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金宏禹的名字,為什麽改為了金玉龍呢?這得要從他爹帶他報名入學時的情景說起。
解放後不久,仙源縣各鄉村辦起的小學,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冒了出來。四坪鄉的四個村,全都辦起起了學校。金宏禹也就近到青羊坪小學入了學。報名的時候,張老師聽說他叫金宏禹,便笑對他爹說:“喲!金鄉長,你這孩子的名字,取得真大氣啊!可是——”
金茂生見他有話未說完,便問:“怎麽?張老師,這名字不好,有妨礙嗎?”
張老師笑道:“沒有,沒有。不是不好,也沒有妨礙。只是我以為,聖人之名,隻可心敬之,不可名用之。後世取名,應當避諱才好。”
金茂生道:“既然這樣,那就棄了這個名,請老師給他另取一個,好嗎?”
張老師想了想,說道:“也不必棄了這個,保留著它,依家族排行再取一個就是。”又問:“在你們金氏家族中,他的排行,是個什麽字?”
金茂生回答:“是個‘玉’字。”
張老師聽了大笑道:“哈哈!天意啊!‘玉’字好,‘玉’字好!美玉質地細膩,又正有堅韌之意呢!”
他接著又道:“這孩子生得玉樹臨風,是個英俊之胚。而‘金’字雖貴,但缺乏堅韌之意。所以,我正欲與他用個‘玉’字。這不是巧合嗎?又道是: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為人師、為人父者,誰不望子成龍?金鄉長,我看,就給這孩子取名‘玉龍’,好嗎?”
金茂生笑道:“好啊!張老師,謝謝您,那就給他取名玉龍吧。”
就這樣,這孩子從小到大,就一直常用了金玉龍這個名字。
再說金玉龍這孩子,聰明伶俐,虧直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學校裡,他不但自己刻苦學習成績好,還善於幫助同學,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在家裡,他也從不空閑,看牛、砍柴、挑水、掃地、引弟妹等等,凡力所能及的事情,天天都幫著大人做。同時,在同齡夥伴之中,無論在校在鄉村,他都是一個孩子王——無論男伢女伢,都喜歡圍著他轉,聽他指揮。這種現象,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顯。
他十一歲那年,已經讀到小學四年級,眼看就要進高小讀“五一”了。這年插秧上岸後,耕牛都松了枷擔歇了肩,但放牛的孩子們卻更加沒有空閑了。他們必須天天放牛,好讓累瘦了的耕牛重新長膘。那一日,正是星期天,一群嶺前嶺後的孩子們,又聚集在屋後山嶺上看牛來了。
那天下陰雨,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孩子們都穿著蓑衣,戴著鬥笠,不便砍柴,也不便做其他的什麽,連玩也沒有什麽好玩的。怎麽辦呢?無奈之下,大家便望著金玉龍,看他有什麽好主意。一時間,金玉龍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於是,大家便抱著膀子,在那山坡草地上來回地閑轉。
忽然,一個名叫李春生的孩子,對金玉龍道:“你不是先有個名字叫金宏禹嗎?宏禹、宏禹,不就是說要弘揚聖人大禹的優秀精神嗎?前日,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大禹治水的故事。那大禹治水,以疏導的辦法,代替了他父親圍堵的辦法,歷經十三年,吃了許多的苦。其間,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消滅了水患,取得了治水的勝利。他那麽的聰明能乾,那麽的有智慧,你為什麽就沒有什麽法子,叫我們消愁解悶呢?”
金玉龍未等李春生說完,就大叫一聲道:“有了!”
眾孩子被他嚇了一跳,
齊聲問他:“有了什麽了?” 金玉龍回答:“有了消愁解悶的辦法了!”
眾孩子忙問:“什麽好辦法,你快說?”
金玉龍回答道:“我聽大人們講:早飯雨兒不歇中,落到雞上籠。我看,今天這雨,是一天都不會住了,只怕明天還要下呢。”他指著坡前一片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地方道:“乘這兩天下雨沒事,我們在這裡修堰塘、開溝渠、墾良田,然後插秧種棉,如何?”原來,他被李春生的話一語點醒,心中一動,立即想到了這個好玩又有趣的辦法。
眾孩子一聽,先是你看我,我看你,接著齊聲道:“好啊!我們聽你的!”
於是,金玉龍往高處一站,以宏亮的聲音道:“既然大家都說好,都願意聽我的,那我就發號司令了!”他開始點名道:“王碧芬!”
一名女孩兒站了出來,答應道:“有!”
玉龍道:“碧芬姐,你是女兒家,不宜在泥湯水漿中弄鋤舞鍬的;那你的責任,就是守住那兩條小路,千萬不要讓一條牛跑下山去,吃了田裡的莊稼。”
王碧芬答應道:“是!這事我包下了!”
玉龍又叫道:“李春生、劉大力!”
李、劉兩個孩子應聲道:“有!”
玉龍道:“你二人回家去,各背一把鋤頭來,速去速回!”
李、劉二人答應道:“是!”然後應聲而去。
玉龍再叫道:“張雨生、余秋成!”
張、余兩個孩子應聲道:“有!”
玉龍道:“你二人回家去,各背一把鐵鍬來,速去速回!”
張、余兩個答應道:“是!”
五個小夥伴,都“奉命”速速而去。這裡山坡上,金玉龍則手拿一根木棍,在那裡比比劃劃,描畫著他一個少兒心中興修水利、開墾良田的美妙藍圖。不一會兒,回家去背鍬拈鋤的四個小夥伴,齊齊地回來了。於是,他便指揮兩人修築塘堤,兩人在兩邊坡地上開渠溝,準備往堰塘裡引水。
他們玩得高興,乾得很快,不上兩節課的時間,就按照金玉龍的藍圖和具體要求,築起了塘壩,開通了二面坡地上的引水溝。他們高高興興地站在那裡,拍腳打掌,哈哈大笑,一邊休息,一邊欣賞著自己的傑作,任那蓑衣鬥笠上滴下來的雨水和臉上流下來的汗水,混和在一起,又流到地上,匯入引水溝中,流到堰塘裡去。你別小看那堰塘,雖然是小兒遊戲,約摸也能裝下一二十擔水。
堰塘修起了,引水溝開通了,休息一會之後,他們又在金玉龍的指揮下,選那堰塘下方平展一些的地方,開墾田地;大約又花了一兩節課的時間,一共墾出了三塊水田,兩塊旱地,準備水田插水稻,旱地種棉花。那田地雖是小兒田地,大的卻也不下十來個平方米,小的也有三五個平方。
塘修起了,溝開通了,田地整好了,水隻認灌了,秧隻認插了,棉隻認種了。金玉龍和小夥伴們也累了。休息一會之後,他便與大家商議道:“今天,我們興修水利,開墾良田,準備插稻種棉的任務,都完成得很漂亮。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辛苦了,明天,我獎勵每人一個麥粑粑,兩把焦蠶豆。怎麽樣?”
小夥伴們都笑道:“好啊,好啊!明天,我們一定更加放勢乾,提前完成插秧種棉的任務!”
金玉龍笑道:“好!這才是我的好夥伴嘛!”說著,他又把明天要帶的秧苗、棉種等等,一一落實到人。然後,他才宣布道:“我們的牛早已吃飽了,人也都餓了,天也這時候了,大家都收牛回家去吧,只怕大人們都在掛念我們呢。”
眾人都道:“說得是,我們趕快收牛回家去吧。”
一時間,小夥伴們都散了。金玉龍望著他們的背影,又叮囑道:“明天都早些來啊!各人要帶的東西,也不要忘記了!”
小夥伴們的回應聲,從四面八方向他傳了過來。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金玉龍和小夥伴們都來了。隻一餐飯的功夫,他們便插完了秧,種完了棉。然後,大家便一面休息,一面盡情地歡笑。末了,他們又在金玉龍的指揮下,整齊地唱起歌來: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看牛的孩子卻不知道哪兒去了;
不知是貪玩耍丟掉了,
看牛的孩子王二小、、、、、、
他們等牛吃飽之後,這才收牛回家,吃過早飯就上學去了。
此後,他們又對“稻田”和“棉地”進行了幾次培管和施肥(牛糞多的是),苗架倒也長得蠻不錯。只可惜,旱季多日未下雨,那堰塘太小,灌溉了兩次就曬幹了。結果,水稻乾在苞口上,只收獲了幾抱蚱蜢穗,大家分了回去喂家裡的雞鴨。棉地的收成要好一些,因為它需水量要少得多,總共撿了一二斤籽花;由金玉龍提頭,大家同意,全都給唯一的女孩兒王碧芬拿回家,彈棉花紡線去了。
後來,金玉龍將此事有條有理、繪聲繪色地寫了一篇作文,大受老師的好評,並由鄉聯校作為范文,發散到全鄉各學校,要學生們學習。
金玉龍聰明機智,勤奮肯學,品行端正,人緣也十分好;因而,他的學習道路,從七歲到十八歲,一直非常順利和通暢。
一九五五年秋季,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高級小學。剛進入五年一期不久,他就光榮地加入了少先隊。從此,他常常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高唱著少先隊隊歌: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
愛祖國, 愛人民,
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
不怕困難,不怕敵人,
頑強學習,堅決鬥爭,
向著勝利,勇敢前進、、、、、、
一九五七年秋季,他又以高分考入縣裡在山陽新設的初級中學。剛進入初二,他又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
一九六零年秋季,他又考人江南航空工業專科學校。為此,他父母和爺爺奶奶喜歡得不得了,就連親朋戚友、以及左鄰右舍的鄰居,都為之高興。
他擔任大隊黨支部書記的父親對他說:“龍兒呀,你考上了這麽好的一個學校,加勁學習吧,將來好為祖國效力,為我們農家人爭一口氣!”
他母親對他說:“龍兒呀,俗話說:有福之人住街角,無福之人鄉下磨。你要努力學習,將來才好分配到一個好工作。”
他爺爺笑道:“龍兒呀,你考上了這麽好的學校,一定要好好讀;將來畢業後,才好光宗耀祖。”
他奶奶笑道:“龍兒呀,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你一定要讀好書,還要照顧好自己,不要餓到了,不要凍到了,千萬要注意安全。還有,一定要口穩莫亂說,手穩莫亂拿,身穩莫失格。”
金玉龍滿載著長輩們的囑托和希望,高高興興地進入了江南航空工業專科學校學習。學校的學習條件非常好,前途遠大。因此,他很是高興和愉快,學習非常努力,成績也非常好;是個名符其實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等生。
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