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今天開始親政》第二百二十七章:如果能拿到炎國商品的海外壟斷權……
“從今天開始親政 ()”

……

羅濟世派的心腹使徒,跨洋數萬裡到了神羅大陸上!

去到神羅城,求見得教皇,當先遞交了來自遙遠的神秘東方的超級帝國——大炎帝國——的皇帝的親筆信。

信是夏文寫的。

奈何教皇不通夏文。

幸好,那使徒卻是通夏文的,代向教皇做了翻譯。

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劉玄在信中,表達了對雅威大神的好感,以及對教皇的尊重!把他奉為神羅大陸上的核心。還想請教皇來東方給加冕。

教皇聽得內容,十分高興。

去東方加冕,那是當然不可能的。

但是……

教皇的心頭,十分的得意,暗道:[來自數萬裡之外的神秘東方的超級帝國的皇帝,都信我雅威大神、敬重於我!哼哼,這神羅大陸上,卻有異端,煽動無知民眾,反抗於我,真是令人討厭!]

羅濟世在神州傳道,受了多明尼克會、也離科文會的控告,他們控告到了教皇面前,說他背叛雅威大神、背離景教教義了。

雅威大神便問那使徒:你做什麽辯解?

那使徒對於敵人的控告不以為意,自信滿滿的一一解釋,並把炎帝拿出來做依據,炎帝之所以如此信我教、尊敬教皇,都是我老師羅濟世的功勞啊!可見他的傳道是成功的!

教皇聽信了他的話。

那使徒又轉了炎帝的意思,炎帝一統了神州諸國,想請教皇派人告知神羅大陸上的各國,神州大炎帝國願意與諸國建立良好的邦交。

教皇接到這樣的“任務”,不禁飄飄然。

他領會到了一個抬高自己的權威的路徑!

——出口轉內銷啊!

借大炎帝國的勢,來抬高自己的聲望!

看,遙遠的東方的神州大陸上的皇帝都敬重我,你們還有什麽理由不敬重呢?

·你們都要信雅威大神!

·我是雅威大神的唯一代言!

·東方神州大陸的炎帝都信我!

此時,東方神州大陸,在神羅大陸上還是蒙著一重重的迷霧,民眾對此並不十分了解。

所有的了解,似是而非,在那傳說中,神州帝國是個超級帝國,皇帝集權、地域廣闊、實力強大、文明先進、遍地黃金……

還是夠資格被拿來扯虎皮、拉大旗、唱大戲的!

教皇欣然的接下了這個“任務”。

此時,把神羅大陸上的多國牽扯其中的、景教內的新舊兩派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幾年了,諸國之間,和談達成了協議,建立了邦交,互相派駐使臣。新派與舊派之間,也互相妥協,表面上互相承認對方、尊重對方,實際上,仍舊互相的齷齪著!

教皇利用起舊派勢力,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的功績:在我的領導下,我景教事業大發展,遙遠的神秘東方神州大陸上的炎國皇帝,都信我雅威大神啦,還要請我去給他加冕呢!

劉玄被當工具人,教皇刷了一波人氣。

教皇當然偏向舊派國家,把炎帝的友好邦交的意思轉遞了。

彼此之間互有使臣派駐啊,新派國家雖然沒有得到通知,但也聽到了消息。

神州大陸上,諸國之間,矛盾重重!

翻開史書,彼此之間,新仇舊恨不絕。

地緣之下,相鄰的更是存在著世仇!

神州大陸又大一統了!

這令他們感到震驚!

一統大陸,神羅大陸上,哪個國家沒有這樣的野心?

一山難容二虎,都有這樣的野心,彼此征戰也就少不了了。

神州大炎帝國遞來了橄欖枝,諸國都看重起來。

神州大炎帝國是一個極大的國家!他要是投向了哪一方勢力,那一方便會得一大助力!

這是其他勢力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為了自己——獲得大助力、打壓敵人——搞鬼,不讓對方得到大助力,諸國都對此上心起來,籌劃組建使團,派往神州大炎帝國去建交!

普硒萂琺盈五大海權國家,搞遠洋貿易,其中與神州貿易,佔據極大的份額,蘊含著巨大的利益!

神州(炎國)出口商品中,有三大件:絲綢、瓷器、茶葉。每一樣運到神羅大陸來,都是緊俏商品!

這三樣商品中,絲綢雖然極受歡迎,各國王室貴族都以穿絲綢為驕傲;瓷器雖然也極受歡迎,王室、貴族同樣以用神州瓷器為榮耀;他們的推崇,也在社會上營造了一股崇洋媚外的風氣。這股風氣,早已彌漫神羅大陸(以及目速曼大陸)千百年了。

但是,絲綢、瓷器,都不是貿易中佔比最大的。

貿易中佔比最大的,是茶葉!

茶葉進入神羅大陸,一百年不到,不能與絲綢、瓷器相比。

但是,卻後來居上,超越了絲綢、瓷器!

各國商船在與炎國的貿易中,茶葉佔比6~8成不等。

茶葉在神羅大陸,被稱之為神秘東方的神奇樹葉,不僅是具有獨特風味的飲料,更被賦予了治病保健功能。

茶葉與絲綢、瓷器相比,也具有獨特屬性,它是快速消耗品。

五大海權國中,又以盈、琺實力最強,拉幫結夥,內鬥不絕。

[如果能拿到炎國商品的海外壟斷權……]盈琺都在做著這樣的夢,[那麽,不僅能賺取到壟斷暴利,還能大大的打擊到對手啊!]

劉玄的一封信、一個願望,猶如一塊石頭,向本就不和平的神羅大陸投了過去,更刺激得彼此之間的惡念升騰了。

對於這些,劉玄當然不能知道。

但是,對於這種反應,他卻是有所揣摩的。

……

神州,大炎帝國。

炎都。

周成把皇帝意欲成立格物院的消息說了出去。

並把皇帝對“格物”的注解、對格物院的希冀說了出去!

消息從周成——高潔、曹琳、梁集、王熙,傳播了出去,最先得知的,當然是京官階層。

他們聽說了,都十分的震驚!

皇帝對格物的注解,可是逆了千百年來的陳法啊!

皇帝搞格物院,致力於奇技淫巧,這也是逆了千百年來的主流啊!

這對儒門的衝擊,是十分巨大的!

對天下士人的衝擊,也是十分巨大的!

自炎帝劉玄親政以來,這樣的衝擊,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首先,炎帝以狂風掃落葉之勢,整治宗親勳貴,這是觸犯儒門親親之誼的價值觀的!

再者,力主大興工商!這又是違背自古以來的儒門重農抑商的主張的!

如今,炎帝又新解格物,要重視“奇技淫巧”了!

一波又一波,一輪又一輪的“挑釁”儒門傳統價值觀,學術界受到衝擊,自然要反抗。

而反抗的領袖,不是曹黨、也不是清流。

這兩派,是朝廷上的實權派!

他們看重的皇帝的心意。

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只有契合皇帝的心意,手裡的實權才能維持啊,不然的話,不合聖意,皇帝將你罷免,豈不玩完?

反抗的領袖,是義理派的彭秩老先生。

然而,彭秩那老頭,人老成精,也是個精明的,嘴上進諫皇帝,行動上被皇帝收買了——皇帝器重他,囑咐他重新修定禮儀律法,這是名垂後世的大事業!——他的朋友、兒子、弟子們也參與到了這項事業中。

他們被皇帝收買了,反過來教育、勸解、引導反對的聲音,要他們開悟起來,不要冥頑不靈。

談過吞下吳楚蜀之後,三國的官僚一部分來到了炎都,編入翰林院,參與編修史書:吳書、楚書、蜀書。(翰林院還主持編修晉史、齊書、晉書、秦書。)

他們其中,有本來的變革派,也有保守派。

天下已經一統,他們也身在了大炎官場。

變革派是支持炎國的新政的!

認為比他們的變革主張,更上了一層樓!

變革主張的本質,是在不做大蛋糕的基礎上,進行利益的重新分配!會割部分富民的肉,但是,更會割一般平民的肉,就是底層的佃戶貧民也逃不了!——官專鹽務,以鹽為工具之下,無人能逃!

炎帝對他們籌措財政,以對抗蠻夷的積極方面,給予了肯定!對他們的激化了內部矛盾,也指出了不足、危險!

炎國新政,做大蛋糕,才是正道!

變革派認為自己得到了炎帝的肯定——哪怕是部分的肯定。

他們對炎國的新政,十分感興趣!

為了上位——他們雖然身在官場,但是,並非實權派,實權派都是炎地官僚。——更積極研究,想從中提出什麽主張,以得重用!

另一方面的保守派,未遭炎國吞並時,他們嘴上雄赳赳氣昂昂,要為國盡忠、死而後已!

然而,事到臨頭,他們的皇帝自己帶頭歸炎了。

然後……

他們感歎一聲:時也命也。

一個個的,活得好好的。

還以要對歷史負責為由,仍舊身在官場,其中的典型就是名氣大大的李文鬥。

李文鬥名聲在外,詩詞文章做的極好,在吳蜀炎都有很多的“粉絲”。

彭秩反水之後。

他理所當然似的,就頂替了他的地位,成為保守派的魁首。其影響力,比彭秩更大。不僅炎地的支持他,吳地、楚地、蜀地等都有支持的。

皇帝重視格物,新解格物、欲立格物院,興奇技淫巧!

這令士林心頭焦慮!

格物院的掌院為正二品,品階同尚書!

地位極高!

皇帝重視這個,這是一個預兆啊!

將來科舉,會不會被影響到?

對於士人而言,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讀了一輩子的經義,萬一皇帝忽然要加考[“格物”、“奇技淫巧”]方面的東西,這叫他們怎麽辦?

加考還不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看形勢,皇帝對經義似頗有不滿啊!——格物的新解,不就是打了經義的臉?

萬一皇帝再來一個大衝擊——科舉不考經義了!那該怎麽辦?他們讀了一輩子的經義書,豈不是都白讀了?

這是他們所害怕的!

因為害怕,所以抗拒!

至於皇帝對格物的新解,有沒有道理;格物院的作用,是不是利國利民,倒在其次。

數日之間,勸諫的奏本雪花般飛入內閣。

具都是勸諫皇帝不要搞格物院的!

或大講經義上的格物道理,指出皇帝你對格物的理解錯了啊!——這是學術上的批評!

或大講歷史,引經據典,指出自古以來,都是認為興弄奇技淫巧是亡國之道!——這是以史為鑒,用歷史來做武器批評了!

這些人都經過科舉鍛煉,寫起文章來一套一套的。

這些奏本到了內閣,內閣也是無語。

劉玄知道了,便把此事丟給周成去處理。

嘴炮仗嘛!

誰怕誰?

清流也是久經鍛煉的!

周成獨擋一面,摩拳擦掌,點了清流中嘴炮厲害的,尤其拉了張瑜來幫腔。

他依從皇帝的意思,友善的約了李文鬥等人,進宮來文萃殿偏殿坐談。

談話一開場,周成便道:[今次談話,都將記錄,之後會遞交陛下。陛下有言:諸位都可以暢所欲言,無需有所顧忌。唯獨有一條:所發高見,務必以為國為民為主旨,言之有物、言之有據,不能憑空捏造、惡意攻訐。]

談話開始。

雙方之間開始了辯駁。

各抒己見。

都是引經據典,拿聖賢之言、歷史經驗來背書!

就格物新解來說,經典、聖賢之言,並無根據來背書。

這方面,李文鬥方佔據上風。

但是,聖賢之行,卻可以拿來背書!

從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開始扯, 周成、張瑜等輪番開炮,這些聖賢,可都是搞技巧之事的!

扯啊扯,一直扯到現在!

張瑜的脾氣是耿直、強硬的,他認定了當今皇帝是千古未有的英明聖君,對非議聖上的,痛惡至極!

他的嘴是有些臭的,望向李文鬥的目光中,帶著憤怒!——這麽優秀的陛下,千古未有啊,你們居然還非議陛下的新政,真是不知所謂!什麽玩意!

從古扯到今。

“李文鬥,你的詩詞我是讀過的,”張瑜道,“讀的時候,我就感覺出來了,你的文才,坦率的說,在當今文壇,我看是無人能比的。”望向周成,“你以為呢?”

周成點點頭,坦誠道:“平心而論,的確如此。但也僅是如此。”

“呵呵,”冷笑兩聲,張瑜向李文鬥開炮了,“可是,你的文才雖好,卻和那個劉榮陽一樣——你們是好朋友吧?——人品不好,虛偽!”

張瑜拿他們的詩詞說事了。他們是清貴雅人,雖然嘴上也叫著為民請命,但是詩詞之中,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脫離於百姓。

這在為民請命、並頭硬不怕死真去幹的張瑜是不一樣的。在張瑜的眼裡,的確瞧不上李文鬥之輩。

拿他們的詩詞批了一通。

又扯到了李文鬥身上穿的絲綢衣服上,[你這身衣服,也是從事技巧的勞動生產出來的,你穿著他們生產的衣服,卻又瞧不起他們、瞧不起技巧,就如吃奶賣娘一樣,虛偽無恥至極!你算什麽東西?]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