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逍遙天啟》第16章 內外有別
  武英殿,京城三公聯袂而至。

  卻見魏忠賢和兵部尚書崔成秀已經在此,相互間都不明白陛下是何意?

  怎麽讓他們湊在一起了。

  因為,雙方的關系一直以來都不大對付。

  具體來說,是三位國公對魏公公不大對付。

  在他們眼裡,魏公公就是奸佞小人,小人得勢便猖狂,令人不齒。

  而魏公公倒是想試著和三位國公好好溝通,尤其是英國公張惟賢。

  若說整個京城中,除了天啟皇帝外,魏公公還有忌憚的人,那就是英國公張老爺子了。

  因為人家掌握著京營,他怕人家發起狠來,來個清君側,那就嗚呼哀哉了。

  可經過數次努力,魏公公都失敗了。

  既然沒辦法溝通,又忌憚人家,那自然是敬而遠之。

  同一個殿內,相對無言自然比較尷尬,可偏偏陛下久候不至,空氣中充滿焦躁的味道。

  “陛下駕到――”

  終於,殿外傳來小黃門抑揚頓挫的喊叫聲。

  殿內,大家不約而同地長舒一口氣。

  太他娘的煎熬了。

  緊接著,天啟皇帝穿著一身拉風至極的戎裝,英姿勃發踏入武英殿。

  隻是,眾人皆是一愣,愈發不明白陛下今日的心思?

  天子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服飾皆有深意。

  平常在宮裡穿常服、上朝穿朝服、祭拜天地穿冕服……可唯獨在大家的印象裡,好像沒見天子穿過戎服。

  如今天子龍體康復之後,第一時間就穿戎服,這是幾個意思?

  難道是因為謀逆一事,陛下想展現強硬一面?

  抑或是陛下想提高武人身份?

  還是因為陛下就是率性而為,根本沒有考慮其他?

  ……

  大家腦海裡思緒翻滾,可動作並未停下,該有的禮節還是必須的。

  否則,便是君前失儀了。

  “給眾位愛卿賜座。”

  天啟皇帝走上玉階,坐上龍椅,龍眼在幾人身上一掃,然後樂呵呵吩咐。

  殿內,宮中小黃門搬來五個錦墩,讓英國公等人落座。

  “讓眾卿久等了,皇弟初次離京,朕未免多交待了幾句,誤了時辰。”天啟皇帝稍微交代了來遲的原因,緊接著又哈哈大笑問道:

  “不過也好,眾卿皆是朕的肱股之臣,平日裡忙於公務,難得有機會坐在一起交流。

  今日機會不錯,倒是不知眾卿聊些什麽?”

  “……”

  京城三公默然無語。

  跟魏閹有什麽好聊的?

  傳揚出去,豈不是讓人以為和閹黨沆瀣一氣?

  陛下恐怕是故意的,這些年來他又不是不知道。

  “啟稟皇爺,三位國公來得稍晚,還來不及詳聊,皇爺就到了。”

  魏公公微微俯身,一臉諂笑答道。

  作為天子家奴,魏老狗向來是有問必答。

  他可沒有勳貴的底氣和骨氣,敢不回皇爺的話。

  就像中旨,未經內閣票擬,外臣有權不奉詔,可對宮裡人而言,卻是正兒八經的聖旨。

  內外有別呐。

  “呵呵……”

  早已得到王體乾稟告的天啟皇帝,心知肚明是怎麽回事,嘴裡發出毫無意義的乾笑。

  難為魏老狗了。

  京城三公是百年的頂級勳貴世家,哪裡瞧得上靠幸進諂媚而上位的魏老狗?

  他們是貴族,魏老狗是破落戶,

身份有別啊!  不過,在天啟皇帝心中,他可沒有什麽階層身世之分。

  不管是誰,隻要有能力又聽朕的話,那就要大用。

  歷史上,這些大明的皇親勳貴,在快遞小哥進京後,除了少數幾個盡節者外,其它的都被鐵匠劉宗敏拷掠索餉而死。

  身份再高貴,有屁用!

  “今日召集諸位愛卿進宮,乃是想商議京營整頓之事。”

  稍微惡趣一下,天啟皇帝說出了今天召開會議的議題。

  隻是,他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俯視下方,最後龍眼落在英國公身上。

  至於同為國公的徐允禎和朱純臣,被天啟皇帝自動忽視了。

  其實,在天啟皇帝心中,大明與國同休的五位國公和其他勳貴,除了英國公和黔國公一脈,其它的都是垃圾。

  他們早已淪為一群毫無氣節的紈絝子弟,依仗父祖金戈鐵馬賺取的爵位,庸庸度日而已。

  “臣請陛下明示,應該如何整頓?朝廷準備多少糧餉?要達到什麽效果?”

  見說到正事了,張惟賢整個人立馬精神一振,利落問道。

  頓時,天啟皇帝看到英國公的另一面。

  他雖然垂垂老矣,但目光深邃,嶽鎮淵s,年輕時又帶兵打過仗,身上帶著執掌生殺大權才獨有的將軍氣質。

  與身旁瘦弱的徐允禎和大腹便便的朱純臣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朕決定花大力氣整頓, 意圖恢復成祖昔日率京營五征漠北之輝煌。

  可輝煌這二字,靠的是無敵的赫赫軍威,靠的是戰場浴血廝殺得來的,容不得半分虛假。

  那麽,三位國公做好準備了嗎?”

  天啟皇帝目光繞了一圈,最後還是停留在英國公身上,反問道。

  昔日京營之所以威震大明,靠的不是用嘴說,靠的是無數次深入草原,打得韃子聞風喪膽不敢一戰。

  同時,也犧牲無數大明將士的性命。

  他的意思很明顯,幾位國公做好犧牲的準備了嗎?

  對於京營,天啟皇帝準備徹底整頓。

  否則,一切皆成空。

  京師京營是大明的主力軍,土木之變後,景泰、成化、隆慶和萬歷中後期,營務整飭,頗為振作。

  萬歷三大征,京營皆有參與並取得勝利。

  隻是,後來朝堂上眾正盈朝,正人君子上台了,喊出了減稅的口號,以至於大明財政破產,入不敷出。

  再加上勳貴無能貪婪,京營戰鬥力每況愈下。

  崇禎十七年,快遞小哥領導的叛軍進入居庸關,至沙河,京軍出禦,未經戰鬥,聞炮聲即潰敗而歸。

  京軍積弱至此,以至大明滅亡。

  天啟皇帝如此犀利的發問,如山一樣逼迫著三位國公。

  英國公張惟賢敏銳的感受到,這位年輕天子不同以往之處。

  相貌沒有變,依舊身形挺拔,面容清朗,但重要的是那雙眼睛,充滿了自信和堅定。

  英國公笑了,笑容裡有欣慰,還有其它一些莫名的東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