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美僮傳奇》第190章 蔡屋圍與陸家寨
朱常淓終於登基了,於新年初一拜祭孝陵後正式稱帝,改元永和(1646年),

不敢得罪江對面滿清之意昭然若揭。

廣州城除了府城、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所在外,番禺、南海兩縣的縣城

也設在城裡,廣州以西、以北屬於南海縣,以南、以東屬於番禺縣,在南海縣所屬的獅嶺鎮正月初五發生了一件大事。

“獅嶺鎮北邊是芙蓉山,南邊是獅子山,鎮子附近大片的平地都是當地的土

人所有,大多講廣府話,靠近芙蓉山的部分平地以及山上的坡田卻是外來的客家人所有,大多講客家話,兩處的人丁差不多”

葛嫩娘正在向李安國匯報此事。

“平地大多是水田,坡地有水田也有旱地,在嶺南靠近廣州的地界,雨量豐富,耕地很少有缺水之虞,不過由於廣東之地的水稻大多生產兩季,第二季的部分時段還是有缺水的時候”

“平地上自有溝渠、堰塘,不過水量最豐沛的地方卻在山上,芙蓉山上有幾處深潭,還有好幾條溪流,故山上的客家人從來沒有缺水的時候,但他們擁有的水田少,旱地多,糧食除了自己吃以外所剩無幾,最後乾脆將所有的旱地全部種上了茶葉、棉花,用茶葉、棉花向山下平地的人家換取稻米”

“山下的土人,聽說多是唐末、宋末遷到這裡的中原漢人,田地充足,除了種植糧食外也有部分田地種了甘蔗,由於需要部分山上流下來的溪水,以往山上的人向他們換取糧食時,彼等提供的價格也頗為優惠”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不過山腳下的客家人與土人之間還是存在矛盾,由於都是以水田為主的地方,兩者種植的作物類似,他們還可以優先利用山上流下來的溪流,自己用過之後才有可能提供給附近的土人使用”

“以往在大明安定時,兩者之間在官府的威壓下還能相安無事,不過自明末以來,天下紛紜,朝廷朝不保夕,哪兒有精力處理這些“小事”,於是乎,這山腳下的客家人與臨近平地上的土人之間的摩擦開始多了起來”

“有為水源之事的,有為耕牛吃莊稼之事的,也有為牲畜、小孩走失之事的,一開始只是上門詰難,慢慢發展到小的打鬥,最後竟然隔三差五出現了大規模的械鬥,一開始官府還出兵彈壓,械鬥的事情多了官府也難得管了,便聽之任之”

“嘉靖以來倭寇橫行,靠近大海的廣東也深受其害,廣州附近的村舍便以宗族為中心紛紛修建堡寨禦敵,在獅嶺鎮,有兩處堡寨頗有名氣,一處便是客家人建的陸家寨,寨子修建在半山腰,寨內可容納幾千人,一處則是靠近陸家寨的平地上的蔡屋圍,以蔡家大屋為中心建造,修建了高達一丈的土坯牆”

“無論是陸家寨,還是蔡屋圍,都可動用上千的精壯,一旦發生械鬥,寨裡、圍裡的青壯都是傾巢出動,聽說那個場面一點也不輸於正式的戰鬥”

聽到這裡,李安國大概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了,陸家寨、蔡屋圍,便是廣東地界鄉下的一個縮影,嘉靖以後,田地多掌握在寨、圍的主事人手裡,或是德高望重的族長,或是達官貴人的親戚,更兼多聚青壯,大明的政令想要有效下達到這裡只能與主事人商談。

廣府還算好的,潮州更是其中的典型。

故此,廣東的兩冊上雖有人丁過千萬,田畝三千萬,不過上繳的田賦還不如湖南,官府倒是想消除這些主事人的權威,

直接向種地的農戶征稅,不過自從倭亂之後老百姓都怕了,加上廣東歷來是海盜肆掠橫行的地方,孤零零一戶住在外面絕對不安全,久而久之,小民們寧願受家族、大戶盤剝也不願直接與官府發生聯系。在這裡,李安國想要實行向湖南、江西那樣的打土豪分田地就不容易了,老百姓近百年都依靠宗族、大戶慣了,想要彼等一下子轉變實非易事,除非你將所有的大家族、豪門斬盡殺絕——這也是不可能的,既然是以宗族為紐帶的圍子、寨子,裡面的人自然是互相通婚、盤根錯節,你殺了一人,另外的很快便能起來掌控局面。

除了豪族主事以外,山上的客家人普遍信奉道教,修建有道觀,山下的土人卻篤信觀音,大多建有觀音廟,加上祠堂、主事之人的老宅,這些地方便成了寨子、圍子的權力中心——初春之計的進香、祭祖都是由主事之人承擔的。

當然了,你想在寨子裡、圍子裡關起門來當皇帝自然不行,多少要與外面的官府發生聯系,久而久之,有官府關系的逐漸當上了主事人,這裡,陸家寨現任主事依靠的便是廣州衛的指揮使楊可觀,蔡屋圍的現任主事依靠的則是廣州知府嚴起恆,當然了,雙方與南海縣的書辦、衙役都有往來。

故此,這些地方有多少人、田地,能征多少錢糧,都是書辦、衙役與主事之人合計之後敲定的,不是官府想征多少就是多少,兩冊在廣東形同虛設。

這幾日,陸家寨與蔡屋圍的人又發生了大規模的械鬥。

械鬥的原因很簡單,陸家寨的人被蔡屋圍的人欺負了。

原本山上的人剽悍,但窮困一些,山下的人溫和,但富庶一些,雙方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械鬥,不過最近的平衡卻被打破了。

“蔡屋圍的人打敗了陸家寨的人,還將陸家寨圍了起來”

“不是說山上的人戰力強一些嗎?”,李安國問道。

“此事尚未調查清楚”

李安國點點頭,興許蔡屋圍的人來了強援也說不定。

在座的有奚鼎鉉、徐勇、葛嫩娘、李豐、陳文盛、張家玉等人,還有剛剛從江西趕過來的靳統武,他這次帶過來了一千騎兵,李安國首先將目光投向張家玉。

“元子,你是廣東人,以你來看此事該如何處理?”

元子是張家玉的字,只見他向李安國欠了欠身,“大都督,這是廣州府的事,下官自當前往調停”

“如何調停?”

“問清事由,讓雙方罷手,理虧的一方自當賠償”

“然後呢?”

“然後?大都督的意思……”

“如果彼等不斷爭鬥,官府就不斷去調停?累不累啊”

“這……,大都督有何高見?”

“我問你,廣東地界田賦以往都是怎麽收的?”

“都是官府與各個堡寨主事的人商議好了之後按照定額繳納的”

“定額?這麽說,朝廷的規製便是一紙空文?”

“大都督,廣東地界情勢複雜,主客矛盾突出,不僅是獅嶺鎮,僅僅廣州一府,大小堡寨、土圍子便不下百處,每處精壯丁口或幾百,或幾千,與其主事之人談好之後收繳田賦,既省心又省力,自萬歷末年以來都是如此做的”

“如果用強,堡寨、圍子結寨自守,一來官府沒有這許多兵力,二來就算打破了堡寨,勢必造成大量殺傷,以後收到的田賦恐怕還不如以前”

“荒唐!”,李安國倏地站了起來,“國家大事,根基便在於兩冊,如今兩冊荒廢,廣州府有多少丁口?有多少田地?你等官府中人可一清二楚?不知曉丁口、田畝,如何治理轄內?”

“.…..”

“以前官府是如何管理的我不管,在我安國軍的轄下,絕對不能出現此類事情!”

李安國在堂內來回走了幾步,很快便下定了決心。

“家聲,你帶一千五百步軍坐船沿著北江而上,在獅嶺鎮西邊渡口下船後趕往此地”

“我親自帶著一千騎兵沿著官道北上”

“徐勇繼續在廣州招兵買馬,元子、南海知縣以及負責打理獅嶺鎮田賦事宜的書辦跟著家聲坐船去,嫩娘你帶幾個人跟著我從陸路去,兩路人馬在獅嶺鎮匯合”

“大都督!”,張家玉急著說道,“如今安國軍初定廣東,正是安撫人心的時候,以安國軍的軍威,打破兩砦自然沒有問題,就怕此事過後其它堡寨、圍子人人自危, 據砦堅守……”

“誰說我要打破兩砦?”,李安國笑道,“你等以往都是調停,估計彼等雖然面上帶著敬意,心裡早就沒把你等放在眼裡,我去那裡自然也是為了調停,不過既要調停,也要立威,一味姑息遷不是我安國軍的行事作風!”

張家玉臉上的神色變了幾變,“大都督,我也會騎馬,就讓我跟著您這一路去吧”

“嗯,也好”

安國軍當日便出發北上了,李安國這一路除了張家玉,還有一位熟知獅嶺鎮事務的衙役,也騎著馬跟著。

根據這衙役的講述,李安國大致了解了蔡屋圍、陸家寨的一些事情。

蔡屋圍的人大多是蔡、周兩姓,目前主事的便是蔡家的嫡長子蔡康豪,一位約莫四十出頭的監生,陸家寨的主事則多以陸姓、楊姓為主,目前主事的是陸家的族長陸敬山,年約五十。

“兩處地方能動員的青壯都在千人左右,蔡康豪的核心是他手下的一百家丁,陸敬山會武藝,其核心便是他的幾十個徒弟”

那衙役繼續說道。

“嗯,蔡屋圍的周姓,陸家寨的楊姓在兩地各起什麽作用?”,李安國點點頭,這也是自然之理,手裡沒有武力,拿什麽號令其他人?

“周家以前是蔡屋圍的創始人蔡家祖宗的母族親戚,如今圍子裡的錢糧、商務都是由周家在打理”

“陸家寨的楊家的祖上以前是陸家祖宗的拜把子弟兄,寨子裡的兵力、錢糧都控制在陸敬山的手裡,不過楊家卻出了一位舉人,陸敬山便將手裡的權利勻了一些給這位舉人”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