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亂世棟梁》第62章 役兵
“亂世棟梁 ()”查找最新章節!

寒山上,觀景樓,駙馬都尉王?正與州廨同僚一道接待客人,主賓一邊享受美酒佳肴,一邊講起各種奇聞異事。

客人多為三吳的士族子弟,到淮北“遊學”,路過寒山,長長見識。

王?等人作為東道主,自然是要好好介紹一下寒山城,以及徐州的風土人情。

但客人們最關注的,卻是徐州牧、彭城郡公前不久上表所說的一件事,那就是在兩淮試行府兵製。

具體如何試行,彭城公寫得很詳細,所以消息很快傳開,隨後引起軒然大波。

無數人的眼睛,都落在五位輔政大臣身上,一雙雙眼睛裡的無數怒火,幾乎要噴湧而出。

因為誰都不願意朝廷開這個危險的先例。

彭城公所說府兵製,是效法周國的一項軍製,將各地豪強編入軍府,並給予軍職,使其成為各級府兵將領。

其部曲私兵,亦或當地軍府招募的青壯,構成府兵。

平日,府兵自耕其田(無田者分田),農閑操練,一遇戰事,各將領便率領府兵,自備兵仗隨軍作戰。

戰事結束,府兵解甲歸田,而立下軍功者,則視軍功大小有獎賞或晉升甚至封爵。

這套制度一旦實行,意味著寒人可以繞過中正製,憑借軍功入仕、晉升,當流內官。

嚴重威脅了士族們的利益,會危急許多人的仕途。

而且還會讓粗鄙武人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是可忍,孰不可忍。

即便只是在兩淮試行,但士族官員們也不願意任何人開這種先例。

所幸,五位輔政大臣識大體、顧大局,沒有允許這一請求。

但隨著消息的擴散,還是有不少人知道了府兵製這一制度,並對其頗感興趣。

否定一件事,不代表對這件事不聞不問,府兵製到底是好是壞,成了許多人的談資。

王?對彭城公試圖試行的府兵製頗為了解,大概向客人們介紹了一番,著重強調彭城公如此提議的考慮:

目的是在不大幅增加朝廷開支的情況下,拉攏兩淮的豪族,以其部曲私兵增強軍力,來防備齊國,也為將來收復河南做準備。

對此,前來遊學的青年英彥們覺得,目的沒問題,可不行就是不行,壞了規矩,那就是動搖國本。

九品中正製,是魏晉以來推行了數百年的制度,這可是國家穩定的基石呀!

若朝廷真的實行府兵製,就會有大量不學無術的粗鄙寒人、武人,靠著軍功擠入流內,成為地方牧守。

這些粗鄙武夫當了官,能幹什麽?會幹什麽?

這些人可以為了軍功,不斷發動戰爭,如此一來,國家會變成什麽樣子?

在兩淮試行府兵製,說得好聽,可以防備齊國,保邊境平安。

可荒傖(三吳對兩淮人的蔑稱)為了軍功,定然會擅開邊釁,導致兩國爆發戰爭,這不就是南轅北轍?

還好,這提議被否了。

但是,宰輔們卻同意了彭城公的另一項提議,那就是在兩淮試行“役兵製”。

“役兵製,你們可以看作是力役的改良。”王?侃侃而談,役兵製的內容,他聽父親分析過,所以明白其意義在哪裡。

現在,正好作為談資,向客人們介紹一番。

“百姓服力役,為官府效力,譬如修橋補路、築城營建、清理河道等等,這是自古以來的制度。”

“多有百姓因故無法服力役,便繳免役錢,官府用此錢雇傭勞力,替代此人服力役。”

“可即便如此,許多人因故無法服力役,也無錢財免役,便舉家逃亡。

”“官府要修橋補路,需要用人,可服力役的人,因為各種原因,要麽無法服役,要麽耽誤農事,這矛盾一直存在,不好解決。”

“而役兵製,就是官府公開招募流民,或無業者,以軍隊形式進行編制、管理,組織他們去進行修橋補路、營建生產、興修水利等大型工程的建設。”

“並且替代一些力役,譬如白直、守庫、巡夜、門防等等,將本該由百姓承擔的一些力役,轉到這些役兵身上。”

“如此一來,官府能夠在大興土木時,不需要征發太多百姓,不會耽誤農時,百姓也不會因為服力役去工地乾活,而長期離家。”

一番介紹,客人們大概明白這役兵製是什麽意思:確實是在現行力役制度上的改良。

官府如今經常花錢雇人參與大型工程的建設,不過一般都是事前雇傭、工程結束後解雇,屬於臨時雇用,雇用對方打短工。

役兵製,就是官府長期雇傭一群人,如同軍隊一般管理,有專門的地方居住(允許攜帶家眷),專門承擔大型力役(工程施工)。

這種雇用是長期雇傭,被雇傭者,是給官府打長工。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大興土木時官府有人可用,也能減輕百姓負擔,又能收容那些無地農民、無業遊民,讓其有一口飯吃,一舉多得。

王?又介紹:役兵製不是終身製,初步定三年一期,到期後,役兵可以離開,也可以選擇留下,不會變成兵戶、吏戶、匠戶那樣的父子世代相傳。

客人們聽了之後,有疑問:這一支支“役兵”隊伍,連同其家眷,開支不會少,官府哪來那麽多錢維持?

有工程、有事做的時候,花在這些人身上的錢糧值得,可一旦閑下來,為了養活這些吃閑飯的人,得白白花掉多少錢糧?

真不如臨時雇人、事後解雇來得劃算。

“諸位,雖說君子恥於言利。”王?依舊興致勃勃的講解,“但是,我還是得說一說‘利’。”

“官府當然沒有閑錢養閑人,這役兵製想要維持下去,必須能夠自負盈虧。”

“役兵承接其他雜役,是不可能有像樣收入的,所以,關鍵還是在工程上。”

“都尉,莫不是在工程上做文章?莫不是偷工減料?這如何使得?”

有人驚訝,頗為擔心:“朝廷的工程,都事關國計民生,若偷工減料,責任誰扛得起?”

王?笑道:“誰敢在朝廷的工程上動手腳?役兵還承接民間工程,幫人建房,這才是利潤來源。”

“畢竟,新式的磚砌水泥建築,可不是隨便什麽施工..施工隊能建的,尤其建成樓台亭閣,尋常工匠,誰會?”

眾人聽了,恍然大悟。

源自饒州鄱陽(原先的江州鄱陽郡)的水泥建築,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漸漸為人接受。

王?介紹,水泥建築如今在寒山得以“普及”,並未發生垮塌等事故,所以人們對其質量有信心。

因為寒山出產大量廉價磚瓦、水泥,所以,水泥建築的造價不算貴,漸漸在淮、泗流域的大城裡普及。

但影響水泥建築普及的一個問題在於施工技術,因為這涉及新型施工技術,所以能修建水泥建築的工匠不是很多(相對而言)。

兩淮試行的役兵製,想要在不增加官府負擔的前提下,長期維持下去,關鍵就在承接民間水泥建築的施工工程上。

靠著承接民間建築工程盈利,養活役兵及其家屬。

王?的一番介紹,讓客人們若有所思,他們問起這役兵製純屬好奇,既然徐州這邊似乎考慮周全,想來,應該能推行下去。

至於效果如何,是否入王?所說那樣,役兵隊伍靠著承接民間建築工程來“自負盈虧”,就不得而知了。

。。。。。。

寒山城一隅,擬定役兵“宿舍區”的一處坊內,李笠看著坊門口那人山人海的招募情景,頗為滿意。

陪同他巡視的賈成,介紹起役兵的組建情況。

然而李笠隻關心“業務”,因為招募役兵的待遇不錯,一期招募肯定不會缺人手。

“君侯,接的工程業務,已經排到明年年底了,只要不打仗,夠役兵們忙的。”

“業務這麽火爆的麽?你們有沒有算錯?”李笠問,賈成點點頭:“嗯,確實市...市場需求旺盛,而且淮南那邊,業務拉得好...”

“那今年過年,你們可得忙了,趕緊把隊伍培訓好,早點下工地。”

“屬下明白!”

因為前期鋪墊得好,所以當朝廷允許徐州試行役兵製、州廨開始招募役兵,應募者很多。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到了明年春天,施工隊們就可以承接業務了。

賈成之所以用施工隊來形容役兵,是因為李笠一開始構思這一制度的時候,就是把役兵當做施工隊來組建的。

在現代,各類建築工程,都有專業的建築施工單位來承建。

古代沒有專業的這種施工單位,因為經濟撐不起。

但相關的技術人員是有的, 只是具體實施的時候,需要征發大量百姓來服力役,才能協助技術人員完成一項項大型工程。

然而征發百姓、大興土木,對於國力是極大地損耗,因為百姓被征發後,就無法從事農業生產。

李笠參考北宋時期的廂軍製,試行役兵製,用穩定的待遇和不錯的收入(許諾),吸引那些無地流民和無業遊民入役兵隊伍。

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如同後世的建築施工隊伍那樣,承接各類建築工程,靠著承接民間建築工程所得,自負盈虧。

也就是他來當建築公司老板,拉起隊伍,雇傭農民、無業遊民當建築工,到處承包工程,從中牟利。

如此構思能夠實現的前提,是水泥、磚瓦的價格低廉且數量充足,且能招攬到足夠的工程“業務”來獲利。

而為了防止冗員的弊端,役兵不是終身製,更像是合同工,給應募的青壯以選擇的機會。

李笠敢這麽做,當然是做足了功課,調查過“市場行情”,才決定試行這個制度。

但他最大的目的不是靠著做工程牟利,也不是減輕百姓勞役負擔(雖然有順帶效果),而是給大量無地農民、無業遊民找個能夠養家糊口的飯碗。

有了這個飯碗,這些人就會攜家帶口,從依附的莊園、塢堡、山寨跑出來,湧入寒山定居,成為“有單位”的人。

這是關鍵的一步,如果役兵製試行成功,意味著他可以通過這個合法手段,有效的從莊園主手裡“拐走”大量勞動力。

人多力量大,手裡有了充足的勞動力,什麽都好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