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L藥丸》第112章 刑
  八月十二日,宣武門大街戒嚴,京中士民雲集此處,使秋日更添三分燥熱。

  刑部尚書薛貞,大理寺正卿閻鳴泰,督察院左督禦史,天憲官周應秋端坐刑場,另有監刑的刑科一眾給事中,已經在京部分禦史官。

  一批批的罪官、貪汙內官、勳戚家奴被執行斬首,一批接著一批,被劊子手揮動的加重闊劍斬下腦袋。

  從上午十點施刑持續到近一點,刑場已如屠場,施刑還在進行。

  最後一批受刑人普遍來自戶部各司下屬的吏目,往往一個名不經傳的書吏、代辦,就能貪汙豆料四萬石,糧食七八千石,數目之大令人發指。

  不同於謀反案中一並斬首處死的內外官員,這批吏目是連著家屬、近親一並處死的。

  典型的殺雞儆猴,今後貪汙的吏目別心存僥幸犧牲自己造福全家;也在警告戶部各司官員,這次不方便把你們一起乾掉,下次你們誰也逃不掉。

  許多吏目、經辦、代辦會因為家人被要挾而扛罪,如果把施刑范圍蔓延到家人近親,那就不會有小官巨貪這種可笑現象了。

  圍觀百姓紛紛叫好,緊接著就是最後的大頭戲,謀反案中入獄的科道官。

  往往有名聲不好的外官入京,科道官手舞足蹈大呼‘買買來了’,十幾個、幾十個人去拜訪人家施行勒索;以至於京中地痞無賴也會人模人樣跑過去冒充禦史、禦史親信施行詐騙。

  所謂的清流禦史,掌握彈劾大權,聞風奏事,奏錯也不受影響,幾乎是欽定的勒索金飯碗。

  這批科道官,堪稱監守自盜罪加一等,遭受的處罰也最為酷烈,子侄發配礦場,妻女充入宮廷,三族之內盡數抄家。

  被斬的勳戚家奴要麽行凶傷人撞到風口落案,要麽就是操持‘京債’。

  官員想要謀取一個好的職位,往往要舉債各處打點,得到肥差後再還債。

  這債九出十三歸都是輕的,往往你借債五千,到手只有一半。官職到手,一幫人又會圍著你討債,逼你提高利息,逼的你上任後只能貪汙還債。

  屠宰場一樣的刑場外,京中士民從最初的激動看熱鬧,再到戰栗沉默,再到如釋重負,經歷了一場有始有終的心靈風暴,不虛此行,頗感痛快。

  王化貞也在待斬罪官隊列,與少數罪官保持著鎮定,不需要人扶,倒也能自己走到刑場,喝下一碗烈酒,他就把頭枕在血淋淋的木墩上,側頭眼睛轉動,看著入秋深藍的蒼穹,看了良久,嘟噥一聲:“天色不如故裡嫵媚。”

  劊子手斬首闊劍揮下,王化貞頭顱落地。

  靈魂凝聚離體,只有一襲素衣,垂發赤足立在刑場之中孤伶伶的,待靈魂完整後,飄浮丈高,向北邊天門飛去。

  只有一點淡淡的白光浮現,只有周應秋用心觀察看見了這點白光,白光北去。

  道天內,呂維正詢問一名新軍伍長:“家裡有幾口人?幾畝地?有沒有牛?”

  呂維隻穿素棉短袖,身下穿著過膝厚棉靛染的……牛仔褲,較短的頭髮以網巾束住,著裝清爽。

  新軍伍長二十一歲,身高五尺三寸,答話時止不住要俯身,呂維雙目一瞪,伍長才挺直腰背:“小的……職下家裡有父母,還有弟妹,地有旱田三畝五分,折一畝八分。家裡沒牛,養了五隻鵝。”

  為了征稅方便,田畝根據出產有上田、中田、劣田之分,所以製作戶帖、黃冊時,會折算田畝的大致產出。折畝法普遍推廣,

節省了征稅計算,但也給了地方‘折算’田畝的操作空間。  “入軍以後每頓可能吃飽?飯菜都有些什麽?還有軍餉發放如何?”

  “職下一日有三餐,計一升二合米,還有兩塊饃饃,最近早飯又多了個雞蛋,三天才有一個。職下父親早年在薊鎮下操,每日止有七合口糧,職下每日吃的飽,也練的多。軍餉……”

  伍長說著嘿嘿做笑:“軍餉是天司來的天差分發的,職下每月有一兩二錢,上月發下一大兩小三個銀幣,就被發餉的天差用一兩五錢銀子換走了,職下多拿了三錢。”

  呂維瞥一眼老神在在的周道登,就笑著說:“你可知,一枚價值一兩的銀幣在張家灣就能賣一兩五、六錢銀子?你賣虧了,從大營到張家灣也就二十多裡地,你多等幾天,自己拿去賣,怎麽也能賣個二兩銀。”

  伍長撓了撓腮幫子,頗有意動的樣子,還是搖著頭:“天差發下實餉已是難得恩情,天差再倒賣賺點小錢也是該的。職下覺得天差不賺點好處也不是個事兒,這不體面,就是拿一兩二錢銀子來換銀幣,職下也是樂意的。”

  呂維又問了三名按著花名冊隨機抽來的什伍長、士兵後才遣散這些人:“周卿,你這錢掙得容易,有多少人眼紅?”

  “周應秋就抱怨過,說是把銀幣發下去,再買回來實在是費事,不如直接發銀子。”

  周道登說著垂目看一眼手裡的象牙笏,才說:“臣也沒掙多少,算銀幣的市價,臣是賺的,可銀幣屯在手裡還沒變現,所以臣實際是虧的。”

  “我自然明白這道理,這錢你該掙。我也不管這些錢怎麽掙,銀幣必須發到軍士手裡,軍士簽名、壓手印後,才能倒賣。”

  相當於一個長生名額的百萬簽筒就在年底出售,出售時不認白銀黃金,隻認天司發出去的銀幣。

  銀幣目前隻做新軍軍餉、各人親兵軍餉發放,貶值、拒收的現象沒有出現,反而不斷升值。

  別說實際含銀量為面值一半的銀幣,就是重新以他的名義發行紙幣,也是行得通的。

  周道登稍稍躬身施禮:“道尊,天司及督察院,也該發放銀幣。不然一鎮新軍,一月軍餉五萬銀幣,至年底前後發行也不過三十萬,實難湊夠百萬之數。臣以為在年底前,道主應支出三百萬,如此商人大肆競價,實利在我。”

  銀作局不斷補充器械,考慮到需要使用大量輔幣,還要考慮保養模具靈性的靈泉負擔,銀作局能保持一日兩萬銀幣的產量就足夠支用。

  一月六十萬的鑄幣量,實際用銀三十六萬兩,人工、畜力費用都可以省略。

  見呂維考慮,熟知呂維性格的周道登又進言:“臣以為新軍糧餉采買、運輸、儲存,軍餉撥發,考功等事,都應開設有司施行專管。”

  現在各標軍官職務都是初授,實際訓練過程中還有調整,再有一段時間就能穩定下來。

  士兵、軍官升遷、考功,自然要需要一個更高級的單位進行審核、計算;後勤補給,也需要一個統合機構;裝備訂購、列裝、改進,也得需要一個機構,還需要一個能全面制定訓練綱領的單位。

  最關鍵的是,新軍檔案現在隻建立在標一級,檔案必須備份,留在天司一份,如周道登所說,的確需要一個專管新軍的機構。

  於是乎,當天就增設了編訓司、後勤司;考功司;裝備司;安置司;憲兵司。

  六個司又經過分割,右相徐光啟下轄編訓司、裝備司;左相李長庚下轄後勤司、考功司;周應秋下轄憲兵司,周道登下轄安置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