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人類宇宙開拓史》第30章 2相隔
  “今天分針和時針又重合了二十三次”崔曉婷心裡想。她左手上放著七年前周振送給她的那個怪異禮物,她的右手食指正輕輕地在那個奇怪禮物表面的玻璃蓋上滑動。

  崔曉婷想起了七年前,她和周振對於這個怪異物件的討論。當時兩人的關系只是比較聊得來,經常一起吃工作餐喝咖啡,崔曉婷並不意外收到周振送給自己這個禮物。而這個奇怪的古董是一個計時器,這種機械形式度量和表示時間刻度的器具,已經很長時間沒人用了。用分針和時針分別在一個圓周上指示不同刻度的這種計時器,現在沒人製作,也沒有廠家生產了。

  雖然這個東西和現在大家用來專門顯示時間的工具一樣,也叫做“表”,但崔曉婷把這個純機械的物件拿在手上,總是感覺十分奇怪。更奇怪的是,它表示相對更小、更快速率的那根針,也就是數據庫資料裡所說的那根“分針”,居然是反著轉的。

  崔曉婷:“我完全能理解你送我一個奇怪物件,讓我驚喜一下的想法,但這個東西本身被製作出來會不會是惡作劇啊?”

  周振:“不會吧,我從很多文獻中的資料看,用齒輪協作而成的古代機械鍾表還是有一定的製作規律。為了能保持分針速率是時針的六十倍,總是用幾個齒輪來協調二者,或是矯正兩根針之間的偏差。但如果要讓分針反轉,這等於是讓分針有了一套獨立的系統?”

  崔曉婷:“剛才我對了一下,這個表裡面長的那根針,被叫做分針的那根,轉四分之一圈,確實是十五個標準分鍾呢。”

  周振:“是啊,確實很精確,我拿到它的時候還真鑽過牛角尖。這個反著轉的分針,轉一圈確實是,銫-133原子處於非擾動基態時,這個時間段內躍遷了五千五百一十五億五千七百九十萬零六千二百(551,557,906,200)次。從這一點來說,即使是反著轉,這根分針的精確度確實很高很高”

  崔曉婷:“如果這是惡作劇的話,為什麽要做那麽精確呢?用機械手段能做到那麽精確嗎?”

  周振:“理論上不能,宏觀世界物質的屬性好像就決定了,幾乎做到這樣的精度是不可能的。但事實就這樣擺在我們眼前。你喜歡吧?”

  崔曉婷:“就算是個破表我也喜歡,更何況它那麽特殊。這是我們認識三年,你給我的紀念嗎?”

  周振:“嗯……你喜歡就好……我感覺就是,時間是永恆的,表示時間的東西即便是在倒著轉,也表達了一種永恆,何況還是如此精準的永恆……”

  崔曉婷:“怎麽支支吾吾?怎麽了啊?”

  周振:“你應該知道,三個月前帕斯瓦拉星際理事會開通了一個新的星隧。”

  崔曉婷:“知道啊,看過一下報道,這個星隧是有一定的研究性質?具體的好像沒怎麽公布。”

  周振:“嗯……本來我想出發了再和你說,或是留個信息給你的。”

  崔曉婷:“怎麽了嘛?意思你要去這個星隧附近工作?這好像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嘛?怎麽緊張兮兮的?”

  周振:“是……是啊……如果是一般的,當然就全當作一次工作調遷了,只是離家有點遠而已。但這個星隧有點……特殊……”

  崔曉婷:“怎麽特殊了嘛?”

  周振:“你應該聽說過,我們歷史上第一個星隧,太陽系那個,就是把那個叫海王星的氣態行星炸掉產生的那個,是吧?”

  崔曉婷:“嗯,

聽說過,每個年級的歷史書裡都在不厭其煩的反覆在講,一號星隧嘛,開創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紀元, , 。”  周振:“是,根據那之後開通的很多星隧的各種理論數據,基本上人類用來製造星隧的行星,質量上限都不會超過太陽系木星的七倍。從理論上說,高於七倍就會有成為微型黑洞或是畸變奇點的可能性。”

  崔曉婷:“嗯嗯……這倒是我也聽說過,不過只是聽過泛泛而談……”

  周振:“這次我們要去研究的這個,確實是一個很有開創性的實驗。這個星隧是用一顆褐矮星,通過一百七十顆O型聚變武器爆破後形成的。”

  崔曉婷:“褐矮星???質量那麽大的天體也行嗎?好厲害啊,居然沒形成微型黑洞或是畸變奇點嗎?居然還形成了穩定的星隧結構?”

  周振:“是啊,一開始我得到消息的時候和你一樣也不太相信,不過後來看到數據和探測器發回來的圖像等等,就不由得不信了。從過去的理論模型來說確實是不知道行不行,說明這個宇宙裡對於我們來說未知的東西太多了。”

  崔曉婷:“你那麽緊張,看來這個褐矮星弄成的星隧是有什麽特殊的情況了?”

  周振:“嗯……是的……過去一段時間委員會送了一些探測器過去,在穿越星隧實體的時候碰到了某種……類似牆壁的東西,就都撤回來了。”

  崔曉婷:“這……那我猜猜,委員會是不是覺得應該派人到現場,用肉眼來觀測、感受和解決那些靠機器和通信無法解決的問題了?”

  周振:“你真……聰明……”

  崔曉婷:“唉……直接跳到那個更直接的問題吧?風險大嗎?”

  周振:“怎麽說呢……所有一百七十三個各類探測器都安全回來了,從物理角度說,我們人類和用若乾無機物做出來的探測器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從這一點看,我覺得是沒什麽風險的。無非就是什麽都得不到,原路返回……”

  崔曉婷:“你這支支吾吾的語氣,就是讓別人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嘛?”

  周振:“畢竟是到這種幾乎未知的宇宙空間實體裡嘛……你應該記得,太陽系的一號星隧開通後,雖然探測器都穿過星隧到了我們現在說的一號星系,但後來第一個穿過星隧那個太空船裡的所有船員,都被授予了“人類英雄”的稱號。”

  崔曉婷:“嗯……我知道你去不是為了類似“人類英雄”的名頭。不過呢……你說這個我多少能理解的,人類嘛,即便是再有十足把握的事情,當這件事需要有活生生人類參與的時候,第一次的嘗試總是還會充滿變數甚至死亡的風險,這些人被稱為英雄當之無愧。”

  周振:“所以……我會去的……”

  崔曉婷:“嗯……我知道你會去的,如果上頭問我去不去,我也會去的。但你知道的,面臨這種風險的任務,沒人會多坦然。我想如果是我要去的話,我都不會有勇氣來送你個奇怪的表,然後來找你告別。可能只會給你留一篇發自肺腑的信吧,畢竟……唉……”

  周振:“沒想到……你的想法和我這麽像……不過說真的,對別的同事朋友,我真的就是留了信給別人。今天來找你真實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氣……”

  崔曉婷:“嗯……”

  周振:“有些事……真不好表達……我會想你……”

  崔曉婷:“唉……又不是談戀愛,加個“念”字吧,我也會想……念你的……你知道的,不止是想念……想的時候,我就會看看這個奇怪的表”

  周振:“嗯……”

  崔曉婷和周振都是“本星系團星際物理研究所”的全職研究員。崔曉婷的工作更偏向於純理論性的課題研究,而周振則更偏向於實地觀測的數據整理和分析。這次對於那顆褐矮星所形成的星隧研究,是當時整個超星系團裡物理界和天文界的大事,崔曉婷和周振所在的研究所當然有義務和責任積極參與其中。周振是研究所裡30至35歲之間的一百多為現場研究員裡的佼佼者,他過去十多年裡曾多次近距離研究過30多個白矮星、褐矮星等小質量恆星相關的“產物”。

  自從六年半前,太空船經過半年航行,在那個褐矮星星隧邊緣發出最後一次聯絡中繼站的信號後,就再也沒有來自那群人的信息。

  崔曉婷當然每天都在想周振,而不是“想念”他……

  那個奇怪的表,三年來,沒有一天在遵循三年以前,數年如一日的規律。按正常速率,分針和時針,應該每天固定地重合二十二次。而從三年前的某一天開始,分針有時慢有時快。

  崔曉婷認真觀察並統計了分針轉動的規律,雖然和過去不同,但依然遵循著一個奇怪的規律。分針的轉速以每七天為一個周期變化,而每天不同轉速下,自然與時針重合的時間示數不同。她不知道這些組合意味著什麽,但思念總是會驅使人去做看上去無聊而且重複的事情。

  七種不同的轉動速率,每種轉動速率下和時針重合的次數,七種轉速的結果從每重合天十次到六十次都有。而重合的時間如果是一種參考的數據,那每天就有十個到六十個時間來參考。那如果是在傳遞某種信息的話,時間是用十二小時計時法,還是二十四小時計時法呢?不得而知

  不過,好在,這幾種組合的結果總是有上限的。崔曉婷用了一年的時間來探究其中的秘密。在有了大致能自圓其說的數字規律後,她用這些得出的數字, 在浩如煙海的人類知識寶庫中搜尋可能吻合的結果。

  量子通用計算機沒有辜負她的希望。在某種叫做“四角號碼”,一種早已被棄用快三千年的中文輸入法的字庫裡,她發現了這塊表要向她傳遞的秘密。這七個周期性的分針轉速變化,加上與時針重合的時間,最接近有意義的結果似乎是這樣:

  每天重合17次,重合時間為2:07分:了(17207)

  每天重合50次,重合時間為9:00分:來(50900)

  每天重合23次,重合時間為5:50分:我(23550)

  每天重合40次,重合時間為2:27分:有(40227)

  每天重合60次,重合時間為6:00分:回(60600)

  每天重合46次,重合時間為3:30分:想(46330)

  每天重合10次,重合時間為9:00分:不(10900)

  得到結果的崔曉婷不再忍得住淚水,雖然這之前她已經知道周振一行去探測那個該死褐矮星星隧的人可能遭遇了意外無法返回,但看到這個破解信息,她終於確信了。“我想‘有’,回不來了。”,崔曉婷相信,那個“有”應該是另一種語言中用來表示“你”的發音,而對方用“有”字的四角號碼來指代“你”,應該是因為“你”在四角號碼中“27292”的編碼有點難以在這個反轉的時分系統裡表示出來。

  “我想你,回不來了。”,這應該就是周振用某種自己目前無法知曉的方式給自己發的私人信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