天啟皇帝又轉身摸了摸身旁的炮管,此時,炮管上已經感覺不到溫度了。這說明了,這款子母炮的散熱性非常好,

天啟皇帝想,有了良好的散熱性,在作戰時便可大大降低,火炮的炸膛的事故了。  孫元化見天啟皇帝摸著炮管,是否在思考什麽,便停止了介紹。天啟皇帝則見孫元化許久沒有說話,手摸著炮管,沒有回身道:“孫愛卿怎麽停了?接著往下說,朕聽著呢!你隻管說你的。”

  孫元化聞言,趕緊繼續說道:“此炮由一門母炮和若乾子炮組成,故稱子母炮。炮身長五尺三寸,重八十五斤,配子炮四個。炮身呈直筒形,炮尾加一木柄,木柄後部向下彎曲,用鐵鎖連於四輪平板車上,可推挽運行。”

  “關於子炮,是一個空心圓筒,裡面事先裝好炮彈和火藥,類似現在的定裝彈。戰鬥時,先將一個子炮裝入室中,發射後退出空子炮,然後再換裝第兩個,由於可以輪流換裝子炮,不需要像其它火炮那樣分別裝火藥和炮彈,所以射速非常高。而且空子炮還可以重新裝填,以供下次使用。每門子炮重八斤,裝火藥二兩二錢,鐵子五兩。”

  在孫元化介紹子母炮的同時,天啟皇帝也在腦中搜尋著,歷史上關於子母炮的相關記載。

  說起火炮在中國的運用歷史,大概普及於元朝,興盛於明末清初。由於明末清初時,尤其是滿清入關前,經歷的兩次重大失敗皆因火炮,清廷才認識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開始組建火器部隊。“康熙二十二年,靖海將軍施公琅征台灣,奏公嫻方略、且習海道,檄署水師提標右營遊擊。六月,領前鋒,駕哨船發銅山。賊哨屯花嶼、貓嶼,公出不意,自以輕舟薄之;子母炮連環遞擊,沈其數舟。賊退守澎湖,公即安撫島民。”這段記載裡,清軍海戰時,使用的也是子母炮,是可以擊沉戰船的大型子母炮

  康熙二十九年清廷鑄造了兩種鐵質子母炮。一種長約1.77米,重47.5千克。子炮5門,各重4千克。裝藥110克,鐵子250克。另-種長約1.93米,重42.5千克,余同前一種。炮的尾部裝有木柄,柄的後部向下彎曲,並以鐵索聯於炮架。此炮裝備在四足木架上,足上安有鐵輪,可推可挽。使用時將子炮放入母炮後腹開口處,用鐵閂固定,然後點燃子炮,彈頭從母炮口飛出。上述兩種子母炮,起初使用實心彈丸和小彈子,到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以後,改用爆炸彈,命中率高,殺傷力大。在康熙帝親征準葛爾叛亂戰爭中,僅以三發墜其營而獲大勝。

  1691年(康熙三十年)設立八旗火器營,給每名士兵發鳥槍一支,並於每旗設子母炮五尊。由於康熙帝的重視,火炮專家輩出,火炮業發展很快,在吸收西方佛郎機炮等槍炮的先進技術後,對中國古炮進行改進或重新製造,從而大大提高了炮彈的命中率和殺傷效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