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L藥丸》第167章 空頭領袖
明年春闈會試主考官遲遲未公布,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公布主考官,那麽人情走動、騷擾會讓這個主考官無法正常辦公;現在適合當主考官的人來回就那麽兩三個而已,都是身兼數職擔負重任的重臣。

按例來說,主考官、各省主考官公布後就會當眾隱居,斷絕與外界的聯系,以示取士公正。

主考、副主考官臨時任命也來得及,考官團隊的選充已迫在眉睫,需要呂維做出批示,各處都舉薦了符合相應資歷的合適人選。

就連被錢天寶一刀捅死轉生的錢謙益都推薦了幾個人,按理來說錢謙益重新入仕,起步大概對應禮部侍郎,能充任副總考官的。

只是錢謙益擔任浙江主考官時發生過科場舞弊案,那是天啟元年的事情,正是東林眾正盈朝的時期,依舊保不住錢謙益,引咎辭官;天啟四年復出,沒多久被魏忠賢打下去。

呂維降臨大明後不久,錢謙益又跑到北京尋求機遇,熬了一年多,才一舉轉正。

不過錢謙益推薦的人選是他老鄉、世交、小夥伴兼開山大弟子的瞿式耜……惹得魏忠賢嘲笑,實在是不要臉。

錢謙益是真沒辦法,除了瞿式耜之外他沒人可用,其他在官場的東林人,要麽他驅使不動,要麽職位地位影響力不足,如今也只有瞿式耜最聽他的話,與他的感情最好,也勉強具有充當考官的資格。

舉薦瞿式耜當考官,自然是在給瞿式耜鋪路,是給瞿式耜增加履歷培養影響力。

這種好處隻該給最信任的人,他是口袋裡真沒人,又不能浪費這樣寶貴的機會,被嘲笑就嘲笑,錢謙益也認了。

他不像葉向高、方從哲這些前輩大佬,徒子徒孫遍及朝野,口袋裡不缺能使喚又聽話的棋子;也不像魏忠賢、田爾耕分別管著一個暴力、血腥的特務、監察機構,手裡頭各類各樣的人都有,最不缺棋子。

人不是獨來獨往的山中老虎,一個人是很難生存的,尤其是官場之上。錢謙益不培養一幫聽話的徒子徒孫,他這個天官當的也沒意思,說了話沒人願意去執行,這官當的和每當的有區別?

因特殊的際遇,如今各處當洪水猛獸嚴防死堵的東林領袖,目前就這麽可憐,只有一個人瞿式耜願意聽他使喚。

甚至瞿式耜聽從他的命令,不是因為他東林領袖的身份,而是因為兩人深厚的感情。

瞿式耜他的第一個學生,錢謙益二十四歲的時候,十六歲的瞿式耜就追隨他讀書。兩家都是蘇州常熟人,錢謙益和瞿式耜的父親、伯父交往密切。

瞿式耜十六歲追隨錢謙益學習,錢謙益十五歲時追隨東林元首顧憲成學習。

瞿式耜二十六歲時中萬歷四十四年進士,主考官又是東林元老錢龍錫……瞿式耜的履歷還是很好看的,有充足的地方施政經驗,這一點很重要。

想要全面了解大明奇怪、複雜的稅制,在知縣位置上乾兩年就能弄清楚,縣以上的職位很多無法洞悉、了解稅制、民情。瞿式耜期間又回鄉守孝,入了基督教,自然也算是最早精熟西學、新學的一批人。

徐光啟主持京營新軍編訓時就啟用賦閑的瞿式耜,現在瞿式耜以工部員外郎的身份擔任李之藻的副手一起鑄造新式火炮。

再說錢謙益,萬歷三十八年的主考官是葉向高,考官團隊裡有孫承宗等一大批東林元老、骨乾;葉向高內定擬的狀元是錢謙益;但有考官作梗,要取韓敬做狀元,就在科房內爭吵起來,不可開交。

還未發榜,宮裡宮外都知道錢謙益將成為新科狀元。

結果發榜唱名時,狀元成了神宗越過主考官葉向高欽點的韓敬,錢謙益成了第三探花。

此事引發次年的京察,東林糾集報復,狀元郎韓敬屁股還沒坐熱,就給趕回老家過清閑日子去了。韓敬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在錢謙益主考浙江時,就爆發了浙江科場舞弊案。

魏忠賢乾掉了大批的東林元老、乾將、二代領袖楊漣,剩下的人裡就錢謙益根子最正,他成為東林第二代領袖本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可惜缺乏足夠的影響力,詩壇、文壇那點影響力在官場上不夠看。有官萬事足,被各黨始終提防、打壓的錢謙益根本坐不穩官位,沒有穩定的官位,他就無法收攏散落的東林人心。

所以他一度被稱之為東林領袖,可始終是有名無實,對東林人缺乏影響力。

一個內閣的位置,就是錢謙益徹底變身成為東林領袖的加冕儀式;他奔波一身謀求的東西,別說各黨,就是東林內部也有阻力拖延他。

呂維晾了錢謙益一年多才啟用,顧慮就是那麽大,啟用後也不放到內閣、六部這樣的險要的位置上,直接掛名天司參政,一天大部分時間被塞到龍珠裡去熟悉本卦蘊含的規則體系,好配合各卦一同解析龍珠內的混沌。

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越了解本卦所屬的規則力量,他們這八個人就陷得越深,他們的、理想、情緒,都會被規則力量磨去。

到最後他們八個人除了名字不同外,每人就剩下一段不同的記憶,此外種種一切都會被規則力量衝刷的乾乾淨淨,成為八卦規則的載體。

不止是他們八人,道天內轉生的人都有這類趨勢,感情越來越淡漠,性格越發的平靜。

這種現象讓呂維莫名驚恐、厭惡,簡直比殺了對方還要殘忍。

一步步磨去感情波動,過程猶如在吃人,今天吃掉左手的功能,明天吃掉右手的功能,到最後就成了一個非常聽從命令,不苟言笑,沒有情緒、追求的人形木偶。

比如李秀英,一開始還主動裝扮自己,到現在只知道做事,雖然也能積極奉承,可總少了一些呂維眼中的人味兒;就連田秀英這類在道天裡生活久了的秀女,也普遍情緒靜謐平穩,缺少了少女應有的活力。

不止是他們,越靠近皇城的人,這種消磨情緒,感情普遍沉靜的現象就越明顯。

好處也是很多的,官員的行政效率直線上升,就連皇城中的淨軍訓練也十分專注,上下精力、心力都投入在訓練中,訓練效果比徐光啟親抓的親兵營效果還好。

至於缺點……整個中樞、上層結構的人都被剝奪了感情波動,甚至是,能專注辦公……這簡直太可怕了。

硬要找缺點,呂維暫時想不到,隻想早日穩定遼東局勢,然後遷都南京,避免身邊人進一步喪事感情機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