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棟梁》第138章 壓榨
臨近午時,院子裡,涼棚下,李笠正在給兒女們烙煎餅。

 用具為經典的“鏊子”,此物為鑄鐵所製,平面圓形,中心稍凸,有三個腳,底部生火以作加熱。

 李笠先在鏊子上刷菜籽油,然後攤上面糊,再用木製煎餅耙子將面糊攤平,一番操作下來,很快便烙好一個煎餅。

 他的動作很快,烙好的煎餅越來越多,等溫度降下來後,小家夥們開始用煎餅卷大蔥。

 年長的李平安、李安寧率先做示范。

 過程很簡單,煎餅一張,平攤,抹上醬料,放上大蔥一根,卷起,開吃。

 煎餅卷大蔥,是經典的山東美食,但這個時代的“山東”,為一個廣泛的地理范圍名稱,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地區”。

 這個地理范圍,囊括了河北地區,而後世的山東,為如今的青州地區(大概范圍)。

 李笠見兒女們吃煎餅卷大蔥吃得津津有味,自己也卷了一個,吃起來。

 旁邊,段玉英也吃著煎餅卷大蔥,吃得很香,卻又詫異:這種吃法,李笠是怎麽想出來的?

 煎餅能卷的還有烤鴨(肉片),亦或是許多食物,反正把煎餅當做包裹之物,可以搭配出許多食物來。

 她在鄴城吃過無數美食,但煎餅卷大蔥這種簡單又美味的食物,倒是沒見過。

 按照李笠慣用的說法,是這種食物‘沒有普及’。

 李笠見她若有所思,笑起來:“食物的普及,關鍵在成本,如果平民百姓可以獲取廉價的食用油,煎餅的花樣就能豐富起來。”

 段玉英常聽李笠說廚藝,所以知道煎、炒、炸需要用油,尤其是油炸。

 可是對於平民而言,油是稀罕物,使用成本高。

 所以,炒、炸這種烹飪技術若要大范圍推廣,比較困難。

 李笠指著鏊子說:“你方才也看到了,每烙一張煎餅,就得在上面刷油,油,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使用成本不低。”

 “所以平日的烹飪,要麽是蒸、煮,以面食而言就是製作蒸餅、湯餅,或者是炙,也就是烤,這都不需要油,能省錢。”

 “每天省一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省下不少錢的,這對於家境拮據的人家而言,關系到活不活得下去。”

 段玉英出身富貴之家,自幼錦衣玉食,無法理解貧民的艱苦生活,但她知道李笠出身微寒,所以對如何縮衣節食很有心得。

 李笠吃完一口煎餅,又說:“所以,要想推廣鐵鍋,推廣‘炒菜’,不僅要把鐵鍋的製作成本降下來,還得把食用油的製作成本降下來,把產量升上去。”

 “食用油,分動物油、植物油,動物油是葷油,獲取成本高,植物油是素油,獲取成本也不低,你可知為何?”

 段玉英好奇的問:“為何?”

 “因為原料,如今的食用油,主要是胡麻油,也就是芝麻油,可最初,胡麻油是用來做燃料的,或者做燈油。”

 段玉英想了想,說:“妾記得有芸薹,芸薹籽可以榨油的。”

 旁邊,旁聽的李平安、李安寧拚命舉手,得阿耶同意後,李平安問:“阿耶!芸薹有兩種,一種用來吃,一種是把菜籽用來榨油!”

 鄱陽有榨油產業,李家涉及其中,李平安聽娘說起過相關事宜也不足為奇,李笠點點頭:“對,安寧有什麽補充的?”

 李安寧回答:“阿耶,菜籽榨油前,是要炒過的!”

 “對,說得對。”李笠笑起來,給段玉英說徐州如今的一個產業:種植油菜,然後以水力榨油。

 芸薹,是這個時代對油菜的稱呼,或者說,後世所稱油菜,是此時芸薹中的一種。

 芸薹一開始,是作為食用植物種植的,後來人們漸漸發現,有某些種類的芸薹,其菜籽含油很高,可以榨油。

 於是,人們開始有目的的種植兩類芸薹,一種用於食用,一種用於榨油,所得就是菜籽油。

 不斷地篩選下,專門用於榨油的芸薹,其種植范圍漸漸增加,但各地的種植目的,基本上是自給自足。

 李笠為了給徐州‘找財路’,決定在無法大面積種植糧食的徐州地區,大面積種植“油菜”(油用芸薹)。

 然後利用水力優勢,辦起榨油作場,靠著大規模種植、收獲的菜籽,壓榨出菜籽油,部分自用,部分對外出售。

 以此換取糧食、利潤。

 這個時代,菜籽可以榨出許多油的芸薹,不止一種,每年的二三月份種在旱地,只要勤澆水,到了五月就能收獲菜籽。

 種植周期短,抗天災能力不錯,也不怕齊軍秋天來襲時顆粒無收。

 而大規模種植油菜的結果,就是油菜成為經濟作物,菜籽油成為“徐州特產”,物美價廉,大規模外銷,換回糧食。

 也正是因為有了相對廉價的食用油,諸如‘油條’這種油炸食品,才會在寒山風靡,並沿著泗水,向沿岸城池‘推廣’。

 段玉英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原來食物上面,可以做這麽多文章。

 李笠繼續說下去:“其實,徐州這裡只是依葫蘆畫瓢,因為鄱陽那邊,早幾年就開始大規模種植油菜了,無論是菜農還是榨油作場主,都因此致富。”

 “所以,我們才能立刻弄來大量種子,在徐州種植油菜,並且有老練的菜農進行種植指導。”

 “等打完接下來的這場大戰,我想,齊軍短時間內不會再來,那麽,油菜的種植面積會更大。”

 “屆時,徐州菜籽油會銷往更多地區,名號,一定會更響亮。”

 聽得李笠提到“大戰”,段玉英忽然擔心起來:“三郎,若率軍出征,一定要小心。”

 “放心,我會注意的。”李笠笑道,握著段玉英的手,“我若出征,你自己也要保重身體。”

 段玉英應了一聲,但心中擔憂卻依舊揮之不去。

 今日有前方急報傳到寒山,齊軍分幾路南下,兵鋒不僅指向徐州,還指向淮南,梁、齊兩國間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李笠作為徐州刺史,肯定是要率軍出征的。

 段玉英得知消息後,心情複雜,因為李笠之前率軍奇襲鄴城,燒了齊國太廟,所以,高洋的反擊遲早會來,而且來得肯定很猛烈。

 作為高洋曾經的昭儀,作為李笠現在的女人,段玉英不知該怎麽表達自己對李笠安全的擔心。

 若表現得‘太過’,怕李笠認為她虛情假意,若表現得‘冷淡’,又怕李笠認為她‘心系前夫’。

 段玉英不希望李笠出事,無論是基於現實還是理性,但如何表達自己的擔心,實在是拿捏不好尺度。

 “莫要擔心,我即便出征,也會平安回來的。”

 李笠輕聲說著,李平安和李安寧見阿耶說起‘正事’,趕緊把弟弟妹妹帶到別處玩耍。

 “我既然敢去鄴城燒太廟,就知道事後必然引來齊軍的大規模進攻,所以,該做的準備,早就已經做好了。”

 “說實話, 我在寒山,都有些等得不耐煩了,不過怪不得他們,畢竟握拳出擊前,是要收拳的,兵馬大規模出擊,得先調撥糧草。”

 李笠說著說著,指向旁邊案上放著的一個玻璃瓶,裡面裝著菜籽油。

 “知道菜籽要如何壓榨,才能盡可能榨更多的油麽?”

 段玉英搖搖頭,李笠接著說:“不能直接壓榨,得先將其軟化,熱處理,也就是翻炒,讓其內部結構碎裂,然後再用機器壓榨,如此,出油率才高。”

 “我不去燒太廟,齊國就不會把精銳的主力調過來,那麽,我的對手就是那些雜兵。”

 “無論官軍打多少勝仗,也無法對人口稠密的齊國造成‘破防’,因為損失的雜兵,很快就能補充回來。”

 “要把菜籽的精華給壓榨出來,得事先對菜籽進行熱處理,而燒太廟,也可稱作熱處理。”

 李笠說完,再次笑起來:“現在,菜籽自己上門,我也該乾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