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棟梁》第156章 形勢
鄱陽,鄱陽王府,鄱陽王蕭嗣正在見客,客人來自江州尋陽,為西陽王府中兵參軍張毅。

 張毅受江州刺史、西陽王蕭大鈞所托,來鄱陽,勸蕭嗣以大局為重,響應諸王,一同起兵。

 江漢地區,諸王兵馬正在集結,可以說,自湓城以西,不再聽淮陰那邊的號令。

 而江南三吳地區,響應東揚州刺史、南康王蕭會理,吳郡郡守、義安王蕭大昕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待得上遊諸王兵馬準備就緒,必將揚帆東進,前往建康,與向建康進軍的南康王,義安王會師。

 那麽,在此之前,彭蠡湖區聽誰的,很重要。

 “大王作為宗室,莫非以為李笠都督中外諸軍事後,真的打算做個忠臣,對宗室手下留情?”

 張毅問,蕭嗣搖搖頭:“不。”

 張毅又問:“大王坐鎮饒州,開采銅礦,是為朝廷?是為李笠?”

 “寡人在饒州,所作所為俱是為了朝廷。”

 “那麽,大王為何猶豫?怕打不過李笠麽?可即便打不過,戰死沙場,也好過做魚肉,任人宰割。”

 蕭嗣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問:“此次起兵,以誰為首?”

 “諸王,都等著大王來主持大局,南海王願意摒棄前嫌,唯馬首是瞻。”

 張毅回答得很乾脆,這也是西陽王托他帶的話,為了說動蕭嗣,諸王都願意推舉蕭嗣為首,包括之前與鄱陽王有隙的郢州刺史、南海王蕭大臨。

 “以寡人為首?”蕭嗣喃喃著,面色平靜,看不出喜怒,張毅接著說:“大王,如今江山社稷危在旦夕,諸王之中,就只有大王久經戰陣,善於用兵。”

 “江山易主,覆巢之下無完卵,大王不為別人著想,也得為自家著想,總不會以為,李笠得逞後,會放過大王吧?”

 張毅不認為蕭嗣是傻瓜,不會不知道一旦李笠謀朝傳位,等著自己和家人的結局是什麽。

 但對方依舊猶豫,這讓他十分不解。

 也只能盡量勸。

 如今宗室王侯之中,真正有帶兵打仗經驗的人,就只有鄱陽王蕭嗣,南海王蕭大臨雖然也有不錯的功績,但實際上當時是掛名主帥。

 雖然此次是郢州刺史、南海王蕭大臨居中牽線搭橋,促成諸王起兵,且之前和鄱陽王有隙,但願意南海王讓位,推舉蕭嗣為主帥。

 若鄱陽王蕭嗣不願站出來,意味著此人要為虎作倀,那麽...

 鄱陽必須拿下,這是南海王、西陽王商量後做的決定,如果蕭嗣作壁上觀,便可將其視作李笠同黨,如此一來,別怪...

 張毅決定動手,挾持蕭嗣離開,實在不行,同歸於盡也不是不可以,以報西陽王的知遇之恩。

 只要蕭嗣出事,鄱陽必然大亂,如此一來,南海王、西陽王麾下兵馬,才好接管饒州,斷李笠一臂。

 饒州有大銅礦,還有良田無數,人口稠密,控制在手,即便接下來和李笠隔江對峙,諸王們也底氣十足。

 他正準備發難,蕭嗣卻忽然站起來:“隨寡人出去看看。”

 張毅聞言一愣,他不知道對方是察覺自己的意圖,還是真的要帶他去“看看”,猶豫了一下,還是跟著蕭嗣走出房間。

 他們走在回廊裡,向王府正門走去,距離正門大概三四十步遠,卻登上了圍牆邊上一座小樓。

 來到三樓,蕭嗣親自推開一扇對外窗戶,只露出指縫大小縫隙,看看外面,隨後看向張毅:“你來看看。”

 張穎心中提防,上前,透過窗縫向外一看,隨後愣住了。

 這裡,可以看到王府正門外空地情形:空地上,聚集了大量人群,黑壓壓一片,都是布衣男子,默默站著。

 粗略估算,不下一千人,其中並無婦孺,全都是青壯。

 有人赤手空拳,有人拿著扁擔,但似乎並無刀、矛、斧等兵器。

 一人在最前面,對著王府正門,雙手高抬過頭,捧著一卷文書。

 幾名王府侍衛站在面前,既不說話,也無動作。

 這一大群人,就這麽站著,不發一言,可張毅看在眼裡,隻覺後背發涼:這是有人聚眾來王府上書陳情!

 雖然他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麽人,不知道那人手中捧著的文書,其內容寫的是什麽。

 但可以猜出來,鄱陽城,恐怕已經不在鄱陽王的控制之下了。

 “他們請求寡人,為朝廷分憂,所以,如今之饒州,非寡人所能控制。”蕭嗣苦笑著,“寡人下達的命令,恐怕,會被官吏們有選擇的執行。”

 “不過,寡人會做安排,派人護送參軍從側門離開,離開鄱陽。”

 “那,大王呢?”張毅下意識問,蕭嗣搖搖頭:“寡人如今,不過是鄱陽城中哪裡都去不得、坐以待斃的富家翁罷了。”

 張毅聽懂了:蕭嗣身處鄱陽,一舉一動已經被李笠的耳目掌握,甚至架空,縱然麾下有兵馬,也施展不開。

 事不宜遲,他得趕緊回尋陽,向西陽王複命,於是向蕭嗣行禮,告退。

 離開前,張毅再次瞥了一眼窗外那群人,心中冷笑:給李笠賣命是吧?這是你們自找的!

 。。。。。。

 湓城,江畔,白茅灣,大量戰船揚帆,駛入長江,向著彭蠡湖口前進。

 岸上,湓城邊上一座營壘為濃煙環繞,那是總稅司的稅署所在地,如今已經被江州兵馬圍得水泄不通。

 西南海王蕭大臨站在座艦上,看著這被圍攻數日卻依舊在堅守的堡壘,覺得有些心煩。

 總稅司的人,稅官、稅吏、稅兵,都是李笠的飛鷹走狗,郢州夏口,稅署所在營壘,稅官、稅吏和稅兵們同樣沒有投降,還在負隅頑抗。

 荊州江陵、雍州襄陽、湘州臨湘的稅署亦是如此,屢次擊退官軍進攻,死不投降,又臭又硬。

 兵貴神速,蕭大臨不認為這些勉強自保的各地稅署能壞大事,所以留下部分兵馬圍困,率領上遊諸軍舟師,連同郢州水軍一道,抵達湓城。

 接下來,要入彭蠡湖,前往鄱陽。

 他要趕在李笠還沒來得及救援以前,拿下鄱陽,此舉既能鏟除隱患,也能將這產糧、產銅的富饒之地,納入控制之中。

 順便更換觀望的豫章內史,確保彭蠡湖區,在諸王控制之下。

 只有這樣,匯集了上遊大量舟師的諸王聯軍,才可以從容東進,而無後顧之憂。

 想到接下來的戰事,蕭大臨信心滿滿。

 鄱陽是李笠及其左臂右膀們的家鄉,徐州軍多有將士為鄱陽人,只要他拿下鄱陽,消息傳到淮陰,李笠那邊便會人心浮動。

 還在觀望的各地牧守,想來也會和李笠保持距離。

 那麽,當上遊諸軍抵達建康,和南康王、義安王的兵馬會師,就有把握憑借強大的水師,與李笠隔江對峙。

 然後,得知南方出現破綻的齊國,也會派出大軍南下,進攻河南乃至淮北。

 如此一來,李笠腹背受敵,兵力捉襟見肘,人心渙散,距離敗亡,為期不遠。

 蕭大臨采取的這個策略,不需要和李笠的徐州軍在野地決戰,只需隔著長江對峙,就能耗得對方窮途末路。

 李笠敗亡後,各地稅署據守的稅官、稅吏、稅兵必然投降,所以,現在沒必要浪費時間去拔這些釘子。

 必須盡快控制鄱陽, 然後整頓兵馬,往下遊建康而去。

 想到這裡,蕭大臨看著煙波浩渺的江面,心情大好。

 據說,饒州刺史、鄱陽王蕭嗣已經被鄱陽亂民裹挾、架空,所以,鄱陽如今為李笠的黨羽控制。

 這些人糾集漁民、船民,搜刮了大量民船,拚湊了一支水師,試圖負隅頑抗,拖延時間,等李笠派兵馬救援。

 蕭大臨可不會給對方機會。

 在他看來,己方水師將士都是正經官軍,匯集了中游水師精華,作戰經驗豐富,裝備精良。

 裝著拍杆的大型戰船不少,快船更是不計其數。

 蕭大臨認為,如此規模水師,無論數量還是作戰水準,都不是臨時成軍之漁民、船民可以抗衡的。

 一群烏合之眾,也敢抗拒王師?

 在李笠援軍趕到前,寡人就要把爾等碾為齏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